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課
還課
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科教學處於封閉狀態,教學環境封閉,教與學的分工封閉,數學課程應致力於學習方式的轉變,倡導積極主動、勇於探索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不同的自主學習、探究活動、體驗數學的“再創造過程以及數學發現和創造的歷程,發展他們的創新意識,讓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成為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在教學實踐中,摸索出了一種新型的數學學習方式—“還課”。
學生在知識學習中,能夠聽懂別的講述是一個層次,屬淺層次;能夠用一定的方式講出來使別人聽得懂,屬較高的層次;能夠用多種方式講解以使別聽懂,則屬最的層次。因此,在教學中要求學生以講課的形式,將上一節課或前面學過的數學知識,如概念、命題或它們的應用(如習題)講解給同學或老師聽,并力求用各種方式講解(如圖畫)以求達到使他們聽懂的目的,即為“還課”。
“還課”可以、命題的內涵,了解數學知識之間的關係以及數學知識所蘊涵的數學思想方法,獲取有效的數學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進一步促進數學學習。
“還課”要求學生將前一章所學內容在全班同學面前以多種方式進行講解,其他同學或老師對其講述的內容進行質疑、補充與完善。
第一步,先讓學生寫“還課”稿(類似於教師的教案或畫圖加文字說明),由教師批閱、同學互相批閱、交流後由學生自己修改。
第二步,待學生寫“還課”稿漸趨成熟,讓學生依據“還課”稿,進行講解。當學生對需要講解的內容“成竹在稿”時,要求學生向全班講解,學生在說數學的過程中更能發現學習中的問題,而通過同學老師的質疑使問題進一步明晰,從而促進學生尋找問題的途徑與方法。
第三步,要求學生脫稿講述。這一步應當是“還課”的最高境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始終處於主體地位,他們將自主探究、自由創造。學生要想“還”好一節課,必須在向老師和同學“還課”之前做好精心準備,這意味著學生要像老師一樣“備課”。在這個“備課”的過程中,學生除了要在課堂上認真聆聽老師的講解,課堂之外還必須仔細研讀剛學過的或以前學過的內容,必要時還要動手實踐、探索,以求得對數學問題以及數學結論的理解或找到使其他可以聽得懂的多種講解方式。在這個“備課”過程中,學生還會試著學會和同伴交流,以獲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以及講解的簡易方法。
由於學生所具備的知識水平及能力大多還達不到將新學知識講解透徹的要求,所以“還課”內容、形式選擇是很重要的,要求太高或太低,都會使學生對“還課”失去信心或失去興趣,進而影響“還課”的進行。在“還課”的內容上應從簡單到複雜再到富有挑戰性,在“還課”的形式上應從簡便易行到精鍊精巧,在對學生“還課”的要求上應從低到較高級……總之,要遵循從較低的起點開始漸進到較高的原則,引導學生扎紮實實地走好每一步,切勿好高務遠。
針對不同學生不同的能力水平和學生在不同時期的能力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但要注意對每個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提出具有發展性的要求,使每個學生多得到發展、獲取成功。
“還課”中,教師應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鼓勵和適當的指導、幫助,並督促學生堅持不懈的進行“還課”,不可遇“難”卻步、半途而廢。
1、教師應是材料員,為了使“還課”能順利進行下去,教師必須認真地、仔細地設想可能出現的情況,去認真準備材料,並在學生迫徹須要時予以提供。值得注意的是,教師提供材料的時機應是學生需要的時候,而不能在學生需要前主動地提供。
2、教師應是指導員,教師對“還課”的控制要比自己上課寬鬆得多。由於學生之間或學習小組之間的差異性是存在的,要使一節“還課”能達到即定的認知目標及情感目標,教師的指導是不可缺少的。當學生在“還課”過程中出現錯誤的時候,當學生在“還課”過程中沒有頭緒出現混亂時,都需要教師做出一點指導,把討論和操作引導到適當的方向。在學生收集材料、研究問題必須是自主的,作為教師應當控制住,不參與討論,除非學生確實需要你的幫助。教師還應避免告訴學生“你應該如何做”。
3、教師應是管理員,在“還課”中,大部分時間是學生自己支配的,這就更需要教師的嚴格管理。課堂管理不單是紀律的管理,而是對一學習環境的管理。它包括考慮每個學生的要求,合理地利用材料,提出好問題,觀察並發現學生在學習中產生混淆和錯誤表現的跡象,有效地完成教學進度,保持學生的興趣,維護課堂紀律,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指導等等。
4、教師應是評價員,當認知目標完成以後,分析和評價“還課”方法是“還課”中最重要的部分,因為這樣使學生髮現自己的“閃光點”,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可以將“還課”作品以貼板、牆報、編刊物等不同形式進行表揚,使學生學會欣賞和了現他人的優點,學會客觀地分析和辯證地思考,敢於和善於申辯。
“還課”可以使學生的數學學習突破以往的接受、記憶、模仿和練習等學習方式的局限,自覺採用其他的如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閱讀自學等有效學習方式。因此“還課”融合了多種方式於一體,可以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與優化,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主動性、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