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呋喃唑酮的結果 展開

呋喃唑酮

藥物

呋喃唑酮(Furazolidone)對革蘭陽性菌和革蘭陰性菌均有一定抗菌作用,包括沙門菌屬、志賀菌屬、大腸桿菌、肺炎克雷伯菌、腸桿菌屬、金黃色葡萄球菌、糞腸球菌、化膿性鏈球菌、霍亂弧菌、彎麴菌屬、擬桿菌屬等,在一定濃度下對毛滴蟲、賈第鞭毛蟲也有活性。其作用機製為干擾細菌氧化還原酶從而阻斷細菌的正常代謝。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呋喃唑酮在3類致癌物清單中。

簡介


● 通用名:呋喃唑酮
● 別名:痢特靈
● 商品名:雲鵬
● 英文名稱:Furazolidone

呋喃唑酮是什麼葯


● 呋喃唑酮為硝基呋喃類抗菌葯,其作用機製為干擾細菌氧化還原酶從而阻斷細菌的正常代謝。對革蘭陽性及陰性菌均有一定抗菌作用,包括沙門菌屬、志賀菌屬、大腸桿菌、肺炎克雷伯菌、腸桿菌屬、金葡菌、糞腸球菌、化膿性鏈球菌、霍亂弧菌、彎麴菌屬、擬桿菌屬等,在一定濃度下對毛滴蟲、賈第鞭毛蟲也有活性。

呋喃唑酮有哪些用途


● 本品僅用於難以根除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呋喃唑酮有哪些製劑和規格


● 呋喃唑酮在臨床上常用片劑。同種藥品可由於不同的包裝規格有不同的用法或用量。因此,服藥前一定要按照醫生處方,根據藥品規格,計算相應的藥物服用數量。服用前請諮詢醫生。
● 呋喃唑酮片劑:100毫克。

用藥前須知


什麼情況下禁止使用呋喃唑酮

● 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性患者使用本品容易發生溶血性貧血,禁用於該人群。
● 14歲以下兒童禁用。
● 對呋喃唑酮及其中任何其他成分過敏的患者禁用。
● 新生兒、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禁用。

哪些情況下謹慎或者避免使用呋喃唑酮

● 不宜用於潰瘍病或支氣管哮喘患者。
● 口服本品期間飲酒,則可引起雙硫侖樣反應,故服藥期間和停葯后5天內,禁止飲酒。
● 動物實驗顯示呋喃唑酮對動物有致癌風險,但臨床至今未有對人類致癌的病例報道,建議使用時權衡利弊,並諮詢醫生是否能用藥,如何用藥。
● 藥物是有不良反應的。但也不要因害怕不良反應而拒絕用藥。你可以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或者諮詢醫生,了解呋喃唑酮的藥物不良反應,做好一定的心理準備。

我該如何用藥


● 呋喃唑酮為處方葯,必須由醫生根據病情開處方拿葯,並遵醫囑用藥,包括用法、用量、用藥時間等。不得擅自按照藥物說明書自行用藥。
● 使用呋喃唑酮治療期間請勿飲用含酒精飲料。
● 與其他抗菌葯聯合用於根除幽門螺桿菌一次0.1克,一日2次,餐后口服,療程7日或10日(對於耐藥性嚴重的地區,可考慮適當延長至14日,但不宜超過14日),但目前已少用。

用藥期間注意事項


● 隨著用藥時間延長和用藥劑量的增加,容易發生不可逆的神經炎。
● 呋喃唑酮可發生嚴重的皮膚反應,如血清病樣蕁麻疹等。
● 尿色變深是正常情況。

發生了藥物不良反應怎麼辦

● 藥物是有不良反應的。通常呋喃唑酮的不良反應不大,可以堅持用藥。如果不良反應較大,需要就醫。醫生會根據不良反應的輕重以決定是否繼續用藥,還是換用其他藥物。如果不良反應癥狀不嚴重,適當對症處理,可以堅持用藥。

什麼情況下需要急救

● 使用呋喃唑酮出現溶血性貧血、黃疸、哮喘及多發性神經炎等嚴重不良反應時,請立即尋求急救處理等。

什麼情況下需要立即就醫

● 嚴重的皮膚反應。
● 溶血性貧血、黃疸、多發性神經炎、哮喘。

呋喃唑酮應該如何保存

● 呋喃唑酮藥品應該密封、避光保存。
● 不要將該藥物分享給與你有相同癥狀的人使用。
● 藥物要遠離小孩。

呋喃唑酮可能有哪些不良反應


● 呋喃唑酮不良反應包括:
● 不良反應主要有噁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以及藥物熱、皮疹、肛門瘙癢等過敏反應,哮喘、直立性低血壓、低血糖、肺浸潤等。
● 偶可出現頭痛、頭暈、溶血性貧血和黃疸。
● 劑量過大可引起精神障礙及多發性神經炎。
● 其他不良反應請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

哪些藥物會與呋喃唑酮相互作用


● 有些藥物可能與呋喃唑酮相互作用,包括處方葯、非處方葯、疫苗、維生素、草藥等。這些藥物與呋喃唑酮一起使用前請諮詢醫生。
● 呋喃唑酮可增強左旋多巴及地西泮的作用,與三環類抗抑鬱葯合用可引起急性中毒性精神病,應予避免。
● 呋喃唑酮可增強左旋多巴的作用。
● 擬交感胺、富含酪胺食物、食慾抑製藥、單胺氧化酶抑製劑等可增強呋喃唑酮作用。

妊娠期和哺乳期能否用呋喃唑酮


● 資料顯示,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禁止使用呋喃唑酮。

如何合理使用呋喃唑酮


● 藥物必須合理使用,避免濫用。處方葯應該由醫生開置,非處方葯應該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
● 呋喃唑酮是處方葯,必須由醫生根據你的病情開處方使用。自行用藥可能會增加你不合理使用藥物風險:浪費藥物資源,貽誤病情,產生耐葯,嚴重藥物不良反應。
● 呋喃唑酮需要遵照醫生處方足量、足療程應用。病情完全控制前你的癥狀可能會有所減輕,但不要輕易減量、停葯。

參考文獻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化學葯和生物製品.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
● [2]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 [3] 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第1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
● [4] 余傳隆,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化學葯。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5] https://www.dru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