赤金鎮

甘肅省酒泉市下轄鎮

赤金鎮,隸屬於甘肅省酒泉市玉門市,地處玉門市東南部,東隔清泉與嘉峪關相望,南至老君廟鎮、西鄰昌馬鄉,北至花海鎮。行政區域面積188.28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末,赤金鎮戶籍人口有12854人。截至2019年10月,赤金下轄1個社區和8個行政村。

2011年,赤金鎮財政總收入328萬元,其中國稅65萬元,地稅263萬元。2011年末、農村信用聯社各類存款餘額15746萬元,各項貸款餘額7865萬元,比上年增長15%。

歷史沿革


西漢時期,置玉門縣。
唐代時期,置玉門軍。
明代時期,置赤斤(金)蒙古所,后升為衛。
清代時期,為赤金衛,玉門縣,治今玉門鎮。
民國四年(1915年),為赤金區。
民國十八年(1929年),為第二區(今赤金鎮、清泉鄉),轄7村。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設赤金鄉惠民2區,赤金區轄景泉、新民、赤峽、津衛、建設、和平6鄉。
1956年10月,撤區並鄉,景泉鄉併入新民鄉,津衛鄉併入赤峽鄉,和平鄉併入建設鄉。
1958年3月,調整為赤金(新民、建設鄉合併)和赤峽鄉。
1958年9月,成立紅旗公社。
1958年11月,改名赤金公社。
1965年4月,將躍進、火燒溝、白楊河3大隊劃出成立清泉公社,赤金公社。
1966年4月,增建朝陽、苗圃及林場。
1977年1月,建東沙門村。
1980年8月,復稱赤金鄉。
1985年6月,撤鄉建鎮,實行鎮管村。

行政區劃


1958年11月,赤金鎮轄和平、營西湖(西村)、新光、新民、新豐、赤峽、天津衛、躍進、火燒溝、白楊河11個大隊。
1965年4月,赤金鎮轄西湖、營田、和平、東湖、新民、新風、新光、前豐、赤峽、天津衛10大隊。
1985年6月,赤金鎮轄和平、營田、西湖、東湖、東沙門、朝陽、苗圃、新民、新光、新風、前豐、赤峽、天津衛13村、73村民小組。
2003年10月,赤金鎮村組合併,苗圃村併入朝陽村,新光、新民2村合併為光明村,前豐村併入新風村,赤峽、天津衛2村合併為金峽村,東沙門村併入東湖村。
2011年末,赤金鎮下轄1個社區和8個行政村:鐵人路,光明、和平(后改為鐵人村)、西湖、營田、新風、朝陽、東湖、金峽;下設32個村民小組。
截至2019年10月,赤金下轄1個社區和8個行政村
鐵人路社區鐵人村營田村東湖村
朝陽村金峽村新風村光明村
西湖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赤金鎮地處玉門市東南部,東隔清泉與嘉峪關相望,南至老君廟鎮、西鄰昌馬鄉,北至花海鎮。行政區域面積188.2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赤金鎮地處祁連山北簏、石油河畔,地勢南高北低,屬祁連山洪水沖積平原。海拔高度1330—2465米,最高點位於南山柳溝,海拔2465米;最低點位於金峽村北部海拔1330米。

氣候

赤金鎮屬沿山冷涼區。

礦藏資源

赤金鎮境內銅、鐵、金、石膏、煤、石油等礦藏資源儲量豐富。其中石灰石儲量2億噸以上,礦體主要成分平均含量65%左右,礦石品位高,易開採,利用率高;煤儲量在5000萬噸以上,可開採量1860萬噸,原煤厚度為35—45米,發熱量5300大卡以上。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赤金鎮轄區總人口13700人,城鎮常往人口3328人,城鎮化率24%。另有流動人口733人。總人口中,男性7133人,佔52.1%;女性6567人,佔47.9%;14歲以下2330人,佔17%;15—64歲10385人佔75.8%;65歲以上985人、佔7.2%。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3689人,佔99.9%;其他少數民族11人,佔0.1%。2011年,人口出生率5.9‰,人口死亡率5.6‰,人口自然增長率0.3‰。
截至2018年末,赤金鎮戶籍人口有12854人。
赤金鎮
赤金鎮

經濟


綜述

2011年,赤金鎮財政總收入328萬元,其中國稅65萬元,地稅26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257元,比上年增加891元,增長12.1%。
2018年,赤金鎮有工業企業11個,其中規模以上有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農業

赤金鎮耕地面積3.72萬畝,人均2.7畝,全部為水澆地,有宜農荒地8500畝,可利用草地面積1.9萬畝,林地積1.1萬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12468萬元:農業增加值7630萬元,比上年增加725萬元,增長10.5%。糧食作物以小麥、大麥、玉米為主。2011年末,糧食產量10772噸。其中小麥6340噸,大麥2609噸,玉米823噸。主要經濟作物以日光溫室韭菜為主,溫室5800座,畝均效益2萬元以上,制種面積3860畝。2007年7月,註冊了沁馨牌韭菜商標,2008年12月,被農牧廳確定為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2009年1月,獲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是河西地區最大的無公害溫室韭菜生產基地。畜牧業以飼養牛、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有標準化暖棚圈舍218座,牛飼養量1689頭,出欄314頭羊飼養量7.5萬隻,出欄4.3萬隻;生豬出欄5610頭;家禽飼養量5.6萬羽,年末存欄2.8萬羽:肉類總產量1093噸,畜牧業增加值1929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5%。
截至2011年末,赤金鎮累計造林2010畝,其中防護林201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5萬株。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616.3畝,主要品種有蘋果、杏子和梨,年產量161噸。2011年,大型農業機械25台(輛)。
赤金鎮
赤金鎮

工業

赤金鎮工業以礦山原煤開採、石灰石加工、石材加工、水泥、石膏製品為主。2011年,工業總產值19635萬元,實現增加值4125萬元,上繳稅金1022萬元。

商業外貿

2011年末,赤金鎮有商業網點274個,從業人員1760人。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280萬元。

金融業

2011年末,農村信用聯社各類存款餘額15746萬元,各項貸款餘額7865萬元,比上年增長15%。

教育事業

2011年末,赤金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248人;小學1所,在校生840人;中學1所,在校生45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文體事業

2011年末,赤金鎮有文化中心1個,村文化活動場所8個;農家書屋8個,藏書3萬餘冊;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服務網點6個,露天文藝演出舞台1個。2011年末,赤金鎮有標準籃球場5個,排球場2個,健身廣場4個,園林式文化健身廣場1個,安裝健身器材165件(套)。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赤金鎮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1個;病床33張,固定資產總值3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5名其中執業醫師17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6人。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1.1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赤金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61戶人數1075人,支出100.4萬元;農村五保供養36人,支出萬元。大病救助157人次,支出68,4萬元,民政部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41人次,支出1.7萬元。城市生活無著人員救助332人次,支出10.1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9人,撫恤事業費支出5.6萬元。

交通


赤金鎮境內鐵路蘭新線及二線貫穿全境,連霍高速公路、312國道2條公路幹線過境,8個行政村全部通柏油路。
赤金鎮
赤金鎮

文化


地名由來

赤金鎮因史載“金山在其東,出金”;“金”“斤諧音,色赤,故為赤金。

旅遊


旅遊景點

綜述
赤金鎮主要景點有:鐵人王進喜故居紀念館、金玉陽光度假村、紅山寺、赤金峽度假村、小紅柳灣硅化木群,其他旅遊景點還有西湖海子、石佛洞窟、金牛泉水、五華山色、條湖碧波、紅山寺南湖等。是玉門市旅遊項目中的黃金路線。
● 鐵人王進喜故居紀念館
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已成為中國石油企業文化建設基地、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國家AAA級旅遊景點。
赤金鎮
赤金鎮
● 金玉陽光度假村
金玉陽光度假村始建於1994年,佔地面積500畝,海拔1688米。度假村先後建成集綠化、果樹、花卉、划船垂釣、娛樂健身、休閑避暑、會議接待於一體的綜合性場所。素有塞外江南之美景,是河西地區最具規模的旅遊度假、科普觀光的風景勝地之一。
赤金鎮
赤金鎮
● 紅山寺
紅山寺始建於隋唐年間,曾是河西走廊著名的佛教勝地之一。1994年整修寺廟白塔,是玉門唯一的佛教活動場所。
赤金鎮
赤金鎮
● 赤金峽度假村
赤金峽度假村開發於1999年,水域面積350公頃,赤金峽水庫是玉門市大型水庫之一,水域面積約4萬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