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茆塘

白茆塘

白茆塘又名白茆港、白茆浦,是陽澄地區五大主要通江河道之一,與其它通江河道一起負有2537平方千米的陽澄地區引排任務,其引排能力僅次於五大港中的瀏河。白茆塘是條歷史古老河道,其通塞利弊,關係甚巨,歷代治水者無不重視,據有關記載,早在吳越時期(907年)白茆塘就為海虞二十四浦之一,又據《蘇州府志》記載:宋景祐二年(1035年)蘇州知府范仲淹浚白茆以疏導渚水后,每每數十年或十數年舉工一次,舉輙款累萬。直至民國初年共疏浚36次,建國后,於1972年全面拓浚整治白茆塘,於2003年又浚一次。目前,白茆塘自小東門至長江,全長41.3千米,河道底寬35~45米,河底高程0.0~1.0米。河道常水位3.3米。

歷史變化


白茆塘兩岸為平原圩區,地面高程3.5~4.8米,其主要支河有肖涇、白古河、蘇家滃、大滃、嚴涇、大涇等,通過這些支河與北側常滸河、南側七浦塘、楊林塘、瀏河相通。據記載,歷代名臣曾先後主持白茆塘疏浚,其中有宋朝范仲淹、元朝吳王張士誠、明朝戶部尚書夏元吉、巡撫周忱、知府況鍾和巡撫僉都御史海瑞以及清朝巡撫林則徐、丁日昌等。

水利設施


白茆塘入長江口設有白茆節制閘,歷史悠久,早在吳越時期就有閘,於明洪武九年(1376年)至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的513 年間,幾易閘址,重建新閘六次、大修舊閘三次,屢建、屢修、屢毀,直至民國25年(1936年)揚子江水利委員會重建五孔鋼筋混凝土節制閘,凈寬37.3米,高柱雕梁如華表矗立,頗具民族特色,1937年遭日軍炮擊損毀,1946年修復。建國后,於1975年加固,又於2003年在老閘下游重建新閘,凈寬44米,並新辟上下游引河,底寬67~75米,底高-1.5米,設計引排流量分別為505和452立方米/秒,最大年引排水量分別為5.08和10.42億立方米。沿途鄉鎮工業發達,經濟繁榮,常熟市在全國百強縣中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