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籃橋監獄

遠東第一監獄

提籃橋監獄,位於上海黃浦江畔華德路117號(今長陽路147號),是由10餘幢樓房組成的監獄,佔地面積約4公頃,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是中國迄今仍在使用的歷史最悠久的一座監獄。

提籃橋監獄始建於1901年,啟用於1903年5月,后經陸續擴建、改建,直到1935年才形成如今規模,並使用至今。

1954年10月起,提籃橋監獄向外國來賓開放參觀,是新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監獄之一。2013年,提籃橋監獄早期建築被由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


提籃橋監獄位於上海市虹口區提籃橋,是一座著名監獄,因其規模宏大,歷史悠久,號稱“遠東第一監獄”。
提籃橋監獄南面的正門位於虹口區長陽路(原名華德路)147號,北面的圍牆緊鄰昆明路,西側是舟山路,東面靠近保定路。四周多數是中下層市民聚居的民國初年建造的密集的石庫門房屋。
提籃橋監獄在1943年交還租界以前是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的華德路監獄,長期由英國管理,俗稱“外國監獄”、“西牢”。1903年5月18日,第一幢監樓竣工啟用。后陸續增建,至1935年形成佔地60畝、樓房10餘幢的規模,四周有5米高的圍牆。
提籃橋監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曾關押過許多著名人物。1945年-1948年間,這裡是關押、審判和處決日本戰犯的場所,曾有上百名日本戰犯關押於此,至少有13名日本戰犯處決於獄內。參見提籃橋監獄關押過的名人列表。
提籃橋監獄將其中一幢樓房改建成上海監獄陳列館。其中還特別展示了一個保存完好的室內絞刑架設施,下方有活動地板,屍體可以直接落入一樓的停屍房。
提籃橋監獄作為一處精美的近代建築群,1994年被上海市政府列為“市級建築保護單位”。

死亡之城


由來

說到監獄,我們往往想到地獄、血腥、幽暗、幽冥、陰森、牢固、森嚴等,而死亡之城,是人類對該監獄的一個 比喻用詞。如美國、法國等國都有“魔鬼島”監獄。提籃橋為什麼讓人如此敬畏呢?這是因為這裡曾關押的有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甲級戰犯——谷壽夫中將等背負數不清人命的罪徒,也因為監獄的特殊環境,曾在這裡實施過手段殘忍的刑罰,槍決、絞刑過革命烈士、汪偽叛徒和身犯重罪的日本戰犯。提籃橋監獄佔地32000多平米,院壁高深,每3.3平方米就可以關押3個人,可以關押上萬人,是座名副其實的死亡之城。

地位

要論中國監獄,有北秦與南橋之謂。南橋,指的就是上海提籃橋監獄;而北秦,指的則是秦城監獄。這兩座監獄都是以囚禁高官與名人而著稱於世。提籃橋在上海是一個享有盛名的地方。“送儂到提籃橋”是句拐彎抹角的罵人話。提籃橋監獄曾是——中國境內第一個審判日本戰犯的場所。從1945年底開始,中國國民政府先後在北平、上海等10個城市成立軍事法庭。上海軍事法庭共審判日本戰犯116人,其中判處死刑14人,無期徒刑22人。當時中國境內處決戰犯的主要刑場,就是南京的雨花台刑場、上海的提籃橋刑場和廣州的流水橋刑場。

所關押名人

解放以來,提籃橋監獄收押、改造、教育了大批罪犯,其中包括大漢奸汪精衛的妻子陳璧君(1949年7月從蘇州監獄移押此獄,1959年6月17日病亡獄中),汪偽政府的政要高官汪曼雲(汪偽清鄉委員會副委員長)、羅君強(汪偽司法行政部部長)、陳春圃(汪偽廣東省省長)、吳頌皋(汪偽司法行政部部長)、周隆庠(汪偽行政院副院長)、王蔭泰(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長)、江亢虎(汪偽考試院院長)、顧寶衡(汪偽糧食部部長)、夏奇峰(汪偽審計部部長)、陳濟成(汪偽駐偽滿洲國大使)、鄒泉蓀(偽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潘毓桂(天津市市長)、汪時璟(汪偽中國聯合準備銀行總裁)、倪道烺(汪偽安徽省省長)、張資平(作家)以及江青反革命集團骨幹成員徐景賢、王秀珍、陳阿大等。通過改造教育,大多數罪犯能夠認罪伏法,改正惡習。許多人刑滿釋放后成為守法的自食其力的公民。

現狀


2013年7月8日,上海提籃橋監獄。修建於1903年、被稱為“死亡之城”的上海提籃橋監獄是中國仍在使用的歷史最悠久的監獄。然而,隨著到2020年上海人口將猛增至3000萬,而這個位於鬧市區的監獄又佔據了寶貴的土地,所以官員們將提籃橋監獄視為“發展障礙”。在迎來首名囚犯的110年後,這座監獄將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