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20

中國正在發展的新一代遠程戰略轟炸機

轟-20(英文:H-20),是中國正在發展的新一代遠程戰略轟炸機。

轟-20預計是一型能夠打擊到太平洋上更遠目標的新型遠程戰略轟炸機。

2016年9月,時任中國空軍司令員馬曉天披露:中國正在發展新一代遠程轟炸機,“傳說”中的轟-20得到確認。

2021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發布了新的招飛視頻,出現一架神秘飛機輪廓與戰略轟炸機轟-20吻合。

發展歷程


2015年7月13日,日本外交學者發表題為《中國想研發一種新型遠程戰略轟炸機》的文章說,中國必須研發一種能夠打擊到太平洋上更遠目標的新型遠程戰略轟炸機:轟-20。
2016年9月份,時任中國空軍司令員馬曉天在航空開放活動上表示將研製中國新一代遠程轟炸機。
2016年12月4日,《科技日報》以“探營轟-20:中國戰略轟炸機性能猜想”為題刊文稱,2016年9月1日,空軍司令員馬曉天在航空開放活動上披露中國正在發展新一代遠程轟炸機,“傳說”中的“轟-20”得到確認。央視公布的一個鏡頭中,中國轟-20的CG圖疑似曝光。
香港《文匯報》網站2017年8月21日報道稱,大型遠程戰略轟炸機一直是中國空軍的薄弱點,中國正在全力研發新一代遠程轟炸機。
央視宣傳片中的轟-20
央視宣傳片中的轟-20
2018年5月8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發布《大國起飛》視頻,最引人關注的是視頻最後出現的一架神秘飛機。該機被蒙布覆蓋,只能看到前方的大致輪廓。從輪廓來看,這是一種飛翼布局的飛機。
中國軍事專家宋忠平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從宣傳片公布的外形和發布形式判斷,這極有可能是與美國B-2隱形轟炸機類似的新型遠程轟炸機。
中國空軍專家傅前哨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從已公布的畫面很難判斷該機型未來的具體性能參數,但參考他國遠程轟炸機的參數,中國要研製的遠轟的航程應該在1.2萬公里以上,載彈量在20噸左右。從已公布的外形輪廓來看,該機型可能會更突出隱形突防能力,綜合性能應該會優於B-21

技術特點


中國轟-20想象圖
中國轟-20想象圖
轟-20新型轟炸機將設計為飛翼,類似於美國的B-2轟炸機,它被軍方形容為一個“戰略項目”。轟-20的零部件已經在生產了。中國軍事航空網站強調說:“轟-20可以避開現代防空系統並深入敵方領地。”

隱身性好

我國殲-20、殲-31隱形飛機已經取得明顯突破,隱形設計已不成問題,可靠性和技術成熟度較高。因此,我國新的轟炸機將可能會採用類似美俄的飛翼式布局,以滿足隱身的需要。

超遠航程

新的轟炸機應當具備1萬多公里的洲際航程,作戰半徑要達到5000公里以上。通過空中加油,能夠實現全球飛行、全球到達、全球作戰。

載彈量大

著眼降低研發成本和增加打擊能力,我國新的轟炸機應該比B-2A的23噸載彈量略小,但大於轟-6K的載彈量。所以,新一代遠程轟炸機要有足夠大、足夠深的彈倉,並且具備同時投彈分別命中目標的集群打擊能力。只有這樣,遠程轟炸機才具有強大的火力,可對目標實施高效密集突擊。

“核常兼備”

從我國新一代遠程轟炸機的使用定位上看,雖然具有核打擊能力,但主要還是作為常規戰略打擊力量使用,重點突擊對方的關鍵節點和體系薄弱環節,提高己方的戰場控制能力。

電子戰能力強

轟炸機的電子戰能力是轟炸機生存的秘密法寶。對於動輒上萬公里的航程,沒有任何戰鬥機、電子戰飛機有足夠的航程實行伴隨護航和保障。新一代遠程轟炸機機載電子設備將十分先進,電子系統功能強大。

總體評價


轟-20 CG圖
轟-20 CG圖
張文昌:中國新一代遠程轟炸機除應具備高度的隱身性能外,還要具備跨洲際的超遠航程,否則威懾能力就要大打折扣。此外,它還應是“核常兼備”型轟炸機,遠程轟炸機光具備核打擊能力已經不能滿足現代戰爭的需求,必須要具備常規武器的精確、遠程、同時投彈分別命中的打擊能力。同時,遠程轟炸機不光是一個打擊平台,同時也應是一個情報收集平台,對電子戰能力也有一定要求,因此要求有高水平的機載電子設備,要求有大容量的數據融合和傳輸能力。
軍事專家尹卓:中國研製戰略轟炸機有一些有利條件,有研製殲-20、殲-31隱形戰鬥機的經驗,因此在材料和設計方面沒有太大問題。此外,中國研製了運-20C919等大型飛機,相關的技術儲備也對研製戰略轟炸機有用。
軍事專家李莉:中國是否能研製出既具備隱身性能,又具備超音速突防能力的戰略轟炸機時,這在技術上確實難度很大。因為如果強調隱身性能,飛機的氣動外形和超音速轟炸機的外形會存在很大不同。在隱形和超音速突防兩個方面選擇其中之一,可能是比較現實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