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謝

詞語

1. 官名。古代王侯的侍御近臣。2. 臣僚受職或受賞后入朝謝恩。3. 古代臣子上謝表

概述


zhōng xiè
ㄓㄨㄙ ㄒㄧㄝ ˋ
中謝(中謝)

詞語解釋


1. 官名。古代王侯的侍御近臣。《呂氏春秋·去宥》:“有中謝佐制者,為 昭釐 謂 威王 曰:‘國人皆曰,王乃 沉尹華 之弟子也。’”高誘 註:“中謝,官名也。佐王製法制也。”《史記·張儀列傳》:“中謝對曰:‘凡人之思故,在其病也。’”司馬貞 索隱:“蓋謂侍御之官。”
2. 臣僚受職或受賞后入朝謝恩。宋 王讜 《唐語林·政事下》:“﹝ 宣宗 ﹞御筆曰:‘ 醴泉 縣令 李君奭 可為 懷州 刺史。人莫測也。’ 君奭 中謝,上諭其事。”《資治通鑒·唐武宗會昌四年》:“甲辰,以 悰 同平章事,兼度支、鹽鐵轉運使。及 悰 中謝,上勞之。”胡三省 註:“既受命入謝,謂之中謝。”
3. 古代臣子上謝表,例有“誠惶誠恐,頓首死罪”一類的套語,表示謙恭。後人編印文集往往從略,而旁註“中謝”二字。《文選·羊祜》:“夙夜戰慄,以榮受憂。中謝。”李善 註:“中謝,言臣誠惶誠恐,頓首死罪。”宋 周密 《齊東野語·中謝中賀》:“今臣僚上表,所稱誠惶誠恐及誠歡誠喜、頓首、稽首者,謂之中謝、中賀。自 唐 以來,其體如此。蓋臣某以下,亦略敍數語,便入此句,然後敷陳其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