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林

鄂托克前旗科技特派員

李桂林同志是鄂托克前旗科技特派員,他在農牧業技術推廣崗位上經幹了23個年頭。從2004年起,他連續五年被選派為鄂爾多斯市市級科技特派員。他既是一名農牧業、農村牧區能源技術的忠實推廣者、農牧民群眾的貼心人,又是這條戰線上一位孜孜不倦的探索者、創新者,他參與或直接設計建設的多項農村能源新技術、新模式已在鄂托克前旗大地上開花結果。他夜以繼日、不問寒暑在農牧業、農村牧區能源生產建設第一線上,帶出了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農牧業、農村牧區能源推廣隊伍。他把農業技術推廣作為體現自己人生價值的事業來干,勤勤懇懇,無怨無悔,在平凡的工作崗位干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主要事迹


今年上半年李桂林親自編寫資料對全旗參與項目實施的人員、項目技術員、項目村支書、村長進行了項目培訓。通過廣播、電視、科普活動、宣傳材料和培訓會等多種形式在項目鎮進行了聲勢浩大的項目宣傳、培訓,其中發放宣傳材料、栽培技術資料 35000多份。使項目區農牧民對項目的補貼標準、補貼品種、補貼數量 等相關政策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做到了每戶至少1份技術明白紙,至少1名技術明白人。在建池前和播種前對30個項目村嘎查農牧民進行了專題培訓,共辦培訓班65期5000多人次參加了培訓。
在培訓的形式上結合項目任務的落實,圍繞五大作物五核心技術和玉米青貯技術進行培訓。採取技術人員技術指導直接到田,技術培訓直接到戶,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四直接”推廣模式。
一是改變辦班的形式,由原來的集中辦大班的形式轉為村戶辦小班,直接面對農牧民,真正解決科技推廣最後一公里和成果轉化最後一道坎的問題,避免了農牧業新技術在培訓的過程中打折扣;二是改變培訓對象,將培訓對象的主體由鄉鎮幹部和管理部門的人員,轉變為具體的農牧民,針對技術實施的直接主體;三是改變培訓方式,由“填鴨式”,改為與農民面對面問答互動和現場指導的形式;四是改變普遍培訓農牧民為重點培訓示範戶。
對年齡小的孩子李桂林要背著前行
對年齡小的孩子李桂林要背著前行
在全旗現代農業示範區全面組織實施了玉米良種推廣補貼項目和測土施肥項目。從3月25日開始進行了廣泛深入的宣傳培訓,至4月15日開始發放玉米良種,配套推廣了自治區種植業五項核心技術中《玉米大小壟高產模式化栽培技術》,在4個項目鄉鎮共建立300畝以上連片的展示區4個,總面積10000畝,建立新品種、新技術試驗點7個,試驗面積30畝。示範不同區域 專用青貯玉米品種4個,對照品種2個,糧飼兼用玉米品種8個,對照品種2個;推廣玉米大小壟密植高產栽培技術,青貯玉米氮肥后移技術、數量試驗,玉米配方肥施用試驗、氮肥調控試驗、地膜覆蓋等多項試驗。各項試驗示範進展順利,同時,在苗期、生長中期組織農戶代表現場參觀8次,進一步提高了農民科學種田意識,擴大了良種推廣補貼成果。

主要成績


農村牧區新能源技術試驗示範和六大模式推廣。理論是基礎,創新則是生命,沼氣也一樣。2007年12月在旗里實施的自治區科技廳、農牧業廳“農村牧區清潔能源利用新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順利通過國家級科技成果鑒定。2008年,在自治區、市領導和專家的指導幫助下,按照自治區實施方案,以技術創新為動力,帶領技術人員潛心研究,刻苦攻關,積極推廣沼氣建設新模式。繼續研究示範新池型。2008年聯合市扶貧辦包村項目開始引進清華大學專利技術,在城川鎮的巴音什邊嘎查開展玻璃鋼沼氣池試驗,目前進展良好,計劃在年內推廣300戶。結合沼氣國債項目的實施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在已建成或開工建設了1187戶新模式和新池型。其中,“農牧六配套”556戶,“三池一體”202戶,“自動出料壓力自調型”111戶,“多池連體”52戶,“四位一體”310戶。改進了適合8—12立方米池型的可調節式曲率半徑尺,實現了建池標準化。並且為每處沼氣池都建設了固定式抽渣管、儲肥池,配套了PVC材質的抽渣器,為新模式示範戶配套新建了青貯窖、標準化豬舍、標準化養畜暖圈,配備了太陽灶、沼氣飯煲、太陽能熱水器、熱水袋等,打造了一批組裝配套沼氣、風光互補、太陽灶、熱水器、節能架空炕等農村新能源綜合利用、現代化養殖、無公害化種植示範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