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峰

南開教師

王旭峰,1980年生於山東文登。2000年自山東考入南開大學中文系,2004年獲文學學士學位;同年保送攻讀南開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碩士學位,師從王立新教授;2006年轉攻博士學位,繼續師從王立新教授,2009年6月獲文學博士學位。2009年於南開大學文學院南開大學濱海學院任教。

人物經歷


2003年1月—5月,作為交換學生在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學習;2007年8月—2008年5月,在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訪學,研習宗教與西方文學,古希伯來語。2009年於南開大學文學院任教。

學術兼職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外國文學專業委員會理事。天津市外國文學學會副秘書長。

研究領域


后殖民理論與文學,宗教與西方文學

學術成果


在《外國文學評論》、《中國比較文學》、《當代外國文學》、《外國文學》、《國外文學》、《文藝理論研究》、《南開學報》等刊物和學術論文集中發表論文、評論、會議綜述等多篇,主要有:
《后殖民研究與激進傳統的再形成》(1.2萬字) 《外國文學評論》2012年第4期。
《庫切與自由主義》(1.2萬字) 《外國文學評論》2009年第2期。
《后殖民之後:理論的反思與重構》(1.4萬字) 《外國文學評論》2008年第3期。
《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8年第6期摘錄轉載。
《論V.S.奈保爾在中國的譯介、研究和接受特徵》 《中國比較文學》2012年第4期。
《后殖民理論與抵抗政治》 《文藝理論研究》2009年第5期。
《革命與解放:圍繞法農的爭論及其意義》 《外國文學》2010年第2期。
《歷史化與阿里夫。德里克的后殖民理論研究》 《外國文學》2007年第5期。
《論<河灣>對后殖民政治的反思》 《當代外國文學》2012年第2期。
《<無人伴隨我>與后種族隔離時代的“政治正義”》 《當代外國文學》2011年第2期。
《奈保爾與殖民認同》 《當代外國文學》2010年第3期。
《布爾加科夫的醫學:論<大師和瑪加麗塔>中的“瘋狂”》 《國外文學》2010第4期。
《<伊麗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課>與后殖民溝通》 《南開學報》2013年第1期。
《20世紀外國文學史書寫的理論與方法反思》(第二作者) 《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10年第3期。
《關鍵詞:后殖民主義》 《文學與文化》2011年第1期。

研究課題


參與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育部重點基地重大項目“歐洲文化的興起及其世界影響”子課題“歐洲近代文學藝術的興起及其世界影響”。
其他
朱維之、趙澧、崔寶衡、王立新主編《外國文學史·歐美卷》(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教育部優秀教材一等獎)第四版執筆者之一。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年。
王志耕、徐清主編《歐美文學:人的主題史》執筆者之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副主編《外國散文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年。
《歐洲近現代文學藝術史論》(合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

學術活動


2007-2008年,參與阿里夫。德里克教授(Prof. Arif Dirlik)在香港中文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主持的Inter-university Seminar系列學術活動(香港)。
2009年,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與社會文化”研究生國際學術研討會(南京)。
2012年,上海大學“全國英語文學研究高層論壇”(上海)。
201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知識與權力的互滲”學術研討會(北京)。
2013年,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外國文學專業委員會年會(銀川)。

學術獎勵


2013年,南開大學社科優秀成果獎兩項。
2012年,南開大學雲林獎教二等獎。
2011年,南開大學社科優秀成果獎。
2010年,南開大學雲林獎教二等獎。
2009年,南開大學范伯子學術基金獎。
2009年,第二屆南開大學人文科學優秀青年學者獎一等獎。
2008年,第一屆南開大學人文科學優秀青年學者獎二等獎。
2008年,南開大學周恩來獎學金。
2005年,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道風獎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