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學順
沈學順
男,1987年6月在蘭州大學地質地理系氣象學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1990年6月在蘭州大學大氣科學系獲得理學碩士學位。
1992年去日本東京大學氣候系統研究中心留學、1996年6月在蘭州大學獲得理學博士學位(中日聯合培養)。1994年10月到2000年6月在東京大學氣候系統研究中心任助理研究員、文部教官。2000年7月到2002年10月在日本(財團法人)高度情報科學技術研究機構任招聘研究員。2002年11月起在氣象科學研究院數值預報研究中心任研究員,2003年2月被聘為首席研究員。
主要從事氣候模式的開發、改進及試驗;亞洲季風數值模擬;季風變化的觀測資料診斷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曾獨立參加過日本文部科學省、日本科學技術事業團和東京大學的5項研究項目,目前為止已發表近40篇學術論文,其中被SCI收錄6篇。曾與東京大學的合作者一起成功開發了一個用於研究熱帶大氣海洋平均季節循環及年際變化的海氣耦合模式,同時參加了東京大學氣候系統研究中心的大氣環流模式(CCSR/NIES AGCM)的部分建立和調試並作了大量的工作。2000年至2002年,利用現存的區域模式及一個新型的并行計算方案,獨立成功地開發了一個高解析度非靜力准全球大氣模式。該模式首次實現了3維准全球的可分辨雲的大氣環流模式計算,並用之研究了當顯式計算雲而不採用既往的積雲對流參數化方案的情況下熱帶積雲對流的發生、發展和組織化,提出了熱帶大氣中層雲和積雲的相互作用在熱帶大規模積雲對流組織化和向東傳播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在模擬亞洲季風氣候及其變異方面得到國際同行的高度評價,其中用數值試驗所作的熱帶海溫距平和歐亞大陸陸表過程擾動對季風年際變化相對貢獻的研究被SCI論文廣泛引用。在季風變化的觀測資料診斷分析方面、也做出了獨創性的研究。
承擔的科研項目:新一代氣候系統模式的開發
研究方向: 氣候模式的開發和氣候數值模擬;亞洲季風的診斷分析及模擬
2021年6月,入選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進入第二輪評審候選人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