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秧歌
瘋秧歌
瘋秧歌,原是流傳於安徽省鳳陽一帶的一種帶有濃郁皖北風情的舞蹈,原名“鳳陽歌”。19世紀末(清朝末年)傳入景縣孫鎮,經過幾十年的演變,融合了景縣民間舞蹈、音樂特點,形成了一種具有粗獷、潑辣、風趣、歡騰等特點的舞蹈。這種舞蹈動作風趣、潑辣,身體動輒呈三道彎,能製造一種強烈的歡樂氛圍,所以民間俗稱“瘋秧歌”,又稱“風秧歌”。此後,當地老百姓逢年過節就會舞起這種熱情歡騰的《瘋秧歌》,來抒發他們熱愛生活、嚮往幸福的情感,逐漸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民俗景觀。20世紀80年代,由景縣文化館工作人員挖掘整理,並被搬上舞台後,受到觀眾的青睞,並獲得多項殊榮。
1986年,景縣《瘋秧歌》被收集在《國家舞蹈集成》中,並被河北省定為在全省普及推廣的6個舞蹈節目之一。
1987年,河北省舞劇院以《瘋秧歌》素材編排的舞蹈《鬧春》在美國巡演,受到美國各界人士的好評。
1995年5月,由《瘋秧歌》改編的舞蹈《瘋娃》,在國際兒童節農村娃進京演出中,受到胡錦濤等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併合影留念。
1998年秋,在衡水市首屆群眾體育藝術節上,景縣《瘋秧歌》獲得一等獎,隨後在河北省首屆群眾體育藝術節上,獲得二等獎。省歌舞劇院根據《瘋秧歌》創作的舞蹈還去美國等國家演出。
2002年,在全國首屆少兒舞蹈藝術節少兒舞蹈精品大賽上,由市新星少兒舞蹈藝術團以《瘋秧歌》動作素材創作的舞蹈《棗鄉妞妞》獲得銀獎。“瘋秧歌”做為民族民間藝術的一個代表還被收錄進《河北省民族民間舞蹈資料彙編》及《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河北卷》中。
瘋秧歌是景縣地秧歌與皖北舞蹈《鳳秧歌》融合而形成的。19世紀末(清朝末年),在景縣孫鎮一帶,逢年過節或豐收時,勤勞的孫鎮百姓就會高興地扭起當地的秧歌,以表慶賀。當時,一位李姓在鳳陽為官的人告老還鄉,由鳳陽的四名轎夫送回,四名轎夫與其一同落戶景縣孫鎮。四名轎夫看到了孫鎮百姓扭著秧歌,便想起了自己家鄉的舞蹈《鳳陽歌》,也高興地扭起來。鳳陽歌獨特的舞蹈動作吸引了當地的老百姓,於是四名轎夫在孫鎮一帶將這種民間舞蹈口傳身教,並逐漸與當地的地秧歌相融合,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演變,逐漸成為一種融皖北與華北風情為一體、風格獨特的民間舞蹈《瘋秧歌》。
《瘋秧歌》主要分佈於景縣孫鎮一帶,以其粗獷、潑辣、風趣、歡騰的風格獨具特色,剛健優美、剛柔相濟,火熱起來狂歡跳蕩,近似“瘋”的程度,從而得名“瘋秧歌”。舞蹈所體現的內容大多是一家人慶豐收或節日時的情景。
其伴舞樂器都是特製的,如腰鼓兩頭粗、中間細、長一尺左右,銅雲鑼大小不一,擊打不同部位,能發出不同的聲音。鑼和鼓配合形成有節奏的韻律和鼓點,演到高潮時,觀眾感受最深的就是這種動人心魄的“鼓點”。其舞蹈角色老頭身穿咖啡色綢料、錦繡鑲邊對襟上衣、燈籠褲、頭戴紅絨式氈帽,身帶紅綢帶。老婆身著黑絲絨鑲邊大襟上衣,頭梳髮髻帶紅絨花。姑娘要身著玫瑰紅綢料鑲邊大襟上衣、褲子,梳長辮,扎紅頭繩。
整個舞蹈結構分三段,時間為六分鐘。第一段,四個姑娘以歡快的形象出場,配上雲鑼動聽的音韻,組成該舞的抒情部分。第二段,姑娘邀老頭、老婆同舞,老人以他們風趣的舞姿,把舞蹈推向高潮。第三段,二老與姑娘熱情歡騰地同舞,使舞蹈進入高潮。三段舞蹈風趣、熱烈,起伏跌宕,對比鮮明。主要動作有上步、退步、提打雲鑼、開胸、大跳、蹲跳、三道彎、射雁跳、盤腿跳、擺步、掏腿跳等。服裝道具、特色鮮明、獨具匠心。
20世紀80年代初,為進一步挖掘和保留這一文化遺產,景縣文化館工作人員胡桂新、劉志廣等人多次來到景縣孫鎮一帶,把會扭《瘋秧歌》或看過《瘋秧歌》表演的六七位老人組織在一起,請他們介紹《瘋秧歌》的特點、動作要領、唱詞、道具等,並將其一一記錄下來。他們經過認真整理、反覆排演,《瘋秧歌》逐漸形成了規範並被搬上演出舞台。
21世紀初,隨著人們觀念的改變和現代流行文化的衝擊,《瘋秧歌》已瀕臨失傳。《瘋秧歌》在其發源地安徽鳳陽已經失傳。在景縣孫鎮,《瘋秧歌》的最後一位傳承人王立泉於1983年去世,在當地已經沒有會扭《瘋秧歌》的人了。而當初景縣文化館參與挖掘整理該舞蹈的兩位老師,一位已經去世,一位也已身患絕症。如果不及時加以整理和保護,《瘋秧歌》這種民間舞蹈就將面臨失傳。
為拯救這一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景縣縣委、政府先後投入專項資金10多萬元,為《瘋秧歌》錄音、錄像、購置服裝、道具、培訓後備人才等,並成立了以政府主管副職為組長,主管部門負責人及專業人員為成員的相應機制,將發展保護《瘋秧歌》納入了該縣發展的整體規劃和文化發展綱要,並制定了五年保護計劃。2006年,建立健全了各種檔案資料;2007年,將用文字、錄音、錄像等多種手段進行系統記錄保護;2008年,在全縣推廣和宣傳;2009年,培訓專業研究和推廣人員;2010年,健全各種保護性法規等切實可行的保護措施。讓這一民族文化的瑰寶能夠得以傳承利用,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