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0條詞條名為李振聲的結果 展開
李振聲
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振聲(1931.2.25-),山東淄博人,遺傳學家,農業發展戰略專家、小麥遺傳育種學家,中國小麥遠緣雜交育種奠基人,有“當代后稷”和“中國小麥遠緣雜交之父”之稱。 2006年獲國家最高科技獎。
1951年畢業於山東農學院(現山東農業大學)農學系,1990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振聲主要是從事小麥遺傳與遠緣雜交育種研究,同時開展了農業發展戰略研究,系統研究了小麥與偃麥草遠緣雜交並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種,育成了小偃4號、5號、6號等高產、抗病、優質小麥品種,及育成小偃麥8倍體、異附加系、異代換系和異位系等雜種新類型。
出席活動照
1951年,畢業於山東農學院(現山東農業大學)農學系。
1956年,從中國科學院北京遺傳選種實驗館奔赴西部小鎮-陝西楊陵(現為楊凌區),在陝西省中國科學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現併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所開始了小麥育種的研究。從此,李振聲開始了在大西北31年的科研生涯。
1985年至1987年,中國糧食產量出現了下降,李振聲帶領中科院農業專家組通過3個月的調查研究,提出了在黃淮海地區進行中低產田治理的建議。在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周光召的大力支持下,帶領本院25個研究所的400名科技人員投入冀、魯、豫、皖4省的農業主戰場,與地方政府聯合,與兄弟單位合作,開展了大規模中低產田治理工作。
1987年,提出黃淮海中低產田治理的建議並在中國科學院率先組織實施了“農業黃淮海戰役”,為促進中國糧食增產發揮了帶動作用,同年11月,李振聲考察禹城試驗區后,認為“一片三窪”代表黃淮海平原主要低產類型,創造的經驗特別寶貴。
1988年2月26日至29日,中國科學院和山東省德州地區聯合舉行“科學技術與生產見面會”,李振聲在會上作動員講話。中國科學院24個研究所和4個職能局在會上介紹了251項技術成果,同13個縣(市)領導、鄉鎮幹部和農民專業戶600多人交流和對接,對全院和山東省雙方起到了發動作用。
1990年,入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91年入選中科院院士。
1995年,為打破中國糧食生產4年徘徊的局面,李振聲向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我國農業生產的問題、潛力與對策》的報告,提出了實現糧食產量增加1000億斤的對策。
1999-2003年,年中國糧食生產出現連續5年減產時,他又及時提出了爭取三年實現糧食恢復性增長的建議。
2003年,他針對中國糧食生產連續5年減產的情況,提出爭取3年實現糧食恢復性增長的建議。
2005年4月,在博鰲論壇上,李振聲對10年前美國人萊斯特·布朗的暢銷書《誰來養活中國》進行了回應。
2007年08月15日,李振聲做客騰訊網,向網友講述了他的人生經歷。
育成小偃麥8倍體、異附加系、異代換系和異位系等雜種新類型,將偃麥草的耐旱、耐乾熱風、抗多種小麥病害的優良基因轉移到小麥中,育成了小偃麥新品種四、五、六號,小偃六號到1988年累計推廣面積5400萬畝,增產小麥32億斤;建立了小麥染色體工程育種新體系,利用偃麥草藍色胚乳基因作為遺傳標記性狀,首次創製藍粒單體小麥系統,解決了單體小麥利用過程中長期存在的“單價染色體漂移”和“染色體數目鑒定工作量過大”兩個難題育成自花結實的缺體小麥,並利用其缺體小麥開創了快速選育小麥異代換系的新方法-缺體回交法,為小麥染色體工程育種奠定了基礎。
在55年的科學生涯中,系統研究了小麥與偃麥草遠緣雜交並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種。創建了藍粒單體小麥和染色體工程育種新系統。為了有目的、快速地將外源基因導入小麥,他用遠緣雜交獲得的“小偃藍粒”育成了以種子藍色為遺傳標記的藍粒單體小麥和自花結實的缺體小麥系統,並建立了快速選育小麥異代換系的新方法—缺體回交法,為小麥染色體工程育種開闢了一條新途徑。開創了小麥磷、氮營養高效利用的育種新方向,開闢了提高氮、磷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小麥育種新領域,,提出了以“少投入、多產出、保護環境、持續發展”為目標的育種新方向。通過系統鑒定篩選氮磷高效小麥種質資源,深入研究其生理機制與遺傳基礎,培育出可高效利用土壤氮磷營養的小麥新品種,並大面積推廣。
李振聲
李振聲
2.Zhang Xueyong, Tong Yiping, You Guangxia, Hao Chenyang, Ge Hongmei, Wang Lanfen Li Bin, Dong Yushen andLi Zhensheng(2007). Hitchhiking Effect Mapping: A new approach for discovering agronomic important genes.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6: 255-264.
3.Zheng Qi, Li Bin, Mu Sumei, Zhou Hanping,Li Zhensheng(2006). Physical mapping of the blue-grained gene(s) fromThinopyrum ponticumby GISH and FISH in a set of translocation lines with different seed colors in wheat. Genome, 49: 1109-1114.
4.An Diaoguo, Su Junying, Liu Quanyou, Zhu Yongguan, Tong Yiping, Li Junming, Jing Ruilian, Li Bin, andLi Zhensheng(2006). Mapping QTLs for nitrogen uptake in relation to the early growth of wheat (Triticum aestivumL.). Plant and Soil, 284: 73-84.
5.Su Junying, Xiao Yanmei, Li Ming, Liu Quanyou, Li Bin, Tong Yiping, Jia Jizeng andLi Zhensheng(2006). Mapping QTLs for phosphorus-deficiency tolerance at wheat seedling stage. Plant and Soil, 281: 25-36.
6.Yang Xinghong, Chen Xiaoying, Ge Qiaoying, Li Bin, Tong Yiping, Zhang Aimin,Li Zhensheng, Kuang Tingyun, Lu Congming (2006).Tolerance of photosynthesis to photoinhibition, high temperature and drought stress in flag leaves of wheat: a comparison between a hybridization line and its parents grown under field conditions. Plant Science, 171: 389-397.
7.WangJian, ZhuJinmao, LinQinqin, LiXiaojuan, TengNianjun,LiZhensheng, LiBin, ZhangAimin and LinJinxing (2006). Influence of
stem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cell wall components on the bending strength of wheat (Triticum aestivumL.) stem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51: 679-685.
李振聲 院士
9.Zhao Xueqiang, Li Yujing, Liu Jianzhong, Li Bin, Liu Quanyou, Tong Yiping, Li Jiyun, andLi Zhensheng(2004). Isolation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a high-affinity nitrate transporter, TaNRT2.3, from roots of wheat. Acta Botanica Sinica, 46: 347-354
10.Zhang Jijun,Ying Jia, Chang Shenghe, Li Bin,Li Zhensheng(2003). Cloning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Violaxanthin De-Epoxidase (VDE) cDNA in Wheat. Acta Botanica Sinica. 45: 981-985.
11.Davies TGE, Ying Jia, Xu Qi,Li Zhensheng, Li Jiyun and Gordon-Weeks R (2002). Expression analysis of putative high-affinity phosphate transporters in Chinese winter wheats. 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 25: 1325-1340.
12.Tang Shunxue,Li Zhensheng, Jia Xu, Larkin PJ (2000). 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 (GISH) analyses ofThinopyrum intermedium, its partial amphiploid Zhong5, and disease-resistant derivatives in wheat.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00: 344-352.
李振聲指導學生,跳出了單純的知識傳遞,更注重培養學生的提出問題、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在科研方面,給學生足夠的研究空間,鼓勵青年人發揮創新精神,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研究。學生有童依平。
李振聲
1956-1965年,中國科學院西北農業生物研究所(后改名為西北生物土壤究所)助理研究員,農業研究室副主任;
1965-1987年,中國科學院西北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研究員,遺傳究室主任、副所長、所長;
1983-1987年,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院長、陝西省科學院院長;
1987-1992年,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遺傳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1991--2001年,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
1993--2003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委(第八屆、第九屆);
1992年至現在,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植物細胞與染色體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研究員。
所獲獎項 |
▪ 200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 ▪ 2005 農業部中華農業英才獎(獲獎) ▪ 1995 何粱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獲獎) ▪ 1989 陳嘉庚農業科技獎(獲獎) ▪ 1986 陝西科技進步特等榮譽獎(獲獎) ▪ 1985 國家科技發明獎 一等獎(獲獎) ▪ 1983 陝西科技成果獎一等獎(獲獎) ▪ 1978 全國科學大會獎(獲獎) |
榮譽稱號 |
▪ 1991 中國科學院院士(獲獎) ▪ 1990 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獲獎) ▪ 1982 陝西省政府授予陝西省勞動模範稱號(獲獎) ▪ 1979 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獲獎) |
胡錦濤為李振聲院士頒獎
感謝他為中國小麥遺傳與遠緣雜交育種和黃淮海平原中低產田大規模改造和治理做出的傑出貢獻。(科學技術部副部長張來武評)
您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科學生涯中,積極探索,開拓創新,無私奉獻,長期致力於小麥遺傳與遠緣雜交育種研究,至今活躍在農業科研一線,奠基了中國小麥遠緣雜交育種技術;針對國家和社會需求,不斷開創小麥育種新領域新方向,積極開展農業戰略研究,為中國糧食安全、農業科技進步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發揮了引領作用。(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評)
李振聲院士是著名小麥遺傳育種學家,以李振聲院士為代表的科研團隊主持實施的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為提高鹽鹼地糧食作物產量作出了重要貢獻。(河北省省長張慶偉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