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革命戰爭時期郵票
郵票
“中國人民革命戰爭時期郵票”又稱中國解放區郵票,簡稱區票。中國人民革命戰爭時期,由中國共產黨創建的革命根據地、抗日民主根據地和解放區的交通郵政機構所發行的郵票。由於戰爭時期經濟匱乏,物價上漲需節約開支,以及技術落後等因素,特別是還在敵人的封鎖和包圍之中,所以,中國人民革命戰爭時期郵票印製水平不高,色彩單一,但其設計、印刷及郵票本身的要素卻具有別具一格的特點。
中國人民革命戰爭時期郵票
(1)地地革命戰爭時期(1927-1937):各革命根據地為適應戰時通信需要,建立赤色郵政併發行了赤色郵票和蘇維埃郵票;
(3)全國解放戰爭時期(1946-1950.6):解放區不斷擴大並逐漸連成一片,這段時期發行了各解放區的區域性郵政郵票和人民郵政郵票。
中國人民革命戰爭時期郵票
自1930年贛西南赤色郵政發行第一套郵票開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1950年6月,各革命根據地區、解放區共有80多個地區、170多個交通郵政機構發行460餘套、2400多種郵票(包括包裹印紙、匯兌印紙、郵資封片簡等)。
由於戰爭時期經濟匱乏,物價上漲需節約開支,及技術落後等因素,特別是還在敵人的封鎖和包圍之中,所以,中國人民革命戰爭時期郵票印製水平不高,色彩單一,從郵票的製版、紙張等方面來看,在郵票印製過程中,因各地條件不一,出現了謄寫版、石版、膠版、鋅版、銅版、凸版和雕刻凹版等印刷情況。如印製條件較差的中華蘇維埃郵政郵票,多為石印,土紙、無齒,並且加蓋郵票較多,這既凸顯出革命戰爭時期的物質生活困難和時代特色,也融入了中國傳統造型藝術的優秀元素,雖然發行的郵票簡單粗糙,但其設計、印刷及郵票本身的要素卻具有別具一格的特點。
中國人民革命戰爭時期郵票在中國郵政史與郵票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由於戰爭環境對郵票的需求量小,特別是早期郵票多為手工印製,發行量很小;戰爭時期環境艱苦,有意識留存郵票的人不多;由於敵人封鎖,使從根據地和解放區以外收集這些郵票有一定風險,因此,解放區郵票,特別是早期發行的郵票,留存下來的非常少,已是非常珍貴的革命歷史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