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

重慶大學教授博導

何為,1957年8月生,男,博士(聯邦德國工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高電壓與電工新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理論電工專委會委員,重慶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理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特邀評委,全國優秀回國人員,寶鋼優秀教師獎和教育部優秀年輕教師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首批骨幹教師,入選教育部“中華學子”叢書,教育部海外發行“神州學人”雜誌封面人物。

學術科研


從1985年即從事電磁場理論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研究,特別是自1991年至1997年在聯邦德國漢堡工業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和博士后工作期間,在國際上首先構造出包含骨骼肌任意纖維方向的三維人體胸腔模型,成功地在該模型下進行了心外膜電位重構,並以聯邦德國博士授予等級的最高分“優”獲得工學博士(Dr.-Ing.)。在德國期間還被破格吸收加入聯邦德國科學部項目:空中客車A340的電磁兼容模擬計劃。回國后的主要從事電磁場理論在醫學成像、新型心電圖、電磁兼容與電磁環境防護,以及醫療儀器等方面的應用研究,在該領域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目前主持國家、部省級和橫向項目20餘項。近年來已在國內國際知名刊物和國際國內學術會議上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30餘篇,在國外出版專著一部。在國內外本學科領域內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