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港鎮街道
天生港鎮街道[江蘇省南通市天生港鎮街道]
天生港鎮街道地處南通市區西大門,西南臨長江,北依通揚運河,西靠九圩港,東傍港閘經濟開發區,二0四國道穿境而過,集交通要道與黃金水道於一身,是南通船舶配套工業集中區天生港鎮片區所在地,街道總面積25.8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4萬畝,總人口近5萬人,農業人口1.84萬人,轄8個行政村和2個居委會。
天生港位於南通市長江北岸,以天生良港而得名。1904年,張謇決定在這裡籌建通江達海的碼頭,特向兩江總督周馥申請自開商埠。呈文說:“凡八州縣,一水可通,而天生港適為樞紐之一。”百年前夢懷實業救國夢想的張謇在這裡建造港口碼頭,興辦起天生港電廠、通燧火柴廠等,興起一系列與民生相關的企業,小集鎮的興旺成了南通“一城三鎮”構想中的“一隻腳”。這裡的大達街、通燧街和澤生街,都是老一輩南通人耳熟能詳的老地方。澤生街的名字,來自於1905年張謇創辦的通州澤生外港水利公司。
據說當年,張謇看中這塊風水寶地的時候,就是看中她的靈氣,才在這裡建造港口碼頭,辦廠興業,成為天生而成的重要工業港口、能源港口,是南通近代航運厚實的搖籃。有了張謇篳路藍縷打下的底子,天生港街道至今成了江蘇有名的電力工業重鎮。
原天生港鎮1949年設天生港鎮。1996年,面積1.8平方千米,人口1.8萬人,轄果園路、大達街、蘆涇港、通燧街、三八新村、果園新村、江海新村、九圩港、勞動新村、華能新村10個居委會。
原閘西鄉1949年屬平西區沈川鄉、新港鄉、井字鄉,1991年建閘西鄉。1996年,面積14.4平方千米,人口1.9萬人,轄閘北、國慶、五接橋、井字圩、八一、五星、福利、團結、中心港、新閘10個村委會。
2005年8月,撤銷天生港鎮和閘西鄉,設立天生港鎮街道,管理5個居委會、8個行政村,辦事處駐高墩圩橋西(原閘西鄉政府)。
320611003:~001-111通燧社區-~002-111澤生社區-~200-112五星村-~201-220福利村-~202-220國慶村-~203-220八一村-~204-111新閘村-~205-112龍潭村-~206-112愛國村-~207-112白龍廟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 | 城鄉分類代碼 | 名稱 |
320611003001 | 111 | 通燧社區 |
320611003002 | 111 | 澤生社區 |
320611003011 | 111 | 新華佳園社區 |
320611003012 | 111 | 隆興佳園社區 |
320611003013 | 111 | 龍湖佳苑社區 |
320611003200 | 112 | 五星村 |
320611003201 | 112 | 福利村 |
320611003202 | 112 | 國慶村 |
320611003203 | 112 | 八一村 |
320611003204 | 111 | 新閘村 |
320611003205 | 112 | 龍潭村 |
320611003206 | 112 | 愛國村 |
320611003207 | 112 | 白龍廟村 |
2006年糧食總產0.635萬噸,生豬出欄1852頭,存欄2678頭,羊出欄590隻,存欄758隻,家禽出欄36205羽,存欄33457羽。建築勞動力261人,農村經濟總收入6225萬元,常年蔬菜、季節菜12136噸,水果產量1636噸,其中葡萄近1000噸,農村運輸業總產值5539萬元,建築業總收入6465萬元。自來水入戶率100%。街道完成綠化工程417.8畝,綠化覆蓋率達到38%。疏浚河道17條,共計3455米,改造危橋11座。
街道農業實現三大板塊,形成以晶龍潭農藝有限公司為龍頭,輻射300畝的特種蔬菜生產板塊;以南通坤隆珍稀彩葉園藝有限公司為龍頭,輻射200畝的特種苗木板塊,以國慶葡萄園為龍頭,輻射400畝的特種果品板塊,其中葡萄生產基地180畝,2004年、2005年通過省無公害農副產品生產基地和無公害農副產品鮮食葡萄生產基地認證。街辦農業示範園區規劃面積2000畝,2004年被評為南通市二十佳示範園區。
2006年街道工業經濟呈現出良好發展趨勢,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48.95億元,同比增長42.4%;實現工業銷售48.7億元,工業利潤2.123億元,工業增加值9.9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1.5%、35%和30.3%;全年完成合同利用外資420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742萬美元;船舶配套工業集中區、工貿園區全年新建項目124個,完成工業投入7.95億元,占年計劃的132.5%,同比增長91.3%;民營經濟綜合排名由2005年的第62名前移了12位,在全市138個鄉鎮中名列第50位。2006年開工億元項目4個,5000萬元項目3個,3000萬元項目22個,500萬元以上項目26個。山華重工、瑞德鋼業、中航船板、鑫晟船舶等項目正在抓緊建設。隨著這些項目的竣工投產,將會對街道工業經濟持續發展增添後勁。街道先後被評為市、區文明鄉鎮,連續6年被區委、區政府授予兩個文明建設“標兵鄉鎮”、“先進鄉鎮”、“安全鄉鎮”。
服務業總量不斷增大,全年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3.35億元,同比增長30.8%;營銷收入達到18億元,同比增長64.96%;完成服務業投入1.5億,-300萬元項目完成8個。吸納就業作用明顯,街道服務業2006年吸收從業人員9458人,轉移了部分勞動力,穩定社會的效應進一步顯現;傳統服務業健康發展,運用現代營銷理念,積極改造和提升傳統營銷方式;專項整治成效明顯,將企業納入規範發展軌道;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共引進三產企業76家。
近兩年來天生港鎮街道招商引資工作一直處於全區領先,2005年奪得環球杯考核第一名,2006年再創新高,全街道新增註冊各類企業219家,其中註冊資本500萬元以上企業26家,新增外資企業8家。
1、-戰略目標:經濟發達、城鄉靚麗、政治清明、社會和諧、人民安康。
2、-戰略定位:“南通市區西北冀工業重鎮”。
3、-工作重點:堅持以黨的建設為龍頭,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城市建設為重點,以和諧社會建設為保障,全力爭創“模範天生”,傾心打造“實力天生”,精心培育“魅力天生”,努力塑造“活力天生”,著力構建“和諧天生”。
為提升城市形象,先後在通揚運河段、黃海路西延段、高墩圩橋東側地塊共拆遷100多戶,拆除居住戶面積達18000平方米,補償農民拆遷安置費2500多萬元。小區建設順利實施。在隆興小區一期安置全部結束的基礎上,新建的14幢、共54000平方米的隆興二期業已全部竣工,並已安置居民近200戶;建築面積61000平方米的隆興三期工程也已開工建設。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充分利用區委、區政府出台的加快基礎設施和園區開發的政策,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大力推進道路建設,投資2500萬元,形成園區建設“三橫三縱”道路的開發態勢。建成的總長3680米的天生路和全長1440米的興福路已全線貫通,全長1400米的興盛路基工程即將竣工,黃海路西延段工程已開工建設,這些道路的建成使配套區優勢得以顯示,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為項目落地創造了優良的條件。中小項目區標準廠房正在加緊建設,去年以來,配套區、機械小區共新建標準廠房39605平方米。
2006年共實現財政稅收收入18500萬元,同比增長50%。全年可用財力1900萬元,當年支出1780萬元,當年結餘120萬元,街辦把招商引資作為增加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建立了工業集中區和南通船舶配套工業集中區分區,並出台了相適應的優惠政策,吸引投資者入區創業。
以創建全國衛生城市為目標,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大力推進文明單位、文明鄉村創建活動,惟越集團被評為省文明單位,愛國村和八一村均被評為省文明村,各項社會事業齊頭並進。科技工作成績顯著。先後成立了全市第一家民營企業科技協會和全省第一家鄉老年科技協會,科技工作在區“創新杯”考核中名列前茅。教育實績引人注目,五接橋小學成立了全市第一所少兒星光藝術學校,開展與日本民間藝術團的互訪活動,開港閘教育的先河;龍潭小學是全區第一個通過省“模中心校”驗收的學校;九圩港小學興辦了全市第一所農村寄宿制學校;中心幼兒園在全區農村幼兒園中率先晉陞為市級一類幼兒園;黨校在全區率先被評為省紅旗基層黨校。衛生事業卓有成效。八個行政村全部通過省衛生村驗收。大力構築社會保障體系,全街辦社會養老保險投保率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保率均達到96%。扶貧濟困工作不斷深入,孤、殘、病等困難群眾得到多渠道、多層面、全覆蓋的有效幫扶,讓廣大弱勢群體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老年文體事業得到長足發展,活動豐富多彩,乒乓球、象棋、長跑以風箏等老年活動在全市具有一定影響,在市、區各級比賽中屢屢獲獎,街道舞蹈隊曾在全市文藝匯演中榮獲一等獎。計劃生育常抓不懈。全街辦計劃生育率和綜合措施落實率均達到100%。大力推進有線電視、有線廣播進村入戶工作,率先啟動共纜傳輸工程,有線電視入戶率在95%以上,有線廣播村組通播率達100%。深入開展全民普法教育,基層民主法制建設得到加強。建立完成社會治安大防控和社會矛盾糾紛大調解體系,切實維護了政治穩定和社會安定。2004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地區”,2006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四五普法先進集體”、“社會治安安全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