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樓

江蘇省靖江市鐘樓

鐘樓坐落在鐘樓廣場,與四眼井相鄰。據縣誌載,靖江鐘樓始建於明隆慶三年(一五六九)。崇禎十年(一六三七)重修。清同治年間再修。一九九三年被公布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目錄

正文


樓身呈四方形,上下兩層,花崗岩為基。周圍圍以杉木柵欄,迴廊環抱,雕花額枋,斗拱交錯,支托著飛檐樓頂。脊頂高聳,角背高懸,翹檐勢如騰翼。樓門西向,上刻“阿彌陀佛”四字行書,神韻圓潤。門內正中有石碑一座,正面刻有觀音大士像,手執柳枝,腳踏碧波。身後一背負葫蘆的童子,稚氣可掬。石碑陰面,刻有明代隆慶年間知縣張秉鐸撰寫的《崇聖寺鐘樓記》,記述了鐘樓建造經過和落成年月。清同治年間,知縣葉滋森重修鐘樓,樓前壁之下砌有記事的石碑。
鐘樓上層橫樑,舊懸銅鐘一座,高近三米,直徑一米多,重五千多斤。鐘上鑄銘文,上方為“願佛慶眾生”;下方為“顓帝心鳧治枝”;東為“感斯應昭人拯”。
明代,官府用“銅壺漏滴”報時,早晨卯時,晚上亥時,各嗚鍾108響。後有時鐘報時,便在早晨6時、晚上10時兩次嗚鍾。清代同治十年(1884年),知縣葉滋森重新修葺鐘樓,並有記事的石碑砌在樓前面壁之下。據載,鐘樓原有田產20畝,作為管理和維修鐘樓的固定經費。後來,田產挪撥它用,經費便無著落,鐘樓逐漸老化,鐘聲也悄然無聞。 “文革”期間,大鐘被毀。今日銅鐘為一九八六年重鑄,體量比原來的要小,鐘身的圖文也不復舊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