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華雙語實驗學校

振華雙語實驗學校

徠蘇州市振華中學校 是依託著名品牌學校蘇州市十中所創辦的一所民辦學校。2003年暑期開始招收學生。

簡介


振華的辦學宗旨是,為學生的全面發展,終身發展打下紮實的基礎,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把學生培養能適應未來社會的人才。
振華的師資隊伍以十中的優質教師資源和優秀外籍教師為基礎,以名、特教師為龍頭,以優秀中青年教師為骨幹,同時充分運用靈活的辦學機制,積極引進高素質、高層次的教師,積極推行兼職教師制度,努力構建一流的高水平師資隊伍。
多年來,學校鮮明的辦學特色將在新一輪發展的契機中得到更好的詮釋:
l 強化英語:讓我們的學生全面掌握英語技能,使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能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
l 推行雙語:讓我們的學生早日與國際教育融合,進一步優化英語學習和語言運用環境;
l 管理嚴格:各種制度的建立和貫徹落實為實施優質教育提供了保障;
l 學風嚴謹:學習風氣濃厚,使我們的學生能學得更多、更快、更好;
l 學生上進:學生好學上進,舉止文明,互相幫助,互相激勵,共同進步;
徠l 環境優美:讓我們的學生得以陶冶情操,快樂成長。
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創造學生喜歡的充滿活力的校園生活。兩周一次的廣場音樂會為每一位學生提供了展示才藝、張揚個性的舞台;春天和秋天,同學們擁抱自然、走進鄉野,感受自然之趣;聆聽園林專家關於造園藝術的講解,沉醉於評彈藝術工作者的吳儂軟語;家長開放日活動,每一位學生在英語表演時大膽開口的勇氣和才藝讓家長們欣喜不已……
自2003年創辦至今,振華送走了10屆畢業生。中考總分達到優秀的學生佔總人數的70%,將近90%的學生就讀四星級高中。連續10年驕人的中考成績,振華已成為蘇州市最優質的初中教育資源之一。
新的起點,新的征程,蘇州市振華中學,將秉承開放、多元和國際化的辦學思路,努力提高辦學質量和效益,在原有特色的基礎上,追求更卓越地發展,我們將以“夯實基礎,激發潛能,培養特長”做為學校發展的特色和亮點,把我校辦成一所學生熱愛、家長滿意、社會評價高的一流品牌公辦學校。

施教區


新村:養蠶里新村、木杏新村、玉蘭新村、桂花新村竹園新村、竹苑新村、翠園新村...
路:南園路、南園南路、南園北路、烏鵲橋路、帶城橋路、葑門路、相門路...

特色


全小班化:讓我們的學生得到更多的關注和更大的活動空間;
個性教學:讓我們的學生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實處;
強化英語:讓我們學生的英語能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
試行雙語:讓我們的學生早一點與國際教育融合,進一步優化英語學習的環境。

問題


振華的各類課程是不是全部用英語上?
不會。我們將根據新課程標準開足開好所有課程。在此基礎上試行用英語上一些其他的科目的課程。
振華的辦學地點在何處?
振華的辦學地點在十全街101號(郵編:215006) 。
振華的收費標準是多少?
每位學生每學年須交學社會實踐活動費120元人民幣。不再收取贊助費。

歷史沿革


前身為名震東南大地的“振華女中”,由王謝長達女士創辦於1906年。校園為清代織造署舊址,景色秀麗,古迹眾多。西花園為皇帝行宮後花園,康熙六下江南,乾隆六次南巡,在蘇州均駐蹕於此。聳立於假山池塘中的瑞雲峰為北宋花石崗遺物,號稱江南園林山石之冠。瑞雲峰和織造署舊址均為省市重點保護文物。
振華雙語實驗學校
振華雙語實驗學校

校園環境


學校建有可楨樓、振華樓、孝通樓、政道樓和相雲樓。
振華雙語實驗學校
振華雙語實驗學校
振華雙語實驗學校
振華雙語實驗學校

傑出校友


辦學百年來,學校承名人名園名校傳統,辦質樸大氣精品教育。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評價振華女中是“數一數二的學校,是振興女子教育最早的先鋒。”當年一批社會賢達如章炳麟、蔡元培、李根源、竺可楨等曾出任校董,過問校政。著名社會活動家費孝通、著名高能物理學家何澤慧、著名農業科學家沈驪英、著名婦產科醫學專家王淑貞、著名作家楊絳、著名記者彭子岡、“長江學者”物理學家佘振蘇、中國聯想集團副總裁朱立南等都從這裡走出,卓然成為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