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梢蛇
藥物
烏梢蛇是游蛇科動物烏梢蛇的乾燥全體。烏梢蛇藥性平和,味甘。歸肝經。烏梢蛇的化學成分包括氨基酸、蛋白質、酶、脂肪、無機元素等。其中,氨基酸是主要發揮作用的成分。
● 正名:烏梢蛇
● 英文名:Wushaoshe
● 拉丁名:Zaocys
● 別稱:烏蛇、黑花蛇、劍脊烏梢、青蛇、烏峰蛇、黑烏梢、黑梢蛇、劍脊蛇、三稜子
● 烏梢蛇具有祛風、通絡、止痙的功效。
● 現代研究表明,烏梢蛇具有鎮痛、抗炎、抗驚厥、抗蛇毒、調節免疫等作用。
● 烏梢蛇可以用於治療風濕頑痹、麻木拘攣、半身不遂、中風口眼喎斜、小兒驚風、抽搐痙攣、破傷風、疥癬、麻風、瘰癧、惡瘡等。
● 烏梢蛇過敏者,禁止使用。
● 蟲類葯過敏者,請謹慎使用。
● 血虛生風者,請謹慎服用。
● 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藥物,請務必告知醫生。
● 孕婦及哺乳期女性使用烏梢蛇前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 烏梢蛇可以煎汁內服,也可研末服用。服用時要遵循醫囑,不要自行增加或減少藥量。
● 煎汁內服時,每日常規用量為6~12克;研末服用時,每次常規劑量為1.5~3克。
● 外用時,可取適量烏梢蛇研末,調製后敷於患處。
● 烏梢蛇可以泡酒使用。
● ● 五龍酒(內服):和蝮蛇、眼鏡蛇、蘄蛇、赤鏈蛇配伍泡酒,有祛風攻毒、通絡止痛、強壯身體的作用,多用於風濕性和類風濕關節炎。
● ● 四烏一子酒(內服):和制川烏、制草烏、烏梅、草子配伍泡酒,有溫經止痛的功效,可以用於風濕性關節炎。
● 生冷、油膩、腥膻、辛辣刺激的食物及茶類,可能會影響烏梢蛇的藥效,食用前請諮詢醫生。
● 如果烏梢蛇出現變質跡象,請不要繼續服用。
● 傳統醫學多認為烏梢蛇無毒。
● 動物研究表明,烏梢蛇水煎液有一定的毒性,中毒后可出現僵直、活動減少、呼吸抑制、發紺,甚至死亡。
● 服用烏梢蛇后,出現以下情況時,請立即停用。
● ● 胃部不適
● ● 噁心
● ● 嘔吐
● 停葯后,如果癥狀沒有改善,請及時就醫治療。
● 服用烏梢蛇可能會引起身熱、身癢等過敏反應,一般停葯數日後癥狀可消失,如果癥狀沒有消失,請及時就醫治療。
● 烏梢蛇主要產自江蘇、浙江、四川、湖北、安徽等地。
● 烏梢蛇和加工品具有如下特徵:
● ● 烏梢蛇:為黑褐色或綠黑色的圓盤狀,表面覆蓋有密集的菱形鱗片,背部鱗片的行數為雙數,且背部中央有2~4行鱗片強烈起棱,形成兩條縱貫全體的黑線。蛇頭盤在中間,扁圓形,眼睛大,並向下凹陷,有光澤。上唇有8枚鱗片,第4、5枚入框,有1枚頰鱗,眼前下方有1枚比較小的鱗片,眼後有2枚鱗片。脊部高聳成屋脊狀。腹部剖開處的邊緣向內捲曲,脊肌肉比較厚,為黃白色或淡棕色,可見排列整齊的肋骨。尾部逐漸變細,比較長,尾下鱗片的行數也為雙數。剝過皮的烏梢蛇僅留有頭尾的皮鱗,中段比較光滑。烏梢蛇有腥味,味道淡。品質好的烏梢蛇身體乾燥,皮為黑褐色,肉為黃白色,脊背有棱,質地堅實。
● ● 烏梢蛇肉:外形和烏梢蛇基本相同,肉為黃色,沒有皮骨,有些許酒香味。
● ● 酒烏梢蛇:為棕褐色或黑色的段狀,有些許酒香味,質地堅實。
● 存放於乾燥的地方,注意防蟲蛀、防霉變。
● 請從正規藥店及醫療機構購買和使用。
● 烏蛇止癢丸:有養血祛風、燥濕止癢的功效,能治療風濕熱邪蘊於肌膚導致的癮疹、風疹瘙癢,可以緩解皮膚風團色紅、瘙癢難忍、時隱時現,或者皮膚瘙癢不止、無原發皮疹、皮膚乾燥;也可治療皮膚瘙癢症、慢性蕁麻疹。
● 活絡止風丸(養血祛風丸):有養血活絡、祛風止痛的功效,能治療手足麻木、肩背疼痛、筋骨無力、行步艱難。
● 天麻追風膏:有追風祛濕、活血通絡、散寒止痛的作用,可用於治療風寒濕痹、風濕麻木。
● 麝香風濕膠囊:具有祛風散寒、除濕活絡的作用,多用於治療風寒濕閉阻引起的痹病,可以緩解關節疼痛、屈伸不利、手足拘攣、局部惡風寒。
● 散寒活絡丸:有追風散寒、舒筋活絡的作用,可以治療風寒濕邪導致的腰腿疼痛、肩背疼痛、手足麻木、行步困難等。
● 烏梢蛇是游蛇科動物烏梢蛇的乾燥全體,蘄蛇是蝰科動物五步蛇的乾燥全體。兩者的功效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
● ● 烏梢蛇和蘄蛇都有透骨搜風、息風止痙、祛風通絡的作用,都可用於治療風濕頑痹、筋脈拘攣、肌膚麻木不仁,或者中風半身不遂、言語不利、口眼歪斜,或者破傷風引起的項背強直、抽搐痙攣、角弓反張,或者小兒急慢驚風,或者皮膚頑癬、濕疹、麻風等。
● ● 烏梢蛇祛風定驚的功效比較差,更擅長祛肌肉、皮膚之風,但烏梢蛇治療風痹、疥癬的作用比較強;蘄蛇的祛風定驚作用比較強,常用於治療風濕頑痹。
● 誤區:烏梢蛇有毒,不能內服,只能外用
● ● 雖然動物研究表明,烏梢蛇水煎液和醇提取液腹腔注射可能會導致動物中毒,但傳統醫學多認為烏梢蛇無毒,且目前也未發現有按規定劑量服用烏梢蛇導致中毒的報道,僅有小部分資料顯示烏梢蛇有小毒。此外,烏梢蛇不僅可以外用,也可以內服,且多以內服為主。
● 請記住:
● ● 使用中藥時,需要中醫進行辨證,合理應用。
● ● 用法用量以及療程應遵醫囑。
● ● 不要隨意使用中藥偏方。
●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 不應聽信廣告宣傳運用中藥。
●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藥專業人員。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中藥飲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
● [2]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 [3]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飲片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4]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上冊。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 [5] 朱建華。中西藥物相互作用。第二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 [6] 羅興洪,趙霞,蔡寶昌。古今藥酒大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 [7] 歐陽榮,周新蓓,李順祥。臨床常用中藥飲片原色圖譜。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
● [8] 周德生。袖珍中藥配伍應用速查手冊。長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