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李吉力的結果 展開

李吉力

李吉力

李吉力,男,漢族,1932年4月生於河北饒陽縣。1952年大連衛生專科學校畢業後分別在上海第一、二醫學院進修流行病學和當代免疫學。

人物簡介


1949年7月在北京政治經濟研究所參加工作。1952年後在衛生部大連生物製品所,中國醫學科學院流行病所,寧夏醫科所、防疫站、醫學雜誌編輯部先後任生物製品技師、衛生檢驗副主任技師、流行病學主任醫師,編輯部主任、副主編等;兼任中華醫學會微生物與免疫學會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流行病學學會委員,中國科技期刊編輯學會理事,寧夏預防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等。現任寧夏足部反射區健身法研究會副理事長。

科研成果


在醫學科研工作中取得科技成果10餘項,其中6項獲省廳級以上科技進步成果獎:(1)關於乙型腦炎早期診斷的實驗研究;(2)半提純抗原提高流感診斷血清效價的研究;(3)乙腦流行預測的研究;(4)寧夏衛生人才現狀調查和需求預測的研究。(5)寧夏回漢族人群紅細胞血型ABO、MN和P搞原系統分佈狀況的調查;(6)寧夏回漢族人群紅細胞酶譜分析及應用研究。另有三項成果均屬國內領先水平:(1)1953—54年,在衛生部大連生物製品研究所工作期間,從自然蚊體中分離出五珠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其中從三帶喙庫蚊分離出乙腦病毒屬國內首例報告(見1954年第二期《微生物學報》);(2)1958年在中國醫學科學院流行病學微生物學研究所工作期間,對我國西化大骨節病進行了病因流行病學調查研究,首次提出地勢、水源與發病的關係(見1963年第六期《中華醫學雜誌》),為後來的硒缺乏病因研究提供了地球化學說方面的病因流行病學依據;(3)1964—65年,在寧夏醫學科學研究所工作期間,在當地人群中發現了複發型斑疹傷寒(伯瑞爾一秦瑟氏病)的存在(見1997年第四期《中華醫學雜誌》)。這不但對該病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實際價值,而且對該病在非流行期間貯存場所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這些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圍繞科技成果和專業工作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合編全國高校衛生專業教科書《流行病學》(1964年人民衛生出版社);主譯科研高級參考書《實驗動物》(1956年人衛版);合編大型工具書《醫學寫作學》等(1998年四川科技出版社)。事迹收入《世界名人錄》、《國際名人錄》等多種辭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