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外砂機場

4D級民用機場

汕頭外砂機場(ICAO:ZGOW;IATA:SWA),1974年4月15日建成,位於汕頭市區東北方向,汕頭機場地處廣東省汕頭市龍湖區,距離汕頭市中心11.4公里,機場等級為4D級,跑道長2500米,可起降B757、A320等中型飛機。

機場按國家二類標準配備儀錶著陸系統、助航燈光系統、氣象多普勒雷達等先進設備設施,可全天候24小時起降飛機。

地理位置


汕頭外砂機場位於汕頭市區東北方向13公里處

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
● 戰前汕頭機場建設
1928年,駐汕頭的61師師長蔣光鼐奉命在汕頭籌建軍用機場,蔣光鼐命參謀處長華振中,會同汕頭市府工務科科員容英傑在汕頭東區勘查選擇機場用地。經多次勘看,選定崎碌尾時屬澄海管轄的龍眼鄉及長寮鄉之間長約2千尺、寬1千尺的田園坦地為機場用地。征地、填土等用了1年左右的時間。
1930年1月,機場馬路即將動工,當時因為規劃內的土地有一些妨礙施工需要拆除的建築,牽涉屬於聿懷、華英兩所學校的校產。為了加快機場的建設進度,市府決定變更路線,繞開此兩處校產。
1930年底,軍用機場建成交軍方使用。
1939年6月21日,日軍侵佔汕頭,機場被日軍佔領。日軍深知汕頭機場的軍事價值,不僅沒有破壞機場的各項設施,還將機場毗鄰的金砂鄉和華塢鄉兩鄉的農田強行徵用,將機場進一步擴建。
1945年日本投降后,機場由民國政府空軍接收使用。
● 戰後民航站的設立
汕頭機場第一代候機樓
汕頭機場第一代候機樓
抗戰勝利后,百廢待興的汕頭市,市政、金融、經濟、交通、教育、文化、商業等方方面面均得從頭開始。
1946年10月26日,汕頭市商會召開理監事聯席會議,會議通過了一系列議決。其中第11條內容為“電請交通部來汕設立航空站”,開啟了戰後汕頭民航事業的建設。
1946年11月15日至12月25日,南京國民政府召開國民大會,時任市長翁桂清出席。期間,翁桂清親自向交通部再次請求在汕頭設立航空站。
1946年12月17日,《嶺東民國日報》和《華僑日報》等報同時刊登了相關新聞,稱市長翁桂清向交通部請求在汕設立航空站,交通部已委派中央航空公司廈門辦事處主任鄭創模來汕籌備。12月16日,鄭創模到汕頭市府拜訪,市政府李蔚治主秘與其商談,內容主要有該公司將設汕頭站,每日由廣州至汕頭、廈門、上海往返。
1947年2月3日,汕頭市政府批准中央航空公司在汕頭設立“滬港汕”汕頭航空站辦事處,同時在利安路9號設立無線電台,用於該航空公司的通訊聯繫。
● 汕頭機場移交民航站管理
汕頭外砂機場
汕頭外砂機場
1947年下半年,隨著國內民航全面開放、迅速發展,一些軍民兩用的機場由於民航業務發展的需要,準備逐步移交交通部民航局管理,時汕頭機場亦被列入。10月初,為了解各地民航交通狀況和各地機場設施情況,時任交通部民航局局長戴安國親自駕機自上海到福州、廈門和汕頭考察。10月3日下午到達汕頭機場,了解機場情況后,當天下午又飛抵廣州。
1947年11月12日,汕頭機場候機室竣工。汕頭機場候機室是由中國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合資興建的,為機場由原來空軍管理逐漸過渡到由民航局汕頭站管理作準備。
1948年1月起,汕頭機場奉令划交民航機構管理。1月5日,民航局代表沈德熊與汕頭空軍站負責人完成機場移交手續的簽字。汕頭機場移交后,交民航局管轄的中國航空公司汕頭辦事處具體管理。
1948年下半年,隨著民航業務的進一步發展,汕頭機場的重要性備受交通部關注。11月,戴安國又親自來汕視察汕頭機場。委派胡漢龍為汕頭民航站站長。同時,考慮到原來空軍的指揮塔已經不適用於日益發展的民航業務,民航局又撥款給汕頭機場,並配備各重要器材,建設一座全新的機場指揮塔。
新中國成立后
1974年,汕頭機場開始民航運輸業務。
1986年7月,汕頭機場以國家4D級機場標準進行擴建,主跑道由原來的1800米延長到2500米,停機坪面積由原來的8000平方米擴至2.4萬平方米。擴建后的機場可供波音757、麥道82等大中型客機起降,達到國家二類機場的標準。
1986年12月31日,首期擴建工程竣工,跑道從1800米延長到2500米。
1987年,汕頭至曼谷、北京、上海航線相繼開通。
1989年和1996年,汕頭機場經歷了兩次較大規模的擴建改造。
1995年,發展達到頂峰,與境內外44個城市通航,旅客運輸量196.22萬人次。
汕頭外砂機場
汕頭外砂機場
1996年至2003年,旅客運輸量逐年下滑,2003年僅69.2萬人次,滑落到全國民航機場第39名。
1997年,第九屆世界潮團聯誼年會在汕頭召開,為迎接海內外嘉賓,汕頭市委市政府出資1.8億元改造機場,使候機樓面積達到2.3萬平方米,停機坪面積增至7.2萬平方米,停機位達到11個,還安裝了4座現代化的登機橋
2004年4月15日,民航機場實行屬地化改革,汕頭機場變成廣東省機場集團公司的全資直屬公司。
2010年2月2日,捷星亞洲航空有限公司開通新加坡至汕頭直飛航線。
2010年,接送旅客172.8萬人次、起降航班16615架次、運送貨物和郵件10841噸,同比分別增長36%、25%和19%。
2011年上半年,旅客運輸量創歷史新高。
2011年12月14日22時21分,汕頭至南京MU2712航班振翅衝上夜空,成為最後飛離外砂機場的航班。23時55分,機場迎來最後一個航班——南寧飛汕頭的CZ3864航班。至此,服務了38年的汕頭外砂機場民航運輸正式劃上圓滿句號。隨後,最後一批機場生產必需設備陸續開始轉場搬遷,12月15日起,揭陽潮汕機場正式投入使用。

硬體設施


汕頭外砂機場
汕頭外砂機場
跑道長2500米,可起降B757、A320等中型飛機。候機 樓面積2.3萬平方米,停機坪面積7.2萬平方米,停機位11個(其中4個是登機橋機位)。機場按國家二類標準配備儀錶著陸系統、助航燈光系統、氣象多普勒雷達等先進設備設施,可全天候24小時起降飛機。公司現運營21條國內、國際及地區航線,通航城市25個,每天進出港航班43個左右。

航站航點


中國國際航空(北京、成都)中國東方航空(上海虹橋、上海浦東、杭州、合肥、南京、武
汕頭外砂機場
汕頭外砂機場
漢)
中國南方航空
國內:(北京、長沙、成都、重慶、大連、廣州、桂林、香港、昆明、南昌、南京、寧波、青島、上海虹橋、上海浦東、武漢、瀋陽、太原、義烏)
國際、地區:(曼谷、香港、首爾、仰光)
海南航空(海口、杭州、南京) (與天津航空代碼共享)
上海航空(上海虹橋、湛江)
春秋航空(上海虹橋)
天津航空(海口、杭州、南京)
鯤鵬航空(鄭州、南昌)
香港航空(香港)
捷星亞洲(新加坡)

交通換乘


汕頭外砂機場位於汕頭市區東北方向13公里處。主要交通工具是"的士"車,到市區一般需要20~30元.
機場巴士
一、旅客班車的行駛路線
1、白天:
汕頭機場-客運中心站(泰山路)-帝豪大酒店(金砂東路)-奮發園(金砂東路)-花園賓館(天山路)
2、夜間(18:00以後):
汕頭機場-花園賓館(天山路)-長榮大廈(金砂東路)
二、旅客班車發車時間
以每天到達航班時間為準,到達航班旅客上車后發車,當乘坐機場客車人數不足3人,而且與下個到達航班間隔時間在30分鐘內,兩個航班合併發車。

取得榮譽


汕頭機場作為汕頭重要的交通運輸設施,是汕頭對外的重要窗口,始終與汕頭特區經濟社會文化等各項事業同步發展。2004年機場屬地化改革后,汕頭機場公司進入全新發展階段,公司在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公司的領導下,秉承“服務好航空公司、服務好旅客、服務好社會”的宗旨,依託潮汕大地,積極拓展航空市場,運輸生產穩步增長。2009年完成航班起降13519架次、旅客吞吐量126.66萬人次、貨郵行吞吐量17795噸,同比分別增長15%、16.1%和9.1%,創下12年來新高,成為新世紀以來汕頭空港運輸生產發展最好、最快的一年。公司多次被全國總工會、民航局、廣東省等評為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企業、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先進生產集體。
汕頭機場公司正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重點抓好安全、服務、效益三個方面工作,逐步把汕頭機場建設成為安全港、服務港、信息港和文明港。2011年底位於揭陽的潮汕機場建成后,汕頭機場將轉場揭陽並迎來生產發展的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