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危機

綠色危機

克里斯蒂安娜·布蘭德的成名作、代表作,考克瑞爾系列的無上頂峰!《綠色危機》自1944年出版之後,至今猶被歐美各國不斷再版。1946年更被搬上銀幕,引發極大轟動。

這是一家飽受空襲的戰地醫院,靜靜訴說著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傷痛。某日,一名郵遞員被送往手術室里,不料卻因麻醉而死。這是意外事故,還是蓄意謀殺?無形的威脅籠罩醫院,無聲的恐懼縈繞人心。考克瑞爾探長親自趕來調查,哪知護士長瑪麗恩?貝茨竟慘遭兇殺。所有人都沒有不在場證明,所有人都沒有明顯的動機!兇手到底是誰?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百轉千回的精緻行文。最好的醫院謀殺案,最純粹的古典解謎小說。

基本信息


書名:綠色危機
作者:克里斯蒂安娜·布蘭德(Christianna Brand)
譯者:蔡中恆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圖書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9-04-01
頁數:291
開本:32
ISBN:9787546302324

作者簡介


克里斯蒂安娜·布蘭德(1907-1988),推理小說黃金時期的最後一位大師,推理小說史上的傳奇女子。1941年,當推理小說全盤出現桎梏之際,她竟陸續推出了兩部小說,而數年之後,更以一部《綠色危機》敲開無數讀者心扉。1946年,她順利加入了門檻頗高的英國偵探作傢俱樂部,自此益發佳作不斷,備受矚目。1972至1973年間,布蘭德以其傑出的成就,榮任英國犯罪作家協會主席。

內容提要


目錄
01 七封信,七個人
02 戰地病房
03 手術室里的意外
04 考克瑞爾出馬
05 舞會鬧劇后的謀殺
06 探長追尋事件始末
07 考克瑞爾與病人威廉
08 手術前的溫存
09 考克瑞爾的機智
10 被監視的六個人
11 沉默之後的掙扎
12 悲傷的結局
13 平靜中的真相

編輯推薦


本書是推理小說黃金時期的最後一位大師、推理小說史上的傳奇女子克里斯蒂安娜·布蘭德的成名作,也被公認為是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這部作品初版時間是一九四四年,此時黃金時代的餘暉已經逐漸散去,推理小說的發展進入到新的階段。而這本書,算是黃金時代的完美總結。值得我們一看。

出版前言


《綠色危機》導讀
無可挑剔的推理小說
《綠色危機》是克里斯蒂安娜·布蘭德的成名作,也被公認為是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這部作品初版時間是一九四四年,此時黃金時代的餘暉已經逐漸散去,推理小說的發展進入到新的階段。而《綠色危機》這本書,算是黃金時代的完美總結。
甚至可以進一步說,《綠色危機》是最純粹的古典解謎小說,即使在黃金時代,也很難找出比這本書更純粹的推理小說。可能一提到黃金時代,讀者心裡下意識的想法就是公平性,也就是說讀者和偵探處在同一條水平線上,擁有相同的機會破解謎題。這種觀點發展到極致,便是十誡和范·達因守則。但實際上,黃金時代很多優秀的推理小說都不能很好地滿足公平性,偵探俱樂部的成員雖然宣誓從不向讀者隱瞞關鍵線索,但事實上他們經常隱瞞線索。由於文字表現力固有的制約,有的詭計並不適合用文字的方式事先給予讀者提示。優秀的小說家如果遇上公平性和小說難以兩全的局面,往往會選擇小說,而不是公平性。所以,撰寫具有絕對公平性的推理小說,無疑是戴著腳銬跳舞。很幸運,布蘭德就是這樣的作家,《綠色危機》就是這樣的推理小說。
公平性一向是布蘭德作品的一大特色。《綠色危機》的公平性,不僅僅指詭計的公平性,在殺人動機上,也絕對公平。這一本《綠色危機》,可謂處處都是伏筆,處處都是線索。布蘭德在字裡行間,給了足夠多的提示,但你未必能猜出來。每一條線索都小心翼翼地呈現在讀者眼前,然後很快就消失了。打個比方,《綠色危機》就好比一張精緻的拼圖,整體的平衡感非常好。無論是從推理的角度,還是從小說的角度來說,《綠色危機》都是無可挑剔的作品。
推理小說中有一種類型是“破解不在場證明”:有人遇害,但嫌疑人都有過硬的不在場證明,而偵探的任務就是找出證據,破解真兇的不在場證明。但這種類型不適用於布蘭德,也不適用於《綠色危機》。兇殺案發生的時候,沒人擁有不在場證明,沒人能擺脫嫌疑人的身份。在這本《綠色危機》中,布蘭德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大家都沒有不在場證明,這樣,案情就像一塊光溜溜的石頭,總是難以把握。毫無疑問,兇手就在他們當中,但布蘭德總有辦法讓讀者出乎意料。坦率地說,布蘭德是一位精緻的作家。這裡說的精緻,是指布蘭德在行文上同時擁有宏觀的布局能力和微觀的細節能力,而且兩方面都發揮得極好。所以,閱讀《綠色危機》,既能感受宏觀之美,也能感受微觀之美。
既千錘百鍊,又妙手偶得。
最好的醫院謀殺案
《綠色危機》的故事場景,是英國肯特郡鄉下的一座戰地醫院,而這本小說牽涉大量有關笑氣的知識,因此在這裡,有必要介紹一下笑氣的來龍去脈。
18世紀80年代,德國化學家約瑟夫·普利斯特里首次發現一氧化二氮。後來人們發現,吸入這種氣體後會情不自禁地發笑,所以一氧化二氮俗稱為笑氣。美國醫生韋爾斯第一次把笑氣用於麻醉中,之後在手術中使用笑氣麻醉病人的方法風靡一時,小說中對病人進行全身麻醉,所用的麻醉劑就是笑氣。在麻醉過程中,醫生先給病人戴上面罩,往面罩中通入笑氣,使病人麻醉,然後再通入氧氣,直到笑氣和氧氣的比例為1:1。麻醉終止后,再讓病人吸入十分鐘左右的純氧,防止病人缺氧。但用笑氣做全身麻醉,效果並不是很好,且有一定風險:大量笑氣吸入可能導致窒息,笑氣本身也具有毒性。近年來外科手術已很少使用笑氣做麻醉,只有牙醫還在使用。
可能有的人會奇怪,布蘭德只是一名作家,如何具有醫學方面的專業知識?如何想出這樣的詭計?布蘭德的回答聽起來很簡潔,真的很簡潔:“我在酒館里碰上一名男子,喝得醉醺醺的……他給我講了一件謀殺案兇手的動機……然後我和一位醫生朋友聊天,他無意中提到在手術室里,有一種方法可以用來謀殺病人……所以我就把兩者結合在一起了。”但是,光有詭計不足以成為小說,雖然布蘭德一再謙虛地稱“唯一和醫學有聯繫的是我的丈夫,他是耳鼻喉科的醫生。”但實際上布蘭德在她丈夫隸屬的戰地醫院附近住過幾個月,空襲的時候和很多護士一起躲在地下掩體裡面。布蘭德自己也說:“當然我認識了醫院的工作人員,和他們混得很熟,所以小說中的場景和那家醫院相差無幾:工作、護理、調情或是緋聞,就是這樣。”或許正是因為這段經歷,布蘭德寫起《綠色危機》,才會如此得心應手。
如果讀者覺得故事場景發生在醫院,閱讀的時候擔心會有陌生感,那這種擔心其實大可不必。布蘭德努力讓筆下的醫院具有代表性,也並未在人物長相等方面設置陷阱,就如先前所說,這本書是絕對公平的小說。閱讀此書,不僅能享受到精巧的詭計,還能對醫院生活有一定了解。推理小說有一個獨特的魅力,從小說中可以了解各行各業的一些知識,這也使推理小說成為拓寬知識面的絕佳選擇。
推理之外的餘音
推理小說應該推理,但更該是小說。如果僅僅把《綠色危機》看成推理小說,僅僅去琢磨精巧的詭計,僅僅去尋求殺人的兇手,恐怕會錯過小說的大部分光彩。一部《綠色危機》,想要表達的絕不僅僅是某種殺人的手法,或是作家對醫院知識的熟悉程度。注意故事發生的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便可從中體會出作者的良苦用心。
小說的切入點是一家戰地醫院,主要描寫了七名醫生護士的生活。在這裡,我們不得不佩服布蘭德強大的行文和精緻的筆法,要在一部小說中同時塑造七個不同的人物形象,相當艱難。但布蘭德完美地做到了這一點,最後小說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七個有血有肉的鮮活形象。他們既有過往,又有現在;既有爭風吃醋,又有真情流露。布蘭德描寫的是普通人的生活,是普通人在戰爭陰影下的生活。無論醫生還是護士,無論健康的軍人還是受傷的病人,都籠罩在空襲的危險中。送到戰地醫院來的,毫無疑問都是傷員。請注意到這點,本書初版時間是一九四四年,此時二戰還未結束,布蘭德又是在怎樣的環境下寫成這本書的?布蘭德是這樣說的:“……在那段日子裡,我要忍受著一次又一次的空襲,或許‘忍受’一個詞還無法準確描述當時的情況,反正空襲很快就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空襲警報一拉響,我們就在黑暗中摸索著戴上鋼盔,躲過四散的炸彈碎片,跑到掩體里。我得說,這樣的事情經常發生,讓人很恐懼。炸彈落下的呼嘯聲短促而尖銳,讓人感覺頭痛欲裂,好像隨時都會被炸彈炸到。等到空襲結束了,就有一種巨大的解脫感,像是一場偉大的勝利:我還活著。如果你也處在這種環境中,每天晚上都有密集的炸彈傾瀉而下,持續幾個小時,你也會有這種感覺的……”不錯,《綠色危機》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寫成的。小說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布蘭德在那段時間的真實生活,而評論家認為小說中空襲的描寫真實地記錄了那個年代,這種珍貴的記錄永遠不會過時。
可以說,這本《綠色危機》是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側面反映,也難怪本書甫一出版,就引起極大反響,幾十年來在歐美不斷再版,一九四六年改編成的同名電影也同樣引起極大轟動。光有詭計,或是純粹以解謎為核心的推理小說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時隔多年,我們再來閱讀這本小說,或許不一定能產生像當時讀者那樣的認同感。但通過閱讀本書,至少我們能了解當時人們的生活情況,了解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無法抹去的傷痛。很遺憾,這本小說中,原本應該大放異彩的偵探——考克瑞爾探長卻成了配角。不,這麼說也不恰當,事實上七名醫生護士也不是主角,真正貫穿全書的,是對殘酷戰爭的控訴,以及對和平的希冀與渴望。《綠色危機》的字裡行間,處處顯露出人文關懷,讓讀者身臨其境,與小說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運,或許這才是布蘭德寫下這本小說的真正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