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山圖卷
千里江山圖卷
《千里江山圖卷》是一幅絹本的大青綠作品。由北宋王希孟繪製。其用筆賦彩精細,以石青、石綠為主色,勾線填色,並略施以皴擦;石青石綠層層渲染山頭,山腳則用赭石相接,點景多用白粉、硃砂、粉黃等較為醒目的顏色,使整個畫面色彩絢麗,富麗堂皇。輕重濃淡,生動活潑。畫中千里江山,綿綿起伏,煙波浩渺。既雄偉壯觀,又秀麗多姿,讓人無不感嘆其博大的胸懷。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千里江山圖卷》
全畫構圖周密,用筆精細,色彩鮮艷,表現了遼闊無垠、錦秀壯麗的祖國河山。繼承了隋唐以來青綠山水的表現手段,突出石青石綠的厚重、蒼翠效果,使畫面爽朗、富麗、燦爛。並以沒骨法畫樹榦,用皴點畫山坡,豐富了青綠山水的表現力。
此卷以概括精練的手法、絢麗的色彩和工細的筆致表現出祖國山河的雄偉壯觀,一向被視為宋代青綠山水中的巨制傑構。
圖卷描繪了祖國的錦繡河山,表現了綿亘山勢,幽岩深谷,高峰平坡,流溪飛泉,水林野市,漁船遊艇,橋樑水車,茅蓬樓閣,以及捕魚、游賞、行旅、呼渡之類的人物活動。
畫面上峰巒起伏綿延,江河煙波浩淼,氣象萬千,壯麗恢弘。山間高崖飛瀑,曲徑通幽,房舍屋宇點綴其間,綠柳紅花,長松修竹,景色秀麗。山水間野渡漁村、水榭樓台、茅屋草舍、水磨長橋各依地勢、環境而設,與山川湖泊相輝映。人物細小如豆,服飾各異,衣不勾褶,動態活潑。
畫家在構圖上充分利用傳統的長卷形式所具有的多點透視之特點,在十餘米的巨幅長卷中將景物大致分為六部分,每部分均以山體為主要表現對象,各部分之間或以長橋相連,或以流水溝通,使各段山水既相對獨立,又相互關聯,巧妙地連成一體,達到了步移景異的藝術效果。
高遠、深遠、平遠多種構圖方式的穿插使用更使畫面跌宕起伏,富有強烈的韻律感,引人入勝。
《千里江山圖卷》
縱觀宋代畫壇,雖然也有一些畫家用此法創作,但從目前存世作品看,尚無一件可以超越《千里江山圖》卷。
王希孟在繼承前法的基礎上,表現出更趨細膩的畫風,體現了北宋院畫工整嚴謹的時代風格。
此圖用筆精當,一點一畫均無敗筆。人物雖細小如豆,卻動態鮮明。微波水紋均一筆筆畫出,漁舟遊船盪曳其間,使畫面平添動感。綜觀全幅,又不失雄闊的境界和恢宏的氣勢,遠觀近睹均令人折服。在用色上,畫家於單調的藍綠色中求變化,雖然以青綠為主色調,但在施色時注重手法的變化,色彩或渾厚,或輕盈,間以赭色為襯,使畫面層次分明,色如寶石,光彩奪目。
元代著名書法家溥光對此卷推崇備至,在卷后題跋中贊道:“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獨步千載,殆眾星之孤月耳。”此論可謂公允之見。
王希孟,1096年生,北宋畫家。徽宗時畫院學生,擅畫山水。政和三年(1113)18歲時畫成《千里江山圖》,不久死去。在畫院得到眾多畫師的指導,有大量畫跡臨摹,加上本人刻苦學習,勇於實踐,是使這位青年畫家創作出這件著名作品的主要原因。傳世畫跡有《千里江山圖》、《江山秋色圖》等。
從此卷所描繪的景物看,系以南方清麗秀潤的山水為主體,在部分山巒的表現上加進了一些北方山水的特徵,可謂集南北山水於一體的精心之作。
從畫面表現的建築形式以及江南水鄉的生活場景、生產勞作使用的工具等方面看,畫家對江南地區有著較為深刻的了解,其藝術創作當來源於生活,而王希孟於18歲時即創作出如此宏幅巨制,不可能沒有深厚的生活積累,據推測,畫家王希孟應是江南人,至於具體籍貫不詳且無從考證。
《千里江山圖卷》
這件作品的突出之點,是作者對鄉野大自然的壯麗多姿所作的真實而理想化的描繪,充滿著感情,充滿著對美好生活境界的想往。作品肯定人對自然的改造,以及生活在壯麗美好山河中的自豪。
歷代流傳有緒,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因為這幅古畫的石青石綠是礦物顏料,因此在保存上相當謹慎,為減少損傷,通常不輕易示人。21世紀后,只在2009年短暫亮相,但並未全卷展覽。一些故宮的古畫研究人員也是20年才能一睹其全貌。
2013年5月,《故宮藏曆代書畫展》第六期在武英殿書畫館開幕,號稱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國寶《千里江山圖卷》首次全卷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