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會階層
改革開放以來出現的社會階層
改革開放以來出現的新的社會階層,按照2015年頒發的《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規定,主要由“私營企業、外資企業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中介組織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等組成,集中分佈在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中。他們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在促進共同富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21世紀初新的社會階層大約有5000萬人。加上在相關行業的所有從業人員總人數約1.5億人。掌管約10萬億的資本,使用全國半數以上的技術專利,直接間接的貢獻全國1/3的稅收。
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主要由自由擇業的知識分子組成。21世紀初全國私營企業450萬家,投資人1100萬,自由職業者大約1000萬人左右。他們作為改革開放特別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呈現快速增加的態勢,在我國經濟社會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是統一戰線工作新的著力點,要最大限度地把他們團結在黨的周圍,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不斷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凝聚新力量。”
――摘自中共中央2006年11月頒發的《關於鞏固和壯大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意見》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新社會階層從無到有,嶄露頭角。”統戰部副部長陳喜慶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這一中國基本經濟制度、經濟體制和產業結構變化的結果,正在深刻改變著中國的社會結構。
新階層已成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從無到有發展迅速
“進一步細分的話,可以看出,這些人員主要由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自由擇業知識分子組成,廣泛分佈在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中。”陳喜慶分析說,“這是一個巨大的群體,無論從人數還是從實力上看,都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舉足輕重的力量。”
新社會階層究竟有多少人?國家統計部門和其他部門都很難給出一個確切的數據,而據陳喜慶估算,21世紀初的新社會階層人數大約有5000萬,但加上在相關行業的所有從業人員,總人數約1.5億,他們掌握或管理著10萬億元左右的資本,使用著全國半數以上的技術專利,並直接或間接貢獻著全國近1/3的稅收,每年吸納著半數以上新增就業人員。
新社會階層人士涉及了中國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各個行業。僅以中介組織為例,既有為市場主體提供服務的機構,如律師事務所、註冊會計師事務所;也有為各種市場交易活動服務的經紀人組織,如商品交易、金融期貨市場和房地產的經紀人;還有大量的行業協會、同業公會和商會組織。
對於社會新階層的出現和壯大,長年從事統戰工作的陳喜慶一直高度關注。在他看來,新社會階層具有多面性,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他們,會得出不同的結論。而執政黨則需要對他們全面看待,關心他們的訴求,引導他們有序的政治參與,採取妥當的辦法將他們納入到現行的政治體制中。
首先“充分尊重”,進而“積極引導”
二十字方針促發展
進入到21世紀初部分落馬高官身後,常常有某些新階層人士的出現,引起人們關注。在陳喜慶看來,新社會階層人士總體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和亟待解決的問題。他們內部構成複雜,素質參差不齊,在少數人中還存在著某些缺點、錯誤、甚至嚴重的不法行為,如偷稅漏稅、制假販假、剋扣員工工資、腐蝕領導幹部、敗壞社會風氣等。
“因此,中央強調指出,既要充分肯定和發揮新社會階層的重要作用,又要加強教育引導,促進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陳喜慶介紹說,對新社會階層,中央明確了“充分尊重、廣泛聯繫、加強團結、熱情幫助、積極引導”的20字工作方針,還提出了“以社團為紐帶、以社區為依託、以網路為媒介、以活動為抓手”的工作方法。
一批新社會階層人士參加了中央統戰部組織的理論研究班,當他們到延安參觀時,看到老區落後的教育條件,學員紛紛捐款,給當地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學。能促成這樣一件好事,陳喜慶也非常高興。
談及多年與新社會階層人士交往的經歷,陳喜慶深有體會地說,要想引導他們健康成長,首先要尊重他們。新社會階層人士雖然收入高,但普遍缺乏歸屬感,因此要幫助他們找到自身的位置,對他們該幫助的要幫助,該批評的同樣要批評,引導他們看到自身的問題,並努力改進。
每年一期理論研究班,學員納入後備人才庫
評價體系著手建立
中央統戰部每年都會組織一期新社會階層人士理論研究班,每期約四五十人。陳喜慶說,這些參加培訓的學員大多被納入到了中央統戰部的後備人才庫。
從2005年開始,中央統戰部等部門連續舉辦了兩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的評選,第一屆當選的全都是私營企業主,而2004年的99位獲獎者中,有11位是新社會階層中的自由擇業知識分子。陳喜慶評價說,這項新社會階層領域內最高級別榮譽的評選,對他們產生了極大的鼓舞。
陳喜慶介紹,21世紀初,新社會階層代表人士的培養選拔已納入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的總體規劃,正在建立和完善評價體系,有重點地培養選拔,逐步建立一支黨外代表人士隊伍。
2000年以來,各級統戰部門通過多種方式深入開展新的社會階層狀況的調查研究,特別是開展了對律師、註冊會計師等社會專業人士的調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資料。各級統戰部門普遍建立了新社會階層人物庫,培養、推薦和安排了一批代表性人物,21世紀初共有10多位中介組織專業人士擔任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許多專業人士被統戰部門推薦擔任檢察院、監察部門的特約檢察員、特約審計員等,還有的專業人士擔任了司法機關的領導職務。
2006年8月,中央統戰部牽頭建立了由中華全國律師協會、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等行業協會參加的新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聯席會議制度,2007年1月,還增加中國房地產估價師與房地產經紀人學會為成員單位。通過聯席會議,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共同開展工作。
陳喜慶透露,中央統戰部正在著手建立新社會階層的評價體系,該體系的出台,將為對新社會階層人士的評價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1、許多人是從工人、農民、幹部和知識分子分離出來的。
2、他們中相當部分是知識分子。
3、他們主要集中在非公有制領域。
4、該階層聚集了中國大部分高收入者。
5、職業和身份具有較大不穩定性。
6、他們的政治訴求逐步增強。
7、他們中絕大多數是非中共人士。
8、新社會階層具有不斷擴大的趨勢。
(1)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所謂民營科技企業,泛指以科技人員為主體,按照自籌資金、自願組合、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原則創辦和經營,主要從事技術開發、轉讓、諮詢、服務和成果轉化的經濟組織。它們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擁有數量不一的企業股權,掌握企業的核心技術和經營管理的專門知識,在科學技術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過程中,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2)受聘於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外資企業指依照中國法律,在中國境內設立的由境外投資的企業。在外資企業就職的中方管理技術人員通常年紀輕、學歷高,許多人還有過在國外留學、就業的經歷。他們比較熟悉國外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方式,一般在外企的一些部門擔任骨幹。
(3)個體戶。個體戶即個體工商戶,是以家庭為單位,擁有一定資金,獨立經營、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也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內最早出現的一個新的社會階層。截至2001年底,全國登記在冊的個體工商戶為2433萬戶,註冊資金3435.79億元。
(4)私營企業主。私營企業指企業財產歸私人所有、僱工人數較多的營利性經濟組織。私營企業主正日益成為經濟實力、經營範圍與社會影響不斷擴大的一個社會階層。據統計,截至2001年底,全國登記在冊的私營企業已達202.85萬戶,註冊資本總額為18212.24億元。其中,註冊資本在1000萬元以上的有2.31萬戶,億元以上的有383戶。
(5)中介組織的從業人員。中介組織泛指介於企業、個人之間,並為其服務、溝通、協調以及對其監督的社會組織。它主要由三類組成:行業性中介組織,如行業協會、學會、商會、研究會;公證性中介組織,如律師、會計、資產評估等專業事務所以及證券、仲裁等中介組織;服務性中介組織,如提供就業、廣告、公關、房地產等服務的組織。這些組織的從業人員大多受過專門訓練,專業化程度比較高。
(6)自由職業人員。主要是指那些不固定供職於任何經濟組織、事業單位或政府部門,憑藉自己的知識、技能或專長為社會提供某種服務並獲取報酬的人員。主要包括一些文化、藝術工作者等。
以上六個社會階層,儘管在財產狀況、文化層次、社會地位、社會職業上有所區別,但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即他們都不屬於過去人們常說的“公家人”。然而,倘若追根溯源的話,這些階層中的許多人原先實際上也是“公家人”,諸如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和職工,黨政機關幹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專業技術人員,等等。
“新社會階層”擔負五大社會責任
外企高級金領、職業經理人、民營企業家……隨著中國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一群身處企業高層、手握最高決策權的“新社會階層人士”正活躍在中國經濟的舞台上。而這群“新社會階層人士”又該如何遵守職業操守和職業道德?
日前,北京職業經理人聯誼會、北京中介組織人士聯誼會和北京青年報社聯合在葉青大廈舉辦了首都“新社會階層人士職業操守與社會責任”論壇。市委統戰部副部長李衛東、中央統戰部有關部門領導出席了論壇。
北京職業經理人聯誼會會長郭為、副會長趙鈞陶、秘書長秦劍鋒,北京中介組織人士聯誼會會長權忠光、副會長黃錦輝、秘書長琚存旭等作了主題發言。大家普遍認為,企業家的社會責任體現在方方面面,但首要的是先做好企業,只有企業發展了,才能增加更多的社會財富,提供更多就業機會,貢獻更多的稅收,才能真正承擔起對員工、消費者、合作夥伴、社會以及自然環境等利益主體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