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虎鎮

吉林省四平市下轄鎮

卧虎鎮位於雙遼市縣城鄭家屯北30公里,東與紅旗鎮、柳條鄉、永加鄉為鄰,西部新開河貫通南北,南與縣城北郊、建設鄉隔西遼河相望,北與雙遼種羊場玻璃山鎮接壤。卧虎鎮政府所在地在卧虎屯。

歷史沿革


隋、唐屬高句麗,稱高麗小衙門地。
清屬蒙古達爾罕王。
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名額赫屯(卧虎屯)。
民國十六年(1927年),屬雙山遼源2縣。以今卧虎屯車站下面的東西街為分界線,道南屬遼源縣二區,從道北一直到泉眼溝和五星村屬雙山縣五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屬雙遼縣,設卧虎村公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劃歸雙山縣。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5月,屬雙遼縣卧虎區,駐謝力巴德屯(協力屯)。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劃歸雙遼縣第九區。
1956年3月,第九區分為卧虎、佐嶺、土山3鄉。
1958年9月,3鄉合併為卧虎公社。
1983年11月,公社改鄉。
1984年11月,鄉改鎮。
1996年10月,山場村劃歸遼東街道。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轄東安、西安2個居民委員會,卧虎、東興、孤店、五家子、大富、九家子、協力、報馬、白山、浩然、賀家、佐嶺、東方紅、土山、六家子、前六家子、五星、同樂、四合屯19個村民委員會。 
截至2020年6月,卧虎鎮下轄2個社區、19個行政村:西安社區、東安社區、卧虎村、五星村、同樂村、孤店村、白山村、九家子村、六家子村、前六家子村、報馬村、賀家村、佐嶺村、大富村、五家子村、浩然村、協力村、東興村、東方紅村、土山村、四合屯村, 鎮人民政府駐卧虎屯。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卧虎鎮地處雙遼市東北部,科爾沁草原的南端邊緣。東與永加鄉接壤,南與紅旗鎮、遼東街道相連,鎮西與內蒙古巴彥塔拉鎮毗鄰,北與玻璃山鎮、種羊場交界。 區域面積287.4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卧虎鎮地勢東高西低,北高南低。 

氣候

卧虎鎮春季乾旱少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乾燥,冬季酷寒多雪。 

水文

卧虎鎮屬遼河水系。有外流河兩條,內流小溪一條。西遼河原屬卧虎境內,是西北部蒙古高原老哈河和額爾古納河的支流,流經內蒙古,經鄭家屯西遼河鐵路大橋,在遼寧省昌圖縣的三江口東遼河匯合后,經營口注入渤海。清河是卧虎鎮的西界河,是呼倫貝爾高原的黑龍壩支流,從同樂村的興隆屯西北入境,流經同樂、五星、卧虎、東興、土山、東方紅等村的西部,從山場前大有屯,穿過鐵路清河橋注入西遼河。 

自然災害

卧虎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等 。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卧虎鎮轄區總人口30567人。總人口中,男性15827人,佔51.8%;女性14740人,佔48.2%。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9956人,佔98%;有蒙古、回、滿3個少數民族,共611人,佔2%,人口出生率10.45‰,人口死亡率3.26‰,人口自然增長率7.19‰。 
2017年末,卧虎鎮常住人口26655人。 
截至2018年末,卧虎鎮戶籍人口34049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卧虎鎮財政總收入0.85億元,比上年增長23%。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00萬元,增值稅20萬元,企業所得稅20萬元,個人所得稅2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0%、-50%、24%、27%。人均財政收入8240元,比上年增長9%。
截至2018年末,卧虎鎮有工業企業7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0家。 

農業

2011年,卧虎鎮生產糧食15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8255元。 

工業

2011年,卧虎鎮工業總產值7500萬元。 

金融

2011年,卧虎鎮各類存款餘額0.94億元,比上年增長22%,人均儲蓄1300元;各項貸款餘額0.5億元,比上年增長30%。 

社會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卧虎鎮有文化藝術團體1個,文化站個,藏書2000餘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人,電視綜合覆蓋率87%。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卧虎鎮有幼兒園27所,在園幼兒950人,專任教師51人;小學15所,在校生1767人,專任教師17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767人,專任教師17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職業中專1所,在校生2708人,專任教師146人,教育經費達0.18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0.14億元。 
卧虎鎮
卧虎鎮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卧虎鎮有衛生院1個;病床4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3張。 

社會保障

2011年,卧虎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38戶,人數379,支出80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33戶,支出88萬元。 

交通


2011年末,卧虎鎮區道路總長度5.1千米;橋樑48座,總長度576米。
卧虎鎮
卧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