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貌不揚

其貌不揚

其貌不揚是一個成語,拼音是qí mào bù yáng,出自《左傳·昭公二十八年》:“今子少不揚,子若無言,吾幾失子矣。”杜預註:“顏貌不顯揚。”唐·裴度《自題寫真贊》:“爾才不長,爾貌不揚。”

指長得不漂亮,相貌普通。

在句子中作謂語、定語;指人的長相。

釋義


揚:指長得漂亮,形容人或器物的容貌漂亮。
其貌不揚:多形容人的相貌普通,不漂亮。

出處


出自“唐·裴度《自題寫真贊》:“爾才不長,爾貌不揚,胡為將,胡為相?”
五代·孫光憲北夢瑣言》:“禮部侍郎鄭愚,以~,戲之曰:'子之才學甚富,如一目何?”

典故


公元866年,32歲的皮日休去京城長安考進士,由於他不願奉承權貴,結果沒考上。第二年他又進京應試,主考官禮部侍郎鄭愚很欣賞他的文章,還沒發榜就叫他到府上,見他其貌不揚,眼睛不對稱就譏笑他,皮日休立即反唇相譏回敬

近反義詞


近義詞

相貌平平、貌不驚人

反義詞

一表人才、相貌堂堂

用法搭配


運用

作謂語、定語;略含貶義,但通常作先抑后揚用法。

例句

他其貌不揚,甚至是寒酸的,攤開的雙手老繭重重。

英文解釋


ugly [awkward] in one's appearance;be far from being handsome;have rather common features with nothing attractive about one's appearance;One's appearance does not pl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