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中湯

救中湯

救中湯,由蜀椒(炒出汗)3錢,淡乾薑4錢,厚朴3錢,檳榔2錢,廣皮2錢等藥物組成。方劑主治:卒中寒濕,內挾穢濁伏陰與濕,眩冒欲絕,腹中絞痛,脈沉緊而遲,甚則伏,欲吐不得吐,欲利不得利,甚則轉筋,四肢欲厥,俗名發痧,又名乾霍亂。

救中湯


正文


救中湯

方劑名稱


救中湯

方劑別名


藥物組成


蜀椒(炒出汗)3錢,淡乾薑4錢,厚朴3錢,檳榔2錢,廣皮2錢。

加減


兼轉筋者,加桂枝3錢,防已5錢,薏仁3錢;厥者,加附子2錢。

處方來源


《濕病條辨》卷二。

方劑主治


卒中寒濕,內挾穢濁伏陰與濕,眩冒欲絕,腹中絞痛,脈沉緊而遲,甚則伏,欲吐不得吐,欲利不得利,甚則轉筋,四肢欲厥,俗名發痧,又名乾霍亂。

方劑功效


急驅濁陰,救中焦之真陽。

各家論述


以大建中之蜀椒.急驅陰濁下行,乾薑溫中;去人蔘、膠、飴者,畏其滿而守也;加厚朴以瀉濕中濁氣,檳榔以散結氣,直達下焦,廣皮通行十二經之氣。

用法用量


加水5杯,煮取2杯,分2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