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廟鄉

平輿雙廟鄉

雙廟鄉位於平輿縣境東南部,東靠洪河,南臨小清河,西與東皇廟鄉接壤,北與楊埠鎮毗鄰,東南分別隔洪河、小清河與新蔡縣相望,南與萬金店鄉交界。

信息內容


鄉政府駐雙廟集,距縣城10公里,轄雙廟、南宋、謝庄、邢營、梁橋、前張、馬營、張付樓8個行政村,61個自然村,全鄉總人口33760人,全境總面積64平方公里,耕地47175畝,平原地勢,西北部略高於東南部,洪河由鄉境東部邊緣自北流向南,,小清河由境內西南自西流向東,在謝庄村東南與洪河交匯,注入洪河。該鄉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大(慶)廣(州)高速從該鄉穿境而過,鄉政府駐地與高速公路下路口僅3公里。境內平(輿)雙公路、雙(廟)楊(埠)公路、雙(廟)萬(金店)公路,在全鄉形成一橫二縱的二級公路網,打通了與其他縣鄉的交通要道,鄉內公路“村村通”阡陌縱橫,出行極為便利。近年來,該鄉經濟社會發展出現良好的發展發展勢頭, 2011年,全鄉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71萬元;國民生產總值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4000萬元,同比增長33%,規模以上企業4個;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300萬元。

招商項目


一是完善載體建設,創優發展環境。我們始終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效能管理,高檔次服務。以情感商、以誠招商、依法護商、以心暖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依法保護力度,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堅持做到在政治上、生活上、經濟上關心投資者,使投資者放心經營、安心經營、大膽經營。同時,提供全程服務,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後顧之憂,增強了鎮域吸引力。良好的外部環境,優惠的投資政策,吸引了優秀客商紛紛進駐。今年以來,共引進皮革、皮件、機械加工、木材加工等工業項目10個,固定資產投資3000萬元,其中納稅超過50萬元的企業2個,納稅超100萬元的企業1個。二是狠抓項目建設。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上,我們制定下發了《雙廟鄉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在稅收、土地、收費等方面最大限度地讓利於外來投資者。對外來興辦企業的投資者,從項目立項、審批、一直到運營生產提供征地、資金、信息等全方位的優質服務,特別對簽訂協議和意向的項目實行跟蹤服務制,確保了項目建設順利進行,關心項目、支持項目、服務項目、大力發展項目的良好氛圍正在全鄉形成。

三農工作


(一)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取得良好效果。在梁橋村實施小麥千畝高產示範工程,今夏畝產達1200斤,在梁橋、馬營兩個村委實施的2000畝油料倍增計劃示範工程,獲得了很好的示範效果,今秋全鄉白芝麻種植面積10000畝,畝產達160斤,成功推進了白芝麻面積的復甦。
(二)大力發展特色農業,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成效顯著。2011年全鄉共發展特色種植面積近500畝,其中紅薯種植面積330畝,蔬菜種植面積140畝,果樹種植面積20畝,畝產效益大大高於傳統種植,成功實現了種植戶的增收。
(三)畜牧養殖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在畜牧發展上,我鄉努力實現由畜牧大鄉向畜牧強鄉的跨越式發展。以提高畜產品質量為重點,調整優化畜牧業結構,逐步由小戶散養向大戶規模飼養轉變。全鄉生豬出欄4000多頭,存欄9000多頭,發展了存欄200頭以上的養豬大戶20多戶,黃牛養殖50頭以上養殖戶10戶,獺兔養殖存欄5000隻以上大戶6戶,其它養殖業也得到了較快發展。邢營、南宋兩個黃牛養殖場已建成,“一村一品”各具特色的養殖發展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新農村建設


一是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加強了小城鎮建設力度,強力推進了集鎮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在集鎮環境衛生綜合整治上,通過實施“六個一”工程建設,拆掉了影響市容的臨街攤位、附屬房和不規範牌匾,解決了佔道經營和車輛亂停亂放問題,對商戶歸行划市,進入專業市場,實行門前五包。並組織專業環保人員全天候保潔,徹底改變了過去臟、亂、差的局面,一個綠、美、亮、潔、暢的文明小集鎮正在形成。二是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對全鄉的新農村建設進行了科學規劃,以改善村容村貌,加強環境衛生整治為突破口,狠抓了前張、謝庄、梁橋三個新農村示範村建設。
通過全鄉人民的共同努力,近年來,全鄉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特色產業優勢更加明顯,改革開放和重點項目建設成果豐碩,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進程明顯加快,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城鄉面貌明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各項社會事業繁榮、進步,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朋友們:雙廟的投資環境寬鬆,政策優惠,望各界有識之士來我鄉參觀考察,投資興業,雙廟人民熱烈歡迎您!讓我們攜起手來,同心同德,奮力拚博,共同創造雙廟更加美好的明天!

建置沿革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為汝南縣二區雙廟聯保。
1949年,屬萬金店二區。
1951年,為平輿縣一區雙廟鄉。
1956年,屬梁橋中心鄉。
1958年,分屬萬金店和楊埠公社。
1977年,建雙廟公社。
1984年,由雙廟公社改為雙廟鄉。

行政區劃


2006年,雙廟鄉下轄7個行政村:雙廟村、梁橋村、謝庄村、南宋村、邢營村、馬營村、前張村。
截至2011年末,雙廟鄉下轄雙廟、南宋、謝庄、邢營、梁橋、前張、馬營、張付樓8個行政村,下設119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雙廟鄉下轄8個行政村:雙廟村、梁橋村、謝庄村、南宋村、邢營村、馬營村、前張村、張付樓村,鄉人民政府駐雙廟集。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雙廟鄉位於平輿縣境東南部,東與新蔡縣黃樓鎮隔洪河相望,南與萬金店鎮交界,西與東皇街道、萬金店鎮接壤,北與楊埠鎮毗鄰,距平輿縣城10千米,區域總面積63.69平方千米。
自然資源
2011年,雙廟鄉有耕地55029畝,人均1.7畝,林地面積2.1萬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雙廟鄉總人口有3193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967人,城鎮化率15.6%;總人口中,男性16537人,佔51.8%;女性15394人,佔48.2%;18歲以下6589人,佔20.6%;18—35歲8079人,佔25.3%;35—60歲9139人,佔28.6%;60歲以上8124人,佔25.4%;以漢族為主,佔99.9%;回族63人,佔0.1%,佔少數民族人口的99.9%。2011年,雙廟鄉人口出生率6.2‰,人口死亡率3.5‰,人口自然增長率2.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99人。
截至2017年末,雙廟鄉常住人口為28493人。
截至2018年末,雙廟鄉戶籍人口為32823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雙廟鄉地方財政總收入485萬元,比2010年增長23%;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85.44萬元,比2010年增長11%;農民人均純收入5538元。
截至2018年末,雙廟鄉有工業企業22個,其中規模以上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0個。
農業
2011年,雙廟鄉農業總產值4.5億元,比2010年增長3.9%,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36.9%。雙廟鄉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雙廟鄉生產糧食25337噸,人均793千克,其中小麥17650噸,玉米7687噸。雙廟鄉主要經濟作物以芝麻為主等。2011年,雙廟鄉芝麻種植面積12900畝,產量702噸。雙廟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雙廟鄉生豬飼養量28285頭,年末出欄20438頭;家禽飼養量417478羽,上市家禽28.3萬羽;畜牧業總產值14822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6.9%。
工業
雙廟鄉工業以皮革、皮件製品為主導產業。2011年,雙廟鄉工業總產值為10.2億元,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15%;有工業企業16家,職工1024人,實現工業增加值0.6億元,比2010年增長14.3%。
商貿
截至2011年末,雙廟鄉有商業網點10個,從業人員670人。2011年,雙廟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0.8億元,比2010年增長7%;有城鄉集貿市場3個,年成交額0.6億元,比2010年增長10%。
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雙廟鄉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為350萬元。
郵電業
截至2011年末,雙廟鄉有郵政所1處,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35千米,投遞點9個,鄉村通郵率100%;郵政業務總量185萬元,報刊、期刊累計發行0.9萬份(冊)。有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8個,有固定電話用戶680戶,行動電話用戶6130戶,行動電話普及率90%,比2010年增長20%。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雙廟鄉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350人,專任教師26人;小學11所,在校生3260人,專任教師12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960人,專任教師4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雙廟鄉教育經費投入260萬元,比2010年增長3.8%。
雙廟鄉
雙廟鄉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雙廟鄉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8個,各類文化專業戶30戶,有各類圖書室22個,藏書35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人員達22人。截至2011年末,雙廟鄉有學校體育場12個,12.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5%。截至2011年末,雙廟鄉有線電視用戶數為5300戶,綜合覆蓋率38%。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雙廟鄉有衛生院1家,村衛生室10個;病床8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5張;固定資產總值275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8人,其中執業醫師6人,執業助理醫師10人,註冊護士15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0.6人、執業(助理)醫師0.5人、註冊護士0.5人。2011年,雙廟鄉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400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1931人,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雙廟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70戶,人數92人,支出18萬元,比2010年增長13%,月人均180元,比2010年增長2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78戶,人數1237人,支出106.9萬元,比2010年增長20%;月人均72元,比2010年增長12元;農村醫療救助560人次;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00人,撫恤事業費48.2萬元,比2010年增長14%;有敬老院1家,床位80張,供養五保老人80人,支出15.7萬元,比2010年增長10%;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8900人,參保率60%。

交通


雙廟鄉有大(慶)廣(州)高速公路穿境而過,鄉政府駐地距高速公路出口3千米,另外有平(輿)雙(廟)公路、雙(廟)楊(埠)公路、雙(廟)萬(金店)公路形成一橫二縱的二級公路網。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雙廟鄉因清咸豐年間(1851年至1861年),王姓在境內建兩座廟宇,而得名王雙廟,后簡稱雙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