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永芳

苟永芳

苟永芳,自榮縣中學畢業后,於1926年秋考入成都省立高等師範學校英語部就學,與張博詩等同學加入中共成都特支領導的半公開政治團體——“導社”。

個人經歷


1919年,“五四”運動的風暴席捲全國,自貢地區相繼組織了“國民外交後援會”、“學生聯合會”。其時,年僅11歲的苟永芳被選為華西小學學生會主席。在進步教師帶領下,華西小學學生上街遊行。高呼“反對二十一條”、“反對賣國賊”、“抵制日貨”等口號,苟永芳滿腔熱情地在街頭、茶館向民眾講演。當講到“我們中國人不做亡國奴”時,聲淚俱下,聽眾無不為之感動。
華西小學學生參加反帝愛國鬥爭的積極行動為校長白達(加拿大人)所忌恨,故意製造學生衣物被盜事件,反侮辱國人。師生推學校教師劉天健為代表向校方交涉,白達不理。學生中推出苟永芳、張博詩為代表要校方賠償,白達拒絕。學生結隊向法院控訴,法院說:“中國法律管不了外國人”。白達並通知法院派人保護學校,驅逐學生。苟永芳與全校學生上街遊行,·七次發表“宣言”。但地方官向洋人妥協:校方又以“貸讀生”必退清貸款、“立即離校”相威脅,事未得結果。苟永芳與部分同學憤然離校,靠師友幫助轉入東興寺小學就讀。
1922年上半年,著名共產黨人惲代英自滬州繞道自流井去成都,在東興寺小學作講演。永芳聽后,開始懂得勞動人民為什麼這樣窮,中國為什麼這樣弱的道理。同年秋,考入榮縣中學,靠親友支援12個銀元入學,謀得管理學校圖書及繕寫工作,半工半讀。在此期間,永芳閱讀了大量的進步書刊,悟得許多革命道理。永芳品學兼優,待人兼恭,常與友人切磋砥礪,深受敬佩,被選為榮縣中學及榮縣學聯主席。
永芳自榮縣中學畢業后,於1926年秋考入成都省立高等師範學校英語部就學,與張博詩等同學加入中共成都特支領導的半公開政治團體——“導社”。並同張博詩等參予“導社”的領導工作,與國民黨在該校領導的“惕社”展開針鋒相對的鬥爭。“萬縣慘案”發生后,永芳通過“導社”開展“反英雪恥”運動,並揭穿“惕社”分子提出的“讀書救國”、“不問外事”、“不談政治”的騙局。翌年,重慶發生“三·三一”慘案后,“導社”和成都大學的“社會科學社”等團體組織示威遊行,散發宣言,集會聲討屠殺革命人民的暴行。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瘋狂屠殺共產黨人,白色恐怖籠罩全國城鄉。此時,不少共產黨人被害,有的叛變、有的消沉、永芳卻勇往直前,矢志革命,並於同年8月加入共青團,翌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8年2月16日,白色恐怖籠罩成都,未及撤走的張博詩、袁詩堯等14位黨團員均被反動軍警捕殺,永芳化名王明遠、尹大成繼續堅持鬥爭。后受中共川西特委派遣,赴樂山地區開展工人運動工作,奔走於眉山、鍵為、夾江等地。一次去鍵為鹽場途中,突遭軍警搜查,永芳急中生智,將所攜黨的密件吞入腹內,軍警搜查一於所獲,仍強行將其逮捕。曾萊、趙代洲等聞訊后,積極設法,多方營救,以大筆款項打通關節,方得獲釋。同年10月,苟永芳調任中共川東特委宣傳部長兼團川東特委書記。1929年5月調到團省委工作,並擔任團省委委員。1930年,黨團合併,苟永芳擔任省“行動委員會”秘書。同年,領導了成都北門外獨輪車工人罷工鬥爭。省“行動委員會”撤銷后,苟永芳擔任團省委書記,很快恢復了在“左”傾冒險主義影響下,成都學校被破壞了的進步學生組織和共青團組織。1933年,苟永芳任四川省委宣傳部長,同年10月,因省委書記去瑞金出席中共六屆五中全會,永芳即代理省委書記。l1月1日,省委常委在成都少城公園召開會議,因叛徒出賣,到會成員全部被捕。苟永芳被單獨關押在四川軍閥劉湘的清共委員會所設的監獄中。
敵人對其軟硬兼施,企圖從永芳口中得到中共黨內重要機密,時以高官厚祿相許,時而嚴刑逼供,均遭永芳嚴詞拒絕。敵人無計可施,不得不承認“共產黨人是不可征服的!”。

主要成就


永芳在監獄中,身帶笨重刑具,鐐銬加身,行動極為困難,但仍若無其事,談笑自若,常與難友誠摯交談,激勵他們堅持鬥爭。並經常寫字、撰文,儘管困難重重,一手寫字雙手俱動,頭部也隨之歪斜,但仍然日復一日的堅持書寫,並設法帶出監獄,揭露敵人,喚醒民眾。
1934年2月15日(農曆正月初二)深夜,獄卒忽來開門,永芳已知即將遇難,便脫下毛線背心送給難友,從容走出牢門,沿途高呼“救火”!驚醒難友,揭穿敵人秘密殺害共產黨人陰謀。在押解途中,仍不斷高呼口號“打倒軍閥”!“共產黨萬歲”!英勇就義於成都東較場。時年26歲。

個人榮譽


烈士死後,在清理遺物中,除有一篇尚未完稿的諷刺國民黨《孔子出洋記》外,還有三封遺書,分別給其父苟建文、愛人郭瑤芝(真姓蔣、三台人)及其幼女(烈士犧牲時才一兩歲)。在其父信中曰:“兒將被屠殺,父勿悲而憂無子,共產黨終必成功,繼后必有許多青年人認你為父,幸福日子猶在將來也!”給其妻子信中寫道:“你為黨中之忠實分子,無須我叮囑,以後勿以我死而灰心意冷忘卻前進矣!”留給其子女之書中說:“汝父將於某日被軍閥屠殺,汝當永記此日,長大後為黨效忠,為父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