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平

山東大學教授

劉玉平,男,1961年9月生。山東大學教授,副處級幹部。

人物經歷


學習經歷

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在山東大學哲學系讀本科,1999年始攻讀中國哲學專業博士研究生,2002年12月獲山大哲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大學畢業留校工作,先後在哲學系、馬克思主義學院任教師,1994年起在校黨委宣傳部與黨校工作。山東省社會科學人才庫成員。
2003年6月起任山東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2001年起被省社聯聘為山東省社會科學人才庫成員。
山東省高等學校中青年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秘書長。

主講課程


曾先後擔任本科生、碩士研究生的基礎課和專業課的系統講授,獨立開設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鄧小平理論概論、哲學史、邏輯學、社會學、管理心理學、公共關係學、人生觀教育專題、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修養等課程。

研究方向


研究專業為哲學,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傳統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以思維學、價值論為視角,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對象領域的研究特色。

主要貢獻


科研成果情況

劉玉平[山東大學教授]
劉玉平[山東大學教授]
獨立或與他人合作從事10餘項科研工作,在省級以上刊物正式發表論文、出版著作約計100萬字,其中專著2部,任主編和副主編的著作5部,核心期刊論文10餘篇。例如在中國傳統文化方面,已出版專著《周易與人生之道》 、《易學思維與人生價值論》,發表論文《先秦儒家的孝道及其現代意義》、《孔穎達的易學詮釋學》、《周易與民族精神》等;在思維學方面,出版著作《思維學導論》(副主編),發表論文《邏輯思維淺談》,《論〈周易〉的陰陽和諧思維》等;在價值觀研究方面,在《文史哲》上發表論文《當代中國的價值論研究》和《鄧小平理論:馬克思主義真理觀與價值觀的高度統一》等。這樣就形成了本人以思維學、價值論為視角,以中國哲學為對象領域的研究特色。
2001年1月起被省社聯聘為山東省社會科學人才庫成員;獲山東大學立青獎學金(全校共5名博士生,他是文科唯一獲得者)。《論鄧小平的價值觀》(論文),獲2001年山東省思想政治教育優秀研究成果二等獎。合編出版《入黨培訓教材》(主編之一),獲山東省思想政治教育優秀研究成果三等獎。《論高校學生黨員教育社會環境的優化》(論文),獲2006年山東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優秀研究成果一等獎。
科研項目
2003年獲山東大學人文社科青年成長基金和著。
作出版基金,2005—2007年參加“新時期高校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保障體系研究”(教育部社科重點項目),2007年底課題“易學思維的當代價值研究”獲得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
培養研究生情況
自2003年起每年指導碩士研究生,目前已有2人獲得碩士學位,正式參加工作。

著作與教材

1、《易學思維與人生價值論》(專著),齊魯書社2006年。
2、《周易與人生之道》(專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3、《學校文化策劃——理論與實務》(主編之一),甘肅人民出版社2006年。
4、《思維學導論》(副主編),山東大學出版社1994年。
5、《馬克思主義哲學導論》(教材,副主編),山東大學出版社1993年。

主要論文

1、《理論自身矛盾性簡論》,《山東大學學報》1991年第2期。
2、《毛澤東認識論二題》,《勝利論壇》1995年第2期。
3、《一種經濟現象的分析》,《山東經濟導報》1990年12月8日。
4、《當代中國價值論研究》,《文史哲》1997年第4期。
5、《鄧小平理論:馬克思主義真理觀與價值觀的高度統一》,《文史哲》2000年。
6、《邏輯思維淺談》,《東嶽論叢》1998年第3期。
7、《論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探索和發展》,《山東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
8、《易學思維及其在近代中國之軌跡》,《理論學刊》2001年第5期。
9、《先秦儒家的孝道及其現代意義》,《齊魯學刊》2001年第4期。
10、《孔穎達的易學詮釋學》,《周易研究》2002年第3期。。
中國人民大學書刊資料中心《中國哲學》2002年第9期全文轉載。
11、《論周易思維形式的特色》,《山東大學學報》2002年第4期。
12、《周易陰陽和諧思維的影響》,《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2002年第4期。
13、《周易與民族精神》,《光明日報》2003年6月3日。
14、《周易與可持續發展》,光明日報》2003年11月11日。
15、《論<周易>的陰陽和諧思維》,《周易研究》2004年第5期。

獲獎記錄


2001年10月獲山東大學立青獎學金(首屆人文社科博士唯一獲得者);
《論鄧小平的價值觀》(論文),獲2001年山東省思想政治教育優秀研究成果二等獎。
《加強理想信念教育》(論文),2008年獲全國高教學會黨校教育研究分會與《學校黨建與思想工作》雜誌社頒發“紀念改革開放30年徵文”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