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2條詞條名為雷達的結果 展開
雷達
windows phone軟體
雷達(Radar)是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縮寫的音譯,即“無線電探測與測距”,它是利用目標對電磁波的反射或散射現象對目標進行檢測、定位、跟蹤、成像與識別的。
雷達是集中了現代電子科學技術各種成就的高科技系統。目前已成功地應用於地面(含車載)、艦載、機載、星載等方面。這些雷達已經和正在執行著各種軍事和民用任務。
1904年4月30日,德國的Christian Huelsmeyer申請了一項名為telenobiloscope的專利。這是一個利用電波來探測遠處金屬物體的發射一接收機系統。Telemobiloscope設計用來防止輪船之間的碰撞,但該系統最初沒有考慮測距功能。1927年,Hans E,Hollmann在對Huelsmeyer的裝置進行改進的基礎上,製造了第一部厘米波段的發射一接收機。它便是“微波”通信系統的“鼻祖”。Hollmann等三人完善了該系統,使得該系統可以探測到8 km遠的輪船和30 km遠、500 m高空飛行的飛機。以後,上述系統分別形成了艦載(Seelakt)和地基(Freya)兩個系統的雷達。該階段被視為雷達的雛形階段。
在雷達的早期發展階段,美國在1922年利用連續波干涉雷達檢測到木船,1933年首次利用連續波干涉雷達檢測到飛機,1934年美國海軍開始研究脈衝雷達,1935年英國開始研究脈衝雷達,1936年首個警戒雷達投入使用,1937--1938年大量CH型號雷達站投入使用,1938年美國研製出第一台火炮控制雷達,1944年能夠自動跟蹤飛機的雷達研製成功,1945年能夠消除背景干擾,顯示運動目標的技術使雷達功能進一步完善。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雷達成了電磁場理論最活躍的部分。
20世紀60年代以來,由於航空和航天技術的15-速發展,以及利用雷達探測飛機、導彈、衛星等的需要,對雷達的作用距離、測量精度、解析度等性能有了更高要求,同時由於發展反彈道導彈、空間衛星探測和監視、軍用對地偵察、民用遙感等。使得一些關鍵技術在雷達中得到應用。如脈衝壓縮技術、脈衝多普勒(PD)和動目標檢測(MTD)、有源相控陣技術、合成孔徑/逆合成孔徑雷達技術、超寬頻雷達技術(UWB)、高頻超視距雷達技術(OTHR)、雙/多基地雷達技術、綜合脈衝與孔徑雷達技術、MIMO雷達系統、外輻射源雷達、網路雷達系統等。
現代雷達種類繁多,分類的方式也比較複雜。
(1)按雷達用途分為:預警雷達、搜索警戒雷達、引導指揮雷達、炮瞄雷達、測高雷達、戰場監視雷達、機載雷達、氣象雷達、航行管制雷達、導航雷達以及防蝗、敵我識別雷達等。
(2)按雷達信號形式分為:脈衝雷達、連續波雷達、脈衝壓縮雷達、雜訊雷達和頻率捷變雷達等。
(3)按角跟蹤方式分為:單脈衝雷達、圓錐掃描雷達和隱蔽掃描雷達。
(4)按測量目標的參數分為:測高雷達、兩坐標雷達、三坐標雷達和敵我識別雷達等。
(5)按採用的技術和信號處理的方式分為:各種分集制雷達(例如,頻率分集、極化分集等)、相參積累和非相參積累雷達、動目標顯示(moving target indication,MTI)雷達、動目標檢測(movingtarget detection,MTD)雷達、脈衝多普勒雷達、合成孔徑雷達、邊掃描邊跟蹤(track while scan,TWS)雷達等。
(6)按天線掃描方式分為:機械掃描雷達和電掃描雷達等。
(8)按雷達工作平台分為:地基、機載、天基、艦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