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3條詞條名為半坡村的結果 展開
- 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常袋鎮半坡村
- 山西省鹽湖區陶村鎮下轄村
- 雲南省保山龍陵縣碧寨鄉半坡村
- 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川底鄉半坡村
- 山西省萬榮縣高村鄉下轄村
- 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上村鄉半坡村
- 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黔陶鄉半坡村
- 半坡村雲南西雙版納勐海縣格朗和鄉
- 山西省陽泉市市郊區平坦鎮半坡村
- 山西省稷山縣翟店鎮下轄村
- 新平縣戛灑鎮耀南村民委員會下轄村
- 雲南省宣威市羊場鎮半坡村
- 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富樂鎮半坡村
- 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馬場鎮半坡村
- 雲南省紅河元陽縣嘎娘鄉水井灣村委會
- 雲南省宣威市格宜鎮半坡村
- 曲靖羅平縣富樂鎮半坡村委會下轄村
- 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王官屯鎮下轄村
- 雲南省新平縣平掌鄉半坡村
- 雲南省普洱墨江縣孟弄彝族鄉半坡村
- 雲南省宣威市西寧街道半坡村
- 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九龍鎮半坡村
- 雲南省紅河屏邊苗族自治縣玉屏鎮半坡村
- 雲南省文山馬關縣小壩子鎮半坡村
- 貴州省六盤水盤縣灑基鎮半坡村
- 山西省長治市屯留縣張店鎮下轄村
- 雲南省尋甸縣河口鄉下轄村
- 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富村鎮半坡村
- 雲南省宣威市田壩鎮半坡村
- 雲南省普洱思茅區倚象鎮半坡村委會
- 雲南省祿勸縣烏東德鎮下轄村
- 新平縣平掌鄉瓦寺村民委員會下轄村
- 雲南省祿勸縣翠華鎮下轄村
- 雲南省祿勸縣團街鎮下轄村
- 雲南省宣威市務德鎮半坡村
- 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迤車鎮半坡村
- 雲南省永勝縣魯地拉鎮半坡村
- 雲南省宣威市楊柳鄉半坡村
- 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馬路鄉半坡村
- 雲南省華坪縣船房鄉半坡村
- 雲南省宣威市倘塘鎮半坡村
- 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樂業鎮半坡村
- 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營上鎮半坡村
- 易門縣綠汁鎮棚苴村民委員會下轄村
- 雲南省富源縣后所鎮半坡村
- 山西省河津市下化鄉下轄村
- 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鐘山鄉半坡村
- 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黃泥河鎮半坡村
- 雲南省曲靖富源縣后所鎮半坡村
- 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火紅鄉半坡村
- 雲南省思茅市瀾滄縣大山鄉半坡村
- 雲南省普洱市普義鄉半坡村
- 永善縣碼口鎮碼口村委會下轄村
- 雲南省金平縣金河鎮半坡村
- 雲南省紅河州石屏縣新城鄉半坡村
- 貴州畢節市威寧縣黑土河鄉半坡村
- 銅廠鄉里士村民委員會下轄村
- 貴州畢節市織金縣牛場鎮半坡村
- 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十字鄉半坡村
- 雲南省普洱鎮沅縣勐大鎮半坡村民委員會
- 雲南省宣威市熱水鎮半坡村
- 雲南省宣威市海岱鎮半坡村
- 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洪水鎮下轄村
- 景洪市勐旺鄉勐旺村委會半坡
- 貴州省威寧縣猴場鎮下轄村
- 貴州省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縣普覺鎮下轄村
- 雲南省普洱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半坡村
- 雲南省楚雄州南華縣兔街鎮半坡村
- 雲南省紅河縣開遠市半坡村
- 雲南省紅河綠春縣半坡鄉半坡村
- 雲南省昆明東川區烏龍鎮半坡村委會
- 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十八連山鄉半坡村
- 湖南省懷化市通道侗族自治縣黃土鄉下轄村
半坡村
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上村鄉半坡村
半坡村隸屬於上村鄉小菁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鄉鎮北邊,距離村委會0公里,距離鄉鎮16公里,國土面積0.71畝,海拔1910米,年平均氣溫16℃,年降水量108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烤煙、馬玜薯等農作物。有耕地70畝,其中人均耕地0.58畝;有林地992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6戶,有鄉村人口118人,其中農業人口118人,勞動力7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60人。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83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畜牧業為主。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9萬元,佔總收入的33.33%;畜牧業收入13萬元,佔總收入的48.1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49頭,肉牛5頭,肉羊49頭);林業收入2萬元,佔總收入的7.41%;第二、三產業收入3萬元,佔總收入的11.11%;工資性收入3萬元,佔總收入的11.11%。農民人均純收入913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6人(占勞動力的13.56%),在省內務工16人。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無路燈。全村有10戶通自來水,有16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61.54%)。有26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76.9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戶(分別佔總數的15.38%和11.54%)。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6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0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1輛,摩托車6輛。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2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