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屯鎮

山西省太原市陽曲縣下轄鎮

泥屯鎮,山西省太原市陽曲縣下轄鎮,地處陽曲縣中西部,東與高村鄉、黃寨鎮隔山交界,東南與侯村鄉相接,南、西南與尖草坪區西墕鄉、柏板鄉相鄰,西與西凌井鄉、北小店鄉接壤,西北、北、東北與忻州市忻府區相連。全鎮行政區域面積298.32平方千米。

1951年,所轄上蘭村、向陽店、新城劃歸太原市。1980年,增設小楊家井生產大隊。1984年,撤銷泥屯公社,設泥屯鎮。2018年末,泥屯鎮轄區戶籍人口23878人。截至2020年6月,泥屯鎮21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泥屯村興盛街。

截至2011年,泥屯鎮農民人均純收入4598元。截至2018年,泥屯鎮有工業企業29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2021年,陽曲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常住人口13470人。

歷史沿革


1951年,所轄上蘭村、向陽店、新城劃歸太原市。
1953年,改鄉。
1958年,改公社。
1961年,轄泥電、思西、歸朝、白家社、伽東、戴庄、中兵,蘇村、傅家窯、楊家井、張家莊、松樹、南路、東青善14生產大隊。
1972年,增設西青善、蘆家河、北路、西溝、山根底、周家山、北山7個生產大隊。
1980年,增設小楊家井生產大隊。
1984年,撤銷泥屯公社,設泥屯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泥屯鎮地處陽曲縣中西部,行政區域面積298.3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泥屯鎮地勢北高南低。地形分為平川、山區。主要山脈有文昌山、馬頭山、母豬窪山、牙兒山、麻岔山,境內最高峰位於轎頂山,海拔1868米;最低點位於蘆家河村泥電河出境處,海拔830米。

自然資源


泥屯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石灰岩等;其他自然資源有野生動物40多種,其中野豬、狍子、豹子被列為國家省級二級保護動物,野生植物200多種。泥屯鎮耕地面積68176畝;可利用草地面積5萬畝,林地面積17.8萬畝,林木覆蓋率10%。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泥屯鎮下轄泥電、思西、歸朝、白家社、伽東、代庄、中兵、東青善、西青善、蘆家河、陽坡、蘇村、付家窯、楊家井、張家莊、松樹、南路、岔上、石家莊、耀子、赤泥社、龍泉、權庄23個村民委員會。
截至2020年6月,泥屯鎮下轄21個行政村:泥屯村思西村、朝村、白家社村、伽東村、代庄村、中兵村、東青善村、西青善村、蘆家河村、陽坡村、蘇村、付家窯村、楊家井村、張家莊村、松樹村、南路村、岔上村、石家莊村、龍泉村、西溝村村民,鎮人民政府駐泥屯村興盛街。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泥屯鎮轄區總人口2281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308人,城鎮化率14.5%。另有流動人口1512人。總人口中,男性11848人,佔52%;女性10965人,佔48%。
截至2017年末,泥屯鎮常住人口為16890人。
截至2018年末,泥屯鎮戶籍人口為23878人。
2021年,陽曲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常住人口13470人。

經濟


農業

2011年,泥屯鎮農業總產值1.9億元,比上年增長15%;泥屯鎮糧食作物以玉米、穀子、豆類為主。2011年,生產
泥屯鎮
泥屯鎮
糧食17655噸,人均774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料作物等。2011年,油料作物種植面積210畝,產量11.6噸,其中葵花籽15噸;蔬菜種植面積2549畝,產量3561噸,主要品種有番茄、豆角、黃瓜、白菜等,其中番茄1500噸,豆角1000噸,白菜500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0.9萬頭,年末存欄0.48萬頭;羊飼養量1.6萬隻,年末存欄1.1萬隻;牛飼養量0.07萬頭,年末存欄0.06萬頭;家禽飼養量4.9萬羽,上市家禽3.5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526噸,其中豬肉315噸,牛肉24噸,羊肉75噸;禽蛋343噸,鮮奶67噸;畜牧業總產值855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45%。截至201年末,有林地面積10萬畝,其中防護林5.5萬畝,經濟林3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45萬株。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13535畝,產量1146噸,其中梨200噸,蘋果707噸,核桃35噸。2011年,泥屯鎮大型農業機械60台。

工業

2011年,泥屯鎮工業總產值1.58億元,比上年增長23.4%;工業増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1.4%。

商業

截至2011年末,高村鄉有商業網點183個,職工215人。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88萬元,比上年增長18.7%;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2萬元,比上年增長15%。

郵電業

2011年,泥屯鎮郵政業務收人14.4萬元;電信業務收入445.46萬元。

文化


地名由來

泥屯鎮因鄉政府駐泥屯村,該村地處泥水淤積之處,故名。

交通


截至2011年末,泥屯鎮有太佳高速公路過境;設有縣鄉級公路2條,總長75千米。

社會


教育

截至2011年末,泥屯鎮有幼兒園6個,在園幼兒806人,專任教師69人;小學7所,在校生433人,專任教師4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8%;初中1所,在校生207人,專任教師2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7%,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主要學校有泥電中學。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泥屯鎮有流動電影放映站1個,年放映130場次,觀眾達2.6萬人次;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15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5個。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泥屯鑼鼓隊。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泥屯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4個,其中衛生院1所;病床2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9張。專業衛生人員32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4人。2011年,泥屯鎮醫療機構(門診部門以上)完成診療17000人次,住院手術138台次,出院病人138人次。2011年,泥屯鎮農村安全飲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100%。

社會保障

截至2011年,泥屯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11戶,人數167人,支出51.8萬元,比上年增長3%,月人均256元,比上年減少1.17%。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51戶,人數728人,支出91萬元,比上年增長3%,月人均103元,比上年增長3%;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36人,比上年增長37%;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86人,支出44萬元;農村醫療救助6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720人,共支出22萬元,比上年增長24%;農村臨時救助75人次,支出2萬元,比上年增長13%。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泥屯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35千米,投遞點24個,鄉村通郵率100%;征訂報紙1200份、期刊80冊。泥屯鎮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4個;電信交換機總容量4門,固定電話用戶3985戶;行動電話用戶6300戶。

新農村建設

為了更進一步支持新農村的建設與發展,帶領更多村民共同致富,山西醋超市在《2008年中央一號文件》關於發展“三農”的精神指引下,按照國家有關方針、政策和規定,於2008年8月5日正式成立陽曲縣泥屯鎮東青善村新農村發展協會。
協會第一批正式會員已有286戶共775人(其中個人會員576人,家庭會員199人)。協會以發展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為己任;為全面建設小康和諧社會,帶動農村經濟的又好又快的發展提供直接有效的服務;組織、協調和引導會員,科學與發展,創新與促進,互助與溝通。發展新農村,有助於農業、農村、農民的問題,為城鄉統籌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泥屯鎮紮實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
全縣動員會後,泥屯鎮把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活動的重要舉措,成立組織,健全制度;分級分批,搞好培訓;搞好宣傳,營造氛圍;落實責任,注重實效,紮實推進了“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的實施。成立組織,健全制度,夯實基礎。
泥屯鎮成立了以鎮黨委書記為組長的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領導組,建立了領導幹部聯繫點,健全了村民代表聯繫戶、責任追究制度、黨員代表會議、村民代表會、村民大會等制度,進一步完善了黨員活動日制度,黨員教育管理制度,民主理財和民主監督制度,並高起點、高標準為24個行政村統一配發了各種會議記錄本。分級分批,因人制宜,搞好培訓。
通過召開“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專題班子會、專題動員大會等形式,採取以會代訓、專題授課的方式,分別對全體機關幹部、大學生村幹部、村“兩委”幹部進行專題培訓,並充分發揮大學生村幹部文化水平高、學習能力強的特點,把村官培養成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的骨幹力量,成為各村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的“戰鬥員”、“宣傳員”、“推廣員”。
認真開展各村黨員、村民組長、村民代表、村務公開監督小組成員、民主理財小組成員“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知識培訓,組織學習“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實施方案和工作流程,使實施這一工作法的各個主體結合本村實際靈活掌握,注重創新。不拘形式,搞好宣傳,營造氛圍。通過製作牆體標語、張貼標語、喇叭廣播等方式宣傳“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形成了全鎮學習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的氛圍。並號召大學生村幹部做好“宣傳員”,通過和農戶“拉家常”、“嘮嗑”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解釋說明,使全鎮群眾掌握“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的內容和流程。督導檢查,落實責任,注重實效。鎮黨委、政府專門成立督查組,深入各行政村,對“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的落實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完善措施,總結經驗、提升水平,全面有效落實“四議兩公開”工作法。
同時將“四議兩公開”工作法落實情況納入農村基層黨建目標管理考核內容,並派出專項督導組進行不定期督導,對落實不到位,推進不積極的行政村進行責任追究,形成了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五個要
5月10日,泥屯鎮召開2013年上半年工作回頭看動員會,機關幹部、村主幹、駐地單位負責人等110人參加了大會。會上,鎮黨委在全面總結半年來鎮黨委、政府工作的基礎上,提出“五要”措施強化班子建設。
一要講政治,堅定理想信念。自覺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得到切實貫徹落實。加強革命傳統、理想信念和愛崗敬業教育,培養堅定的信念和堅強的意志,始終保持艱苦樸素、安於清貧、真抓實幹的本色,爭創學習型、務實型、和諧型領導班子。
二要講責任,統攬工作全局。堅持從服務縣委、縣政府工作大局出發,認識和把握工作的重點和切入點,科學判斷形勢,深刻把握規律,充分提高促進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黨建科學的能力。
三要講和諧,發揚民主團結。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健全民主決策機制,完善黨組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落實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制度,充分發揮和調動班子成員的積極性,把堅持原則與堅持團結有機結合起來,既要增進信任、互相支持,又要敢於批評、互相監督,營造積極健康的良好氛圍。
四要講廉潔,堅持廉潔從政。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領導幹部廉政準則等各項廉潔規定,堅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樹立防微杜漸、警鐘長鳴的觀念,毫不放鬆地抓好各項工作的廉政建設。
五要講奉獻,不斷改進作風。堅持抓好班子、帶好隊伍、作好表率,著力強化務實高效的工作作風,依法的職業規範,用心工作,激情幹事,堅持不懈地抓好各項基礎性、長遠性工作,努力創造實實在在的工作業績。

旅遊


境內歸朝村的城子頭、東青善村的斗宮、白家社村的惠庵寺和南路村的天王寺為新石器時代古遺址。
三藏寺:亦稱大安寺。位於太原市北陽曲縣泥屯鎮龍泉村,距太原市60公里,縣城43公里,屬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廟創建年代無考(相傳為唐代),現存有金天會八年(公元1130年)經幢一節。三藏寺背靠萬壽山(亦稱長壽山),面對龍泉河,牙牙山,由座西向東的正院和座北向南的偏院組成。現存殿堂六十三間,寮房二十五間,窯洞二十眼,佔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另外,還有塔地、園圃、山林等,遊覽面積可達10萬平方米。
徘徊寺:又名毗盧寺,是陽曲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陽曲縣泥屯鎮中兵村東南。據碑文記載: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清康熙五十五年(1763),乾隆四十八年(1783),道光二十六年(1864),光緒十三年(1887),均有過修葺。佔地面積2007平方米。
紅色革命遺址張政故居:張政將軍故居位於陽曲縣泥屯鎮赤泥社村,建築面積600平方米。故居現存8間房屋,院牆有多處坍塌,荒草遍地。
紅色革命遺址:白銀翠故居位於陽曲縣泥屯鎮思西村。
這裡山高樹茂,水源豐富,牧坡廣闊,空氣清新,特產“白馬掌小米”色澤金黃,營養豐富,遠近馳名;“國光”蘋果為部優產品;中兵酥梨、歸朝紅富士品味俱佳;泥屯小核桃肉質鮮美,是堅果中的精品。聞名遐邇的牙牙山、黑龍洞等旅遊景點風光秀麗,景色宜人。近年來,泥屯鎮以“三藏寺”、“西門莊園”、“西溝果嶺”為龍頭,傾力打造“文物自然風情游”、“休閑度假游”、“農業觀光採摘游”三大旅遊品牌,成為了陽曲特色旅遊的一顆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