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性審計程序

分析性審計程序

分析性審計程序是一種審計方法,也被稱為分析性程序,是指審計人員通過分析和比較信息(包括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之間的關係或計算相關的比率,以確定審計重點、獲取審計證據和支持審計結論的一種審計方法。

內容


分析性審計程序的內容:
分析性程序主要探討的是信息的合理性,內容包括:當期的信息與前期的相似信息比較;當期的財務和經營信息與預測比較;本部門信息與其他部門的相似信息比較;財務信息與相應的非財務信息的比較(如工資費用與員工數量的比較);信息各元素之間的相互關係的比較(如利息支出變化和負債結構變化的比較),本機構信息與機構所在行業的類似信息比較。

作用


分析性審計程序的作用:
(1)可以確定各種數據之間的關係。
(2)能夠確認期望發生的變化是否發生。
(3)能夠確認是否存在異常變化。只要發現異常變化,則內部審計師必須了解發生的原因,對該變化是否是錯誤行為、違法行為、違規行為、不正常交易或事件以及會計核算方法導致的後果進行確認。
(4)能夠識別潛在的錯誤。
(5)能夠發現潛在的違規或違法行為。
(6)能夠識別其他不經常或不重複發生的交易或事件。

特點


分析性審計程序的特點:
分析性審計程序既可以降低審計成本,又可以提高審計效率,分析性審計程序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分析性審計程序是獲得審計證據更為客觀的方法
分析性審計程序的運用是基礎會計信息以及非會計信息之間的內在關係,其內在關係是客觀存在的,在一般情況下,這種關係也是穩定的,只要註冊會計師分析得當,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從分析性程序中發揮其自身的創造力,運用自身的職業判斷,分析性審計程序就可以提供更為客觀的審計證據,也能夠對審計對象業務中的關鍵因素和主要關係做更好的理解,通過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報表數據的潛在關係,為以後的審計工作提供指導。
(二)分析性審計程序可以節省審計成本,提高審計效率
分析性程序可以耗費更少的審計資源提供相同的或者相對更好的審計證據,分析性程序有時會被描述成發現和形成證據的技術,同傳統的會計報表細節抽樣審計方法是不同的。分析性審計程序是利用信息間的內在關係來判斷數據的合理性,並不局限於審計對象的財務報表,而細節抽樣方法主要是通過對存在的證據進行收集以及檢查來證實註冊會計師的判斷,兩者相比,成本是不同的。分析性審計程序通過模型的構建以及會計師的經驗以及知識就可以判斷,可以大大的節省審計資源,而且在電算化的時代,通過利用電腦,分析性審計程序的優勢能夠發揮出來,在節省審計資源的基礎上也可以大大提高審計效率。

關鍵


分析性審計程序的關鍵:
分析性審計程序的關鍵在於分析以及比較,要分析所收集數據之間可能存在的關係,即相關性,而且要保證搜集數據的可靠性,並且剔除其中的不合理因素。然後利用審計人員積累的經驗以及收集的合理標準,對照分析被審計單位提供的資料以及信息,從中發現異常的變動、不合常理的趨勢或者比率。
(一)應考慮數據之間的關係以及比較基準
運用分析性審計程序的一個基本前提就是數據之間存在著某種關係,因此,在進行分析性程序時,首先要分析所收集數據之間存在的關係,即財務信息各構成要素之間的關係,以及財務信息與相關非財務信息之間的關係。財務信息各要素之間存在相關性以及內部勾稽關係,例如應付賬款與存貨之間通常有穩定的關係;當然某些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之間也存在內在聯繫,例如存貨與生產能力之間的關係,以此來判斷存貨總額的合理性。其次,應該考慮數據信息之間的比較基準。在運行分析性審計程序時,註冊會計師要注意將被審計單位本期的實際數據與上期或者以前期間的可比數據進行比較來判斷是否存在異常,在運用以前期間的可比會計信息時,註冊會計師要注意被審計單位內部以及外部的相關變化。也可以將自己的預期數據與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上反映的金額或者比率進行比較,可以發現異常情況,這都是分析性審計程序的關鍵點。
(二)要合理確定分析性審計程序的應用方式
分析性審計程序在所有的會計報表審計的計劃階段和報告階段都必須使用,在審計測試階段可以選擇使用,但是註冊會計師在審計的過程中要合理確定分析性審計程序的應用方式。應用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首先,可以採用比較分析法,可以用於實際與預算計劃進行比較,發現實際與預算的差異,分析原因;將本期同上期比較,判斷本期指標的是否存在異常;同業比較,判斷被審計單位數據指標的正常性。其次,可以採用趨勢分析法,可以用於財務審計中的問題揭示以及管理審計中的前景預測。第三,可以採用科目分析法,通過選擇借方或貸方科目編製對照表來登記對應科目,查明對應關係是否正確並且分析造成錯誤的原因,主要應用於容易發生錯誤以及弊端的會計科目。第四,可以採用回歸分析法。通過回歸分析方法,可以計量預測的風險和準確性水平,量化註冊會計師的預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