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中國門的結果 展開

中國門

中國門

高考紀錄片《中國門》講述關於高考的“中國式奮鬥“的故事,由王楊執導的紀錄電影,於2011年在萊比錫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上映。該片講述了關於高考的“中國式奮鬥”的故事,藉此探討當代中國的教育觀念。從甘肅會寧、北京、上海三處拍攝,試圖以三段不同背景下關於教育的故事,組成一幅當代教育現象集中呈現的現實圖景,體現了鄉村孩子艱苦學習的環境。

故事梗概


中國門
中國門
在會寧這個典型的中國西部的貧困縣城,這些都是高考前再常見不過景象,學生、老師、家長的表情如臨大敵般緊張和嚴肅,在他們眼裡,高考成為使命運發生轉機的唯一籌碼。在北京,一位來自農村的大學畢業生正面臨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選擇,是留下還是離開?失業已讓他舉步維艱;上海繁華的夜景如夢如幻,一位音樂學院的畢業生回憶起苦練鋼琴的歲月,流下了辛酸的淚,父母的期待和曾經的付出讓她備感壓力……“一場高考、一次招聘會,都是改變命運的時刻。借用‘門’的概念,你能夠看見一種恆定而超越時代的中國式奮鬥。”王楊在自己的拍攝手記中感慨,“人生就像通過一扇扇門,一扇門代表一個世界。當代中國,通過讀書改變命運仍然是絕大多數中國孩子的必由之路。高考是一道門,畢業找工作又是一道門。對於普通人,這些人生拐點都異常重要,而對於社會,更多的是冰冷的數字和大大小小的挫折,我想用攝影機深入到這些時代和數字的深處,到板塊的交界處去看個究竟。”
《中國門》並不是個勵志片,其中年輕人的奮鬥看得人感到壓抑,甚至感到了主人公身上某種病態的期望。用王楊自己的話說,在轉了一圈完成拍攝以後,他逐漸清晰地感受到這種畸形教育背後的病根兒,皆因人人都焦慮,人人內心都缺乏安全感,個人所面對的局面,正是當代群體的寓言,“人的奮鬥和社會的現實形成一種悖論,一個怪圈。同樣的,這是危機,也是轉機的開始。”

幕後製作


該片是台灣CNEX公司2010年度以“危機與轉機”為主題的命題創作。該片原來的名字叫《畢業》,後來導演王楊覺得叫《門》可能更合適,因為他覺得該片反映的不僅是高考的問題,還是教育制度、社會公平和資源分佈的問題。該片從甘肅會寧、北京、上海三處拍攝。該片的片尾原本放了魯迅所說的一段話“絕望之於虛妄正與希望相同”,但在最後剪輯的時候被王楊剪掉了。

主創團隊


導演王楊 
攝影薛明
策劃王楊 
剪輯黃嘉清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
2012年香港華語紀錄片節長紀錄片獎提名 

發行信息


上映日期

上映時間地點
2011年萊比錫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2012年西安 
2012年安徽大學
2012年香港華語紀錄片節
2012年克羅埃西亞ZagrebDox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主創公司

出品公司台灣CNEX公司 

拍攝原因


中國門
中國門
“我拍的不僅僅是教育”
“拍片緣於矛盾的公平性”
“對孩子過分期望的背後是不安全感”
在王楊看來,“高考面前人人平等”正是高考神話的魅力所在,然而,他總覺得應該有一個“更人性的教育”存在。城鄉二元結構造成的不公平,是否能靠高考彌合?“中國式奮鬥”背後的普遍焦慮怎樣找到一個更恰當的出口?王楊回答不了這些問題,他只能“告訴觀眾我觀察到了什麼”。
------詳見《東方早報》採訪

導演簡介


王楊,1984年生於陝西咸陽,畢業於西北政法大學法學專業。2007年籌建《青年電影手冊》,現任執行主編。2007年成立“王楊電影工作室”,同年完成紀錄片《地上-空間》,2008年完成紀錄片《寂靜之聲》,2009年完成五集系列紀錄片《畢業生》。2011年完成的紀錄片《中國門》入圍第54屆萊比錫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國際展映單元、第8屆克羅埃西亞ZagrebDox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

作品評價


在紀錄片中國門》 中,導演王楊使用了大量“門”字的變體:斗、闖、関、閗、閘、闊。每個字都是一個主題,把各個段落連接起來。該片巧妙編排的結構與主題的緊密聯繫,可見導演的匠心獨運。《中國門》的開篇是由一連串的大特寫鏡頭組成,拍攝內容指向高三學生們在課堂上專心致志地背誦課文抑或是全神貫注地解題。這一組特寫鏡頭很好地刻畫了高三學生為了高考所作出的努力,高考對於他們構成的強大精神壓力也通過特寫鏡頭的拍攝手段很好地傳遞出來。(蔣瀟洋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