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潮觀

清代戲曲作家

楊潮觀(1712—1791),字宏度,號笠湖,江蘇金匱(今無錫)人。乾隆舉人,曾長期在各地任縣令,后遷四川邛州知州。關心民生,有政聲。作品有均為單折的短小雜劇三十二種,合編為《吟風閣雜劇》。劇本多以歷史傳記載為素材,加以虛構,以寄寓自己對政治與社會的看法。他創作的短劇多取材於歷史故事及神話傳說。用優美誇張的文字,反映人民疾苦,諷喻世態炎涼,二百多年來,久演不衰。他的戲劇文學作品,被許多大學編入《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大綱》,併入《中國文學發展史》。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一定的地位。

內容介紹


楊潮觀(1710~1788)
中國清代戲曲作家。字宏度,號笠湖。江蘇無錫人。乾隆元年(1736)舉人,先後在山西、河南、四川等地當過16任縣令。為政清廉,頗得民眾好評。在四川邛州任上,曾構築吟風閣,與友朋嘯詠其間,並把自己創作的戲曲作品結集為《吟風閣雜劇》,共收短劇32種,每劇只有一折,但情節完整,與後世的獨幕劇相似。楊潮觀所作雜劇多能反映人民疾苦,揭露封建官吏的徇私舞弊,針砭世態人情,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題材雖采自歷史傳說,但構思新穎,不落俗套。如《汲長孺矯旨發倉》,寫西漢汲黯奉旨賑災,能夠聽從一個小女子的建議,從善如流,“從權矯詔,持節發倉”,受到百姓的歡迎。《寇萊公思親罷宴》是楊潮觀的代表作,寫寇準為慶祝生辰,大擺宴席,鋪張揮霍。府中一老婢憶起寇母當年含辛茹苦,儉樸持家,使寇準深受感動,遂撤去宴席。形象鮮明,發人深省。楊潮觀雜劇的不足之處在於注意劇本的舞台性不夠,不便演出,反映了清代許多雜劇作家脫離舞台實際使雜劇走向案頭化的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