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聲

革命烈士

李振聲(1893—1932),字日照,化名陳伯南,永嘉橋嶴垟村(今屬甌海區)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上、下河鄉一徠帶宣傳革命、建立農會、發展黨員,被選為永嘉縣農會負責人。

目錄

正文


徠事迹
1927年四一二政變后,在溫州城郊蓮花心、慈湖等地堅持鬥爭。1928年1月,中共浙江省委特派員鄭馨來溫州組建永嘉縣委,振聲為縣委委員,負責宣傳和農運工作,並和王金娒一起組織赤衛隊,進行抗租、抗債、反霸、鬧荒等鬥爭,曾打開下寅糧倉,分糧給窮苦農民。次年4月,任中共永嘉中心縣委委員,赴上橫、下剩、巽宅、上董、橋下街、二十四壟、朱塗等20多個村莊建立農會,開展反苛捐雜稅、反土地陳報等鬥爭。
1929年,浙南大災,永嘉西楠溪農民4000餘人連續舉行暴動。永嘉中心縣委因勢利導,派振聲和雷高升馳往組建紅軍游擊隊,成立臨時革命委員會,領導土地革命。國民黨政府命浙保四團會同青田、黃岩保安隊進行“圍剿”。黃南一戰,雙方傷亡均大。振聲負責將傷員轉移到青田潘山治療,並在吳坑一帶開展工作。1930年初,受縣委命返回西楠溪,重整紅軍,組成游擊隊,並清算叛徒,分糧度荒。同年3月,浙南紅軍游擊總指揮部成立,振聲負責政治工作。4月下旬,永嘉中心縣委在溫州城區策劃“五一”暴動未果,振聲返回家鄉與陳文傑發動新橋暴動,率赤衛隊夜襲新橋警察所,擊斃警長,剷除叛徒,后北渡甌江與雷高升部會師。
1930年5月,紅十三軍成立,振聲負責組織工作,並在攻打縉雲、甌渠戰役中建功。9月下旬,紅一團被強敵圍擊,率部分紅軍突圍至青田深山密林中隱蔽;後轉移到金華、嚴州、杭州等地活動。次年春,在上海法租界找到原浙江省委秘書長鄭馨,奉命到建德、富陽等縣組織農民武裝。1932年7月,從杭州返回富陽途中被捕,解往杭州陸軍監獄,嚴刑逼供,堅貞不屈,后被殺害於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