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永良

現任中天集團董事長

樓永良,男,1954年1月生於浙江東陽人,在職研究生學歷,高級工程師,中共黨員。現任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1993年,樓永良被任命為浙江中天建築集團(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后帶領企業走上健康、快速、持續發展的道路。

他先後榮獲全國優秀建築企業經理、全國優秀施工企業家、建設部勞動模範等光榮稱號。還獲得全國“光彩事業獎章”,是中國十大公益楷模、新中國成立60年影響慈善事業60位人物。

個人經歷


1979年11月~1987年9月,在浙江省東陽市二建公司任科員、經營科長;
1987年10月~1993年5月,在浙江省東陽市建築安裝工程公司任副總經理;
1993年6月~1996年11月,在浙江省東陽市建築安裝工程公司任總經理;
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任董事長樓永良
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任董事長樓永良
1996年12月~2000年12月,在浙江省中天建設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任董事長、總經理;
2001年1月~現在,在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任董事長、總裁。

社會活動


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為社會公益事業和慈善事業累計捐款已逾1.3億元。
樓永良捐贈金額是5500萬元,捐贈方向都是教育、社會公益。
從2002年開始,中天建設集團每年都資助一批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接受教育。
2005年5月22日,中天建設集團出資100萬元成立“浚生貧困學生助學基金”。
2006年12月10日,中天集團又為基金注入助學金100萬元。
樓永良參加活動
樓永良參加活動
2006年6月,中天建設集團慷慨資助330萬元,用於內蒙古自治區工業大學科技實驗樓和多功能樓的建設,為發達地區的高等教育事業盡一臂之力。
2007年7月28日,中天建設集團出資1億元設立“浙江省扶貧基金會中天集團愛心公益基金”。
社會職務
當選為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省工商聯副主席、中國建築業協會副會長。

人物觀念


慈善不等於捐贈
“慈善”,已經成為“中天”社會形象的關鍵詞之一。
十多年前,在企業發展困難之時,中天集團即結對支持貧困山區建設,捐資建造了東陽、麗水、雲和、陝西省多所中天希望小學,興辦中天高級中學,支持東西部文化交流,捐資給浙江大學貧困學生助學基金會。據不完全統計,僅2005年中天集團就向社會各界提供了超過千萬元的捐贈。可這位慈善企業的當家人卻說:捐贈是善舉,慈善是盡社會責任;但慈善並不等於捐贈,慈善更不是社會責任的全部。
樓永良認為:首先,作為企業應該盡到自己的經濟責任,比如守法經營、吸納就業、照章納稅等。同時,企業作為社會的細胞,還須自覺承擔應盡的社會責任,包括保障員工身心健康和經濟安全、保障客戶權益以及環境保護、發展文化教育事業、幫助貧困的弱勢群體等責任。關注“中天”發展過程的領導說他們是不知不覺地走上慈善企業之路的。是“無心插柳”、水到渠成。
節約不等於省錢
雖然家底越來越厚實,但中天集團一貫的節約傳統卻很好的保存了下來。樓永良說,節省費用降低成本是節約,但節約並不是簡單的等同於省錢,節約更是減少社會的資源消耗。
樓永良參加集團會議
樓永良參加集團會議
2003年,中天集團制定了《艱苦奮鬥、嚴肅紀律、廉潔自律的八項規定》每年春節之前都要以集團公司文件的形式重新發布。
對節約,樓永良有不同於一般企業家的認識。他認為,節約有三個層次,分別是減少浪費節約費用、建設節約型組織、助益節約型社會。
首先是企業的日常行為風格體現節約,比如不要浪費紙張、電、水、油等。其次,對企業整體而言,節約要從組織架構和流程設計也就是企業運營上來體現,比如管理扁平化,信息化等等。在更深層次上,節約應該體現在對外部全社會資源的科學使用上。
財聚不等於人聚
在“中天”,不少精英骨幹都有一定的股份,而樓永良只有不到20%的股份。“在中天沒有老闆”的說法也因此不脛而走,據說,在“中天”個人財富超過樓永良的不會少於200人。
股份不多會不會影響樓永良的凝聚力和號召力?“中天”集團員工說,恰恰相反,正是樓總的這種胸襟和氣魄,使得“中天”成為各方人才匯聚的創業平台。樓永良自己的體會則是八個字:“財聚人散,財散人聚”。他說:“我少佔股份,意味著為企業的有用人才多留了一點股份。人聚了,中天集團才能更進一步發展。”“中天”正在突破民營企業在發展道路上必須跨越的資本社會化和管理專業化這道坎。
在人才使用等方面,“中天”堅持德才兼備原則、不拘一格原則、注重績效原則,並逐步形成大家認同的做法。
用人不等於用機器
“中天”管理非常嚴格,同時又很人性化。因為人畢竟不是機器,用人更要用心。在這方面樓永良用了很多心思,特別是在對待農民工上面是出了名的。上世紀90年代初,“中天”就在施工現場推廣“為一線工人辦十件實事的活動”,力度之大,當時在上海建築行業都引起了轟動。
成功不等於不變
“大企業病”樓永良敏銳地提高對這些表面問題的實質性認識。有人不以為然,但樓永良告誡員工:要居安思危!於是,一場管理方面的深刻變革隨即拉開帷幕。一個稱為“管理改進辦公室”的非常設部門就宣告成立,其職責就是負責“流程再造工程的實施”,以此為核心的一系列工作密鑼緊鼓地展開。
與制度創新,流程再造等相適應,中天集團信息化建設也是不惜血本,信息化工程總投入將達到2000萬元,建設部相關領導認為這是國內同行業功能最強,應用最好的建設企業信息化系統。
制度創新+文化升級+流程再造+信息化應用,“中天”的管理水平將再上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