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健號炮艦

永健號炮艦

永健號炮艦是上海江南造船廠1911年開工建造的一艘炮艦,於1917年服役。1937年8月21日,沉沒於江南造船廠江邊。日本佔領造船所后就地修復加裝日式火炮,於1938年10月25日改名“飛鳥”,1945年5月7日被美國陸軍轟炸機炸毀於黃浦江。

簡介


永健號
永健號
永健號炮艦是上海江南造船廠1911年開工建造的一艘炮艦,於1917年服役。武備: 102MM炮1門,76炮1門,47炮4門,40高炮1門,37炮2門。
曾被派往海參崴駐防:1920年10月,北洋政府正式撤銷海參崴代將處,但命“海容”艦暫時留駐海參崴保護僑商。不久,海軍改派“永健”號炮艦赴海參崴,接替“海容”艦執行護僑任務。“永健”號炮艦是由江南造船所1914年建造的,排水量只有860噸,航速13.5節。

海外生涯


“永健”號炮艦在海參崴駐防期間,於1920年12月發生了俄匪敲詐駐海參崴僑商、擾亂治安,甚至毆打中國水兵的事件。艦長王壽廷接報,立即通過中國駐海參崴領事向俄方提出交涉。次年1月,在廟街又發生了俄警槍殺中國水兵的嚴重事件。王壽廷向俄警察廳提出嚴正交涉,並電告海軍部,諮請外交部通過外交途徑予以處理。
前往海參崴的永健號
前往海參崴的永健號
不久,“永健”號炮艦奉命撤防回國,中國海軍駐防海參崴的行動至此也宣告結束。後來,“永健”號炮艦在抗戰初期被日本飛機炸沉,成為抗戰中戰沉的第一艘中國軍艦。
在抗日戰爭中,1937年8月21日,中國海軍流下了在抗戰中的第一滴血:正在上海江南造船所修理的“永健”號炮艦遭日機轟炸沉沒!日本佔領造船所后就地修復加裝日式火炮,於1938年10月25日改名“飛鳥”,1945年5月7日被美國陸軍轟炸機炸毀於黃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