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光憲
唐代詩人
孫光憲(901-968),字孟文,自號葆光子,屬雞,出生在陵州貴平(今屬四川省仁壽縣東北的向家鄉貴坪村)。仕南平三世,累官荊南節度副使、朝議郎、檢校秘書少監,試御史中丞。入宋,為黃州刺史。太祖乾德六年卒。《宋史》卷四八三、《十國春秋》卷一○二有傳。孫光憲“性嗜經籍,聚書凡數千卷。或手自鈔寫,孜孜校讎,老而不廢”。著有《北夢瑣言》、《荊台集》、《橘齋集》等,僅《北夢瑣言》傳世。詞存八十四首,風格與“花間”的浮艷、綺靡有所不同。劉毓盤輯入《唐五代宋遼金元名家詞集六十種》中,又有王國維緝《孫中丞詞》一卷。
《仁壽縣誌》第27編有孫光憲傳,其中介紹了孫光憲30歲前的有關情況。說:孫光憲祖上數代都是農民,少年時很爭氣,勤奮苦讀。後來,少年孫光憲翻越二峨山,負笈遠行,開始了為期10多年的遊歷和求學生活,在資州、成都等地,以文會友,結識了一些當時蜀中較為有名的文人前輩。特別在與當時在前蜀國朝廷中擔任官職的牛希濟、毛文錫等人交往過程中,孫光憲開始了文學創作,並在詞上嶄露頭角。於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醉入花間。他所做的一首《浣溪沙》記錄了自己早年蜀中生活的一些真實:
“十五年來錦岸游,來曾何處不風流,好花長與萬金酬。滿眼利名渾幸運,一生狂盪恐難休,且陪煙花醉紅樓。”
這樣的生活,孫光憲在成都大約過了15年。他在狂放頹廢中自我掙扎,卻無可奈何。後來,孫光憲離開蜀都,翻越秦嶺,抵達秦隴,開始了他的山水遊歷生活。詳盡領略西北秦隴風土人情之後,孫光憲放下了文人斯文與清高,在鳳城東谷一帶與當地的山人道士以及土匪強紳互相往來,為他後來的著述積累了豐富素材,開闊了胸襟。
公元925元(同光三年),王衍降唐,前蜀國的歷史走到盡頭。這一年,孫光憲正好30歲,正值一個人做事的盛年。作為一個落魄的前蜀舊吏,蜀中和陵州都沒有他的舞台了,便從嘉州乘舟南行,前往江陵避亂,這一走就是40多年,此後再也沒有機會回到家鄉,直至去世。
孫光憲唐時為陵州判官,有良好的聲譽。後唐時(約926年左右),避難到江陵(今湖北荊州市),梁震推薦他到南平國武信王(即高季興,858—928,五代時荊南國的建立者)處任書記。武信王大造戰艦,準備與楚國開戰。孫光憲諫議:“荊南遭遇戰亂割據之後,國王實行休養生息,國民才有了安寧的生活。如果又與楚國斷交,一旦別的國家乘機而來,是很值得憂慮的。”武信王才終止了這個念頭。
文獻王(高從誨)接替王位,遇到梁震請求退休,因而都把政事委託給孫光憲。文獻王一直羨慕楚王豪華奢靡,對官員說:“如果像馬王(應該是指五代時楚王馬殷的之子),可稱大丈夫了。”孫光憲說:“天子與諸侯,按禮制應有等級差別。他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子,只知道驕奢淫逸,僭越禮制,只求一時的快樂,不知何時危亡,又哪裡值得羨慕呢?”文獻王忽然醒悟了,說:“孫公的話是對的。”文獻王很久一段時間一直悔恨自己的錯誤思想,感謝孫光憲的及時提醒。
孫光憲在南平國侍奉了三位國王,都處在幕府中,分別任荊南節度副使、朝議郎、檢校秘書少監、試御史中丞等官職,國王贈紫金魚袋。
高繼沖當國王時,宋太祖派慕容延釗等平定湖南,借道從荊州過,約定士兵從城外經過。大將李景威勸高繼沖嚴密防備。孫光憲呵叱他說:“你是峽江的一平民罷了,怎麼知道成與敗!中國從周世宗以來,已有統一天下的志願。何況宋太祖秉承天命,真主出現了!王師不是輕易能抵擋的。”因而叫高繼衝去了解情況,封府庫以待,將三州之地都獻給宋朝廷。宋太祖嘉獎孫光憲統一的功勛,授任黃州(今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刺史,賞賜禮品,增加待遇。孫光憲在黃州也治理有方。
開寶元年(公元968),孫光憲被推薦為學士,未及召見即病逝。
孫光憲是一位著名的詞人,是花間派中較有個性和成就的詞人。毛澤東曾抄錄他的《上行杯》:“離棹逡巡欲動,臨極浦,故人相送。去住心情知不共,金船滿捧。綺羅愁,絲管咽,回別,帆影滅,江浪如雪。”
孫光憲素以文學自負,處荊南,怏怏不得志,認為在諸侯幕府中不能展示他的文學才能。他每次對知交說:“寧知獲麟之筆,反為倚馬之用。”他常吟劉禹錫詩:“一生不得文章力,百口空為飽暖家。”
孫光憲好博物稽古,嗜經籍,藏書數千卷,有時親自抄寫,孜孜校讎,老而不廢。他自號葆光子。他著有《荊台集》、《橘齋集》、《玩筆佣集》、《鞏湖編玩》、《北夢瑣言》、《蠶書》等。孫光憲善詞,蜀人編輯《花間集》,收錄了他的六十餘首詞。十國詞人,除西蜀與南唐外,其他只有荊南光憲一人而已。
《北夢瑣言》
孫光憲的筆記《北夢瑣言》一書記錄了不少唐代的政壇、文壇和民間的掌故,具有很大的史料價值。《北夢瑣言》中有一則《破天荒解》說:“唐荊州衣冠藪澤,每歲解送舉人,多不成名,號曰‘天荒解’。劉蛻舍人以荊解及第,號為‘破天荒’。”這是“破天荒”一詞的最早記載。
孫光憲詞以情景交融、婉約纏綿見長。代表作有《浣溪沙》、《菩薩蠻》、《虞美人》、《酒泉子》、《清平樂》、《更漏子 》、《上行杯》、《南歌子》、《應天長》等。其中《清平樂》寫一青春少女因為“連理分枝鸞失伴”而產生的春恨愁思,“掩鏡無語眉低,思隨芳草凄凄”,寫得極其哀婉,令人同情。
長於詞學,其詞大都收於《花間集》中,但在風格上與該集中的多數作品的浮艷、綺糜有所不同。藏有數千卷,多自抄寫,校勘圖書,老而不廢。史稱“每患兵戈之際,書籍不備,遇發使諸道,未嘗不后加金帛購求焉,於是三年間致書及三萬卷。”著作多佚,有《荊台集》、《鞏湖編玩》、《筆佣集》、《橘摘集》等,今僅存有《北夢瑣言》30卷,記載唐五代政治逸聞、社會風俗、詩文趣事等,富有史料價值。又撰有《續通曆》,於太平天國初被毀。
《宋史》卷四百八十三·列傳第二百四十二·世家六·孫光憲傳
孫光憲字孟文,陵州貴平人。世業農畝,惟光憲少好學。游荊渚,高從誨見而重之,署為從事。歷保融及繼沖三世皆在幕府,累官至檢校秘書監(這裡說“監”與前面的“少監”不同,它是從三品)兼御史大夫(即御史中丞),賜金紫。
慕容延釗等救朗州之亂,假道荊南,繼沖開門納延釗,光憲乃勸繼沖獻三州之地。太祖聞之甚悅,授光憲黃州刺史,賜齎加等。在郡亦有治聲。乾德六年,卒。時宰相有薦光憲為學士者,未及召,會卒。光憲博通經史,尤勤學,聚書數千卷,或自抄寫,孜孜讎校,老而不廢。好著撰,自號葆光子,所著《荊台集》三十卷,《鞏湖編玩》三卷,《筆佣集》三卷,《橘齋集》二卷,《北夢瑣言》三十卷,《蠶書》二卷。又撰《續通曆》,紀事頗失實,太平興國初,詔毀之。
子謂、讜,並進士及第。
其一
愁腸欲斷,正是青春半。連理分枝鸞失伴,
又是一場離散。掩鏡無語眉低,思隨芳草凄凄。
憑仗東風吹夢,與郎終日東西。
其二
等閑無語,春恨如何去?終是疏狂留不住,
花暗柳濃何處。盡日目斷魂飛,晚窗斜界殘暉。
《花間集》
翠凝仙艷非凡有,窈窕年華方十九。
鬢如雲,腰似柳,妙對綺弦歌醁酒。
醉瑤台,攜玉手,共燕此宵相偶。
魂斷晚窗分首,淚沾金縷袖。
其一
門前春水白蘋花,岸上無人小艇斜,
商女經過江欲暮,散拋殘食飼神鴉。
其二
亂繩千結絆人深,越羅萬丈表長尋。
楊柳在身垂意緒,藕花落盡見蓮心。
其一
蓼岸風多橘柚香,江邊一望楚天長,片帆煙際閃孤光。
詩中場景
其二
桃杏風香簾幕閑,謝家門戶約花關,畫梁幽語燕初還。
繡閣數行題了壁,曉屏一枕酒醒山,卻疑身是夢雲間。
其三
花漸凋疏不耐風,畫簾垂地晚堂空,墮階縈蘚舞愁紅。
膩粉半粘金靨子,殘香猶暖綉薰籠,蕙心無處與人同。
其四
攬鏡無言淚欲流,凝情半日懶梳頭,一庭疏雨濕春愁。
楊柳只知傷怨別,杏花應信損嬌羞,淚沾魂斷軫離憂。
其五
半踏長裾宛約行,晚簾疏處見分明,此時堪恨昧平生。
早是銷魂殘燭影,更愁聞著品弦聲,杳無消息若為情。
其六
蘭沐初休曲檻前,暖風遲日洗頭天,濕雲新斂未梳蟬。
翠袂半將遮粉臆,寶釵長欲墜香肩,此時模樣不禁憐。
其七
風遞殘香出綉簾,團窠金鳳舞襜襜,落花微雨恨相兼。
何處去來狂太甚,空推宿酒睡無厭,爭教人不別猜嫌。
其八
輕打銀箏墜燕泥,斷絲高罥畫樓西,花冠閑上午牆啼。
粉籜半開新竹徑,紅苞盡落舊桃蹊,不堪終日閉深閨。
其九
烏帽斜欹倒佩魚,靜街偷步訪仙居,隔牆應認射門初。
將見客時微掩斂,得人憐處且生疏,低頭羞問壁邊書。
其十
風撼芳菲滿院香,四簾慵卷日初長,鬢雲垂枕響微鍠。
春夢未成愁寂寂,佳期難會信茫茫,萬般心,千點淚,泣蘭堂。
其十一
碧玉衣裳白玉人,翠眉紅臉小腰身,瑞雲飛雨逐行雲。
除卻弄珠兼解佩,便隨西子與東鄰,是誰容易比真真。
其十二
何事相逢不展眉,苦將情分惡猜疑,眼前行止想應知。
半恨半嗔回面處,和嬌和淚泥人時,萬般饒得為憐伊。
其十三
落絮飛花滿帝城,看看春盡又傷情,歲華頻度想堪驚。
風月豈惟今日恨,煙霄終待此身榮,未甘虛老負平生。
其十四
靜想離愁暗淚零,欲棲雲雨計難成,少年多是薄情人。
萬種保持圖永遠,一般模樣負神明,到頭何處問平生。
其十五
試問於誰分最多,便隨人意轉橫波,縷金衣上小雙鵝。
醉后愛稱嬌姐姐,夜來留得好哥哥,不知情事久長么?
其十六
葉墜空階折早秋,細煙輕霧鎖妝樓,寸心雙淚慘嬌羞。
風月但牽魂夢苦,歲華偏感別離愁,恨和相憶兩難酬。
其十七
月淡風和畫閣深,露桃煙柳影相侵,斂眉凝緒夜沉沉。
長有夢魂迷別浦,豈無春病入離心,少年何處戀虛襟。
其十八
自入春來月夜稀,今宵蟾彩倍凝輝,強開襟抱出簾帷。
嚙指暗思花下約,憑闌羞睹淚痕衣,薄情狂盪幾時歸?
其十九
十五年來錦岸游,未曾行處不風流,好花長與萬金酬。
滿眼利名渾信運,一生狂盪恐難休,且陪煙月醉紅樓。
其一
太平天子,等閒遊戲,疏河千里。柳如絲,偎倚綠波春水,
長淮風不起。如花殿腳三千女,爭雲雨,何處留人住?
錦帆風,煙際紅,燒空,魂迷大業中。
其二
柳拖金縷,著煙籠霧,蒙蒙落絮。鳳凰舟上楚女,
妙舞,雷喧波上鼓。龍爭虎戰分中土。人無主,桃葉江南渡。
襞花箋,艷思牽,成篇,宮娥相與傳。
其三
花落,煙薄。謝家池閣,寂寞春深。翠蛾輕斂意沈吟,
沾襟,無人知此心。玉爐香斷霜灰冷,簾鋪影,梁燕歸紅杏。
晚來天,空悄然。孤眠,枕檀雲髻偏。
其四
風颭,波斂。團荷閃閃,珠傾露點。木蘭舟上,何處吳娃越艷?
藕花紅照臉。大堤狂殺襄陽客。煙波隔,渺渺湖光白。
身已歸,心不歸。斜暉,遠汀鸂鶒飛。
其一
月華如水籠香砌,金鐶碎撼門初閉。寒影墮高檐,鉤垂一面簾。
碧煙輕裊裊,紅戰燈花笑。即此是高唐,掩屏秋夢長。
其二
花冠頻鼓牆頭翼,東方澹白連窗色。門外早鶯聲,背樓殘月明。
薄寒籠醉態,依舊鉛華在。握手送人歸,半拖金縷衣。
其三
小庭花落無人掃,疏香滿地東風老。春晚信沉沉,天涯何處尋。
曉堂屏六扇,眉共湘山遠。爭奈別離心,近來尤不禁。
其四
青岩碧洞經朝雨,隔花相喚南溪去。一隻木蘭船,波平遠浸天。
扣船驚翡翠,嫩玉抬香臂。紅日欲沈西,煙中遙解觿。
其五
木綿花映叢祠小,越禽聲里春光曉。銅鼓與蠻歌,南人祈賽多。
客帆風正急,茜袖偎檣立。極浦幾回頭,煙波無限愁。
其一
汾水碧依依,黃雲落葉初飛。翠娥一去不言歸,廟門空掩斜暉。
四壁陰森排古畫,依舊瓊輪羽駕。小殿沉沉清夜,銀燈飄落香灺。
其二
江上草芊芊,春晚湘妃廟前。一方卵色楚南天,數行斜雁聯翩。
獨倚朱闌情不極,魂斷終朝相憶。兩槳不知消息,遠汀時起鸂鶒。
其一
紅窗寂寂無人語,暗淡梨花雨。
綉羅紋地粉新描,博山香炷旋抽條,睡魂銷。
天涯一去無消息,終日長相憶。
教人相憶幾時休?不堪棖觸別離愁,淚還流。
其二
好風微揭簾旌起,金翼鸞相倚。翠檐愁聽乳禽聲,此時春態暗關情,獨難平。
畫堂流水空相翳,一穗香搖曳。教人無處寄相思,落花芳草過前期,沒人知。
其一
景陽鍾動宮鶯轉,露涼金殿。輕飆吹起瓊花綻,玉葉如剪。
晚來高閣上,珠簾卷,見墜香千片。修蛾慢臉陪雕輦,後庭新宴。
其二
石城依舊空江國,故宮春色。七尺青絲芳草綠,絕世難得。
玉英凋落盡,更何人識,野棠如織。只是教人添怨憶,悵望無極。
其一
寂寞掩朱門,正是天將暮。暗澹小庭中,滴滴梧桐雨。
綉工夫,牽心緒,配盡鴛鴦縷。待得沒人時,偎倚論私語。
其二
暖日策花驄,嚲鞚垂楊陌。芳草惹煙青,落絮隨風白。
誰家綉轂動香塵,隱映神仙客。狂殺玉鞭郎,咫尺音容隔。
其三
金井墮高梧,玉殿籠斜月。永巷寂無人,斂態愁堪絕。
玉爐寒,香燼滅,還似君恩歇。翠輦不歸來,幽恨將誰說?
其四
春病與春愁,何事年年有。半為枕前人,半為花間酒。
醉金尊,攜玉手,共作鴛鴦偶。倒載卧雲屏,雪面腰如柳。
其五
為惜美人嬌,長有如花笑。半醉倚紅妝,轉語傳青鳥。
眷方深,憐恰好,唯恐相逢少。似這一般情,肯信春光老。
其六
清曉牡丹芳,紅艷凝金蕊。乍占錦江春,永認笙歌地。
感人心,為物瑞,爛熳煙花里。戴上玉釵時,迥與凡花異。
其七
密雨阻佳期,盡日凝然坐。簾外正淋漓,不覺愁如鎖。
夢難裁,心欲破,淚逐檐聲墮。想得玉人情,也合思量我。
其一
霜拍井梧干葉墮,翠幃雕檻初寒。薄鉛殘黛稱花冠。
含情無語,延佇倚闌干。杳杳征輪何處去?離愁別恨千般。
不堪心緒正多端。鏡奩長掩,無意對孤鸞。
其二
暮雨凄凄深院閉,燈前凝坐初更。玉釵低壓鬢雲橫。
半垂羅幕,相映燭光明。終是有心投漢佩,低頭但理秦箏。
燕雙鸞偶不勝情。只愁明發,將逐楚雲行。
其一
空磧無邊,萬里陽關道路。馬蕭蕭,人去去,
隴雲愁。香貂舊制戎衣窄,胡霜千里白。
綺羅心,魂夢隔,上高樓。
其二
曲檻小樓,正是鶯花二月。思無憀,愁欲絕,
郁離襟。展屏空對瀟湘水,眼前千萬里。
淚掩紅,眉斂翠,恨沉沉。
其三
斂態窗前,裊裊雀釵拋頸。燕成雙,鸞對影,
偶新知。玉纖澹拂眉山小,鏡中嗔共照。
翠連娟,紅縹緲,早妝時。
其一
聽寒更,聞遠雁,半夜蕭娘深院。扃繡戶,下珠簾,
滿庭噴玉蟾。人語靜,香閨冷,紅幕半垂清影。
雲雨態,蕙蘭心,此情江海深。
其二
今夜期,來日別,相對只堪愁絕。偎粉面,捻瑤簪,
無言淚滿襟。銀箭落,霜華薄,牆外曉雞咿喔。
聽付屬,惡情悰,斷腸西復東。
其三
燭熒煌,香旖旎,閑放一堆鴛被。慵就寢,獨無憀,
相思魂欲銷。不會得,這心力,判了依前還憶。
空自怨,奈伊何,別來情更多。
其四
掌中珠,心上氣,愛惜豈將容易。花下月,枕前人,
此生誰更親。交頸語,合歡身,便同比目金鱗。
連綉枕,卧紅茵,霜天似暖春。
其五
對秋深,離恨苦,數夜滿庭風雨。凝想坐,斂愁眉,
孤心似有違。紅窗靜,畫簾垂,魂消地角天涯。
和淚聽,斷腸窺,漏移燈暗時。
其六
求君心,風韻別,渾似一團煙月。歌皓齒,舞紅籌,
花時醉上樓。能婉媚,解嬌羞,王孫忍不攀留。
惟我恨,未綢繆,相思魂夢愁。
其一
蕙風芝露,壇際殘香輕度。蕊珠宮,苔點分圓碧,
桃花踐破紅。品流巫峽外,名籍紫微中。
真侶墉城會,夢魂通。
其二
淡花瘦玉,依約神仙妝束。佩瓊文,瑞露通宵貯,
幽香盡日焚。碧紗籠絳節,黃藕冠濃雲。
勿以吹簫伴,不同群。
其一
茅舍槿籬溪曲,雞犬自南自北。菰葉長,水葓開,
門外春波漲淥。聽織,聲促,軋軋鳴梭穿屋。
其二
樓倚長衢欲暮,瞥見神仙伴侶。微傅粉,攏梳頭,
隱映畫簾開處。無語,無緒,慢曳羅裙歸去。
其三
金絡玉銜嘶馬,系向綠楊陰下。朱戶掩,綉簾垂,
麴院水流花謝。歡罷,歸也,猶在九衢深夜。
其一
雞祿山前游騎,邊草白,朔天明,馬蹄輕。
鵲面弓離短韔,彎來月欲成。一隻鳴髇雲外,曉鴻驚。
其二
帝子枕前秋夜,霜幄冷,月華明,正三更。
何處戍樓寒笛,夢殘聞一聲。遙想漢關萬里,淚縱橫。
冠劍不隨君去,江河還共恩深。歌袖半遮眉黛慘,
淚珠旋滴衣襟。惆悵雲愁雨怨,斷魂何處相尋。
春欲盡,景仍長,滿園花正黃。粉翅兩悠颺,
翩翩過短牆。鮮飆暖,牽遊伴,飛去立殘芳。
無語對蕭娘,舞衫沉麝香。
孔雀尾拖金線長,怕人飛起入丁香。
越女沙頭爭拾翠,相呼歸去背斜陽。
如何,遣情情更多?永日水堂簾下,斂羞蛾。
六幅羅裙窣地,微行曳碧波。看盡滿池疏雨,打團荷。
其一
草草離亭鞍馬,從遠道、此地分襟。
燕宋秦吳千萬里。無辭一醉。野棠開,江草濕,
佇立,沾泣,征騎駸駸。
其二
離棹逡巡欲動,臨極浦、故人相送。
去住心情知不共。金船滿捧。綺羅愁,絲管咽,
回別,帆影滅,江浪如雪。
留不得,留得也應無益。白紵春衫如雪色,
揚州初去日。輕別離,甘拋擲,江上滿帆風疾。
卻羨彩鴛三十六,孤鸞還一隻。
其一
古台平,芳草遠,館娃宮外春深。翠黛空留千載恨,
教人何處相尋。綺羅無復當時事,露花點滴香淚。
惆悵遙天橫淥水,鴛鴦對對飛起。
其二
渚蓮枯,宮樹老,長洲廢苑蕭條。想像玉人空處所,
月明獨上溪橋。經春初敗秋風起,紅蘭綠蕙愁死。
一片風流傷心地,魂銷目斷西子。
數枝開與短牆平,見雪萼紅跗相映。
引起誰人邊塞情。簾外欲三更,
吹斷離愁月正明。空聽隔江聲。
其一
草芊芊,波漾漾,湖邊草色連波漲。沿蓼岸,
泊楓汀,天際玉輪初上。扣舷歌,聯極望,
槳聲伊軋知何向。黃鵠叫,白鷗眠,誰似儂家疏曠?
其二
泛流螢,明又滅,夜涼水冷東灣闊。風浩浩,
笛寥寥,萬頃金波重疊。杜若洲,香郁烈,
一聲宿雁霜時節。經霅水。過松江,盡屬儂家日月。
簾拂疏香斷碧絲,淚衫還滴綉黃鸝。上國獻書人不在,
凝黛,晚庭又是落紅時。春日自長心自促,翻覆,年來年去負前期。
應是秦雲兼楚雨,留住,向花枝誇說月中枝。
其一
艷冶青樓女,風流似楚真。
驪珠美玉未為珍,窈窕一枝芳柳,入腰身。
其二
舞袖頻回雪,歌聲幾動塵。
慢凝秋水顧情人,只緣傾國,著處覺生春。
其三
映月論心處,偎花見面時。
倚郎和袖撫香肌,遙指畫堂深院,許相期。
其四
解佩君非晚,虛襟我未遲。
願如連理合歡枝,不似五陵狂盪,薄情兒。
紅綬帶,錦香囊。為表花前意,殷勤贈玉郎。
此時更役心腸,轉添秋夜夢魂狂。
思艷質,想嬌妝。願早傳金盞,同歡卧醉鄉。
任人猜妒惡猜防,到頭須使似鴛鴦。
孫光憲 荊南節度使高保融有疾,幕吏孫光憲夢在渚宮池與同僚偶坐,而保融在西廳獨處,唯姬妾侍焉。俄而高公弟保勖見召上橋,授以筆硯,令光憲指撝發軍,仍遣廳頭二三子障蔽光憲,不欲保融遙見。逡巡,有具橐鞬將校列行俟命。次見掌節吏嚴光楚鞹而前趨,手捧兩黑物,其一則如黑漆靴而光,其一即尋常靴也。謂光憲曰:"某曾失墨兩挺,蒙王黜責,今果尋獲也。"良久夢覺。翌日,說於同僚。逾月而保融卒,節院將嚴光楚具帖子取處分倒節,光憲請行軍司馬王甲判之。墨者陰黑之物,節而且黑,近於凶象,即向之所夢,倒雙節之謂也。(出《北夢瑣言》) 【譯文】荊南節度使高保融有病,他的屬員孫光憲夢中在渚宮池與同僚一起坐著,而高保融則獨自呆在西廳,只有姬妾侍候著。有頃,高保觸的弟弟高保勖應召上橋,授以孫光憲筆硯,讓他寫派軍隊出戰的命令。並叫來廳上的兩三個僕人擋著孫光憲,不想讓高保融遠遠地看見。有頃,有一些穿著軍裝背著弓箭的將校列隊待命。接著,又看見掌節吏嚴光楚拿著去毛的獸皮趨身上前,手中捧著兩個黑物。其中,一個則象黑漆靴子閃閃發光,一個就是平常的靴子。嚴光楚對孫光憲說:"我曾經丟失過兩挺墨,蒙大王降職斥責,今天果然找到了。"良久夢醒。第二天,孫光憲把這件事說給同僚們聽。一個多月後,高保融病死。節使院將嚴光楚的掌節使撤掉併發出文告。孫光憲請行軍司馬王甲來解這個夢,他說:墨者是陰黑之物,節而且黑,近於凶象,這就是原來那個夢,也就是倒雙節的意思。(一個是節度使高保融,一個是掌節吏嚴光楚,因此才有"倒雙節"之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