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然
蓋然
徠蓋然,1983年出生山東青島,現居於北京。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2002級表演系本科。
2006年發表專輯《生死牌》。代表作品有話劇《眼皮里摘下的梅花》《圓明園》等,影視作品《三十以後》《愛是一顆幸福的子彈》《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等。
2006年起參演多部實驗戲劇的青年演員蓋然推出了首張專輯《生死牌》,通過基本為自創的11首歌曲講述了她對生死問題獨到見解。
蓋徠然說她雖然後來是在中央戲劇學院學習的表演專業,但自小就開始練習鋼琴和聲樂,覺得音樂能更為直接地表達情感和態度。2009年蓋然赴歐洲從事劇場交流和現當代跨媒體藝術的實踐。這張專輯也是從2009年開始創作,大部分作品都由蓋然一手包辦詞曲並演唱。
蓋然
《眼皮里摘下的梅花》飾:白蒂娜;編劇(2006年12月6日至16日 演出地點:國家話劇院東方先鋒劇場)
《怕你聽了崩潰》飾:女演員
蓋然在國外的隨拍
《幾何》(2009年 演出地點:朝陽九個劇場<后SARS劇場>)
《鴛鴦譜》飾:談氏
《敦煌》飾:程佛兒(2007年 演出地點:保利劇院)
《真核》(音樂劇 2008年 演出地點:北京人藝)
《三毛錢歌劇》飾:皮徹姆夫人
《野草尖叫藍靛廠》飾:畫家
《基爾凱闊兒藥丸》(2009年9月19至24日於Nyaveny劇院首演六場)
蓋然
《花街歡樂坊》飾:雙玉
《生死牌》
該專輯大部分作品由蓋然作詞,作曲,演唱。於2009年開始工作,由“猛獁唱片”投資生產,唱片製作班底強大,陸續在丹麥和北京完成錄製。詩人云中、藝術家 John Henry和Jette夫人直接關心和指導她的創作。這張專輯同時也是詩人云中和蓋然教學相長的實驗性成果,很多有價值的亮點值得研究探討。
生死牌,翻過來是生,翻過去是死。生和死是簡單的,而面對生活和面對死亡是複雜的。蓋然通過《生死牌》一張專輯,講述了自己對生死問題的獨到體驗。極端掙扎后帶來的真實聲音終於在此面對了自己的無知、可憐與勇敢。她說:“我面對生存的渴望比整個世界都大。”是什麼能讓一個二十多歲的姑娘對生死那麼敏感呢?整個專輯給了我們窮盡所有想象力都不可能想到的回答。
這張唱片由十一首歌構成,與其說歌,不如說是像蓋然本人的經歷。從小就受父母影響而熱愛音樂的蓋然,經過了一段很漫長的追夢之路,才真正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音樂定位。少年時學習鋼琴和聲樂,后入中央戲劇學院學習表演。2006年起參加實驗戲劇的演出活動,在多部戲劇中擔任重要角色。2009年赴歐洲從事劇場交流和現當代跨媒體藝術的實踐…這樣的經歷是令人害怕的,又是令人極度好奇的。用蓋然的話說:“這種經歷,是我的,又不是我的。與我同齡的也許體會得比我更深,與我年齡有別的不是鄙視、可憐,就是望而生畏。生活需要我們面對,而我心裡有光。”
蓋然稱自己的音樂為“自留地里的音樂”,所謂音樂自留地,就是遠離商業的塵囂,不鑽入數字時代的圈套,不攪和紛紜的、令人身心疲憊的種種概念、觀念。音樂立足於獨立的個性和獨立的土壤,並不是關起門來自產自銷,而是與同樣富足的,有獨立資格的耕耘者分享、共享。
她的音樂跟流行無關,跟觀念無關,跟有過的,沒有過的都無關,它只跟她的生活有關。所以她肯定不是流行音樂人,也不是木偶,塑料人,也不是在觀念籠罩下的藝術家,她只不過是一個老老實實的音樂女工。所謂音樂女工,關鍵不在於匠人的技藝,而是用音樂去生活,去表達,去戀愛,去面對死亡。把各個器官拉回到原初狀態,去到身體里最乾淨的地方,聆聽生命。我們可以在她的音樂中留神聽到不一樣的腳步,春花落地的聲音,通靈的知覺,曾經看見的被聽到了,曾經聞到的被聽到了,曾經觸摸到的也被聽到了。音樂女工的園藝是一種音樂人生的藝術。
蓋然的歌唱方式驚心動魄,聞所未聞,讓我們的耳朵逃離陳舊的審美體驗,進入新的審美世界。我必須實話實說,當你第一次聽到這樣的歌聲時,會被她震驚、嚇倒,甚至有可能嗤之以鼻。但是,你一定會驚訝的發現,這種在傳統觀念中認為不是唱歌的歌聲,會讓你忍不住的反覆聆聽,進入全新的審美魔障。
《生死牌》,這樣一張令人哭笑不得的專輯,讓人對它說什麼好呢?它在明喻些什麼?暗喻些什麼?它到底是在破壞歌唱,還是拯救歌唱?《生死牌》,誰敢來翻?各位,拋掉您那些既成的概念,讓我們的耳朵嘗嘗鮮吧!
蓋然是一個讓人眼前一亮的女孩,見過她的人對她的第一印象就是覺得的有氣質,她的表演很到位,畢竟是科班出身的,又有話劇功底,所以看她的表演是很自然很吸引人的,電視劇《青春期撞上更年期》中的王心穎這一角色,我相信大家都覺得她塑造的很生動吧,這部劇一定是她的一個轉折點,為她加油吧!
野草尖叫藍靛廠~蓋然
蓋然生活照
《愛是一顆幸福的子彈》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