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鈞儒紀念館
沈鈞儒紀念館
沈鈞儒紀念館
主條目:沈鈞儒
沈鈞儒(1875——1963),原籍浙江嘉興,光緒甲辰(1904)進士,次年留學日本,回國后參加辛亥革命和反對北洋軍閥的鬥爭。1935年,他與宋慶齡等發起並組織了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積極開展抗日救亡運動,觸怒當局而遭入獄,為著名的“七君子”之一。之後,他為反對內戰爭取和平,建立和擴大愛國統一戰線作出了很大貢獻,是中國民主同盟的創始人之一。新中國成立后,歷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和民盟中央 主席等職,被譽為“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幟”、“愛國知識分子的光輝榜樣”。
在修復沈鈞儒故居、籌建沈鈞儒紀念館的過程中,上至中央領導,下至熱愛、敬仰沈鈞儒的普通群眾,無不給予此項工作大力支持,喬石、劉華清、鄒家華、蔣正華、王兆國、趙朴初、錢偉長、任建新、張勁夫、張愛萍、段君毅、雷潔瓊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分別為紀念館題詞,全國各地三百多位書畫家為紀念館揮毫潑墨,寄贈佳作,沈鈞儒先生的親屬向紀念館無私捐贈了大批珍貴的實物、史料,極大地豐富了紀念館的館藏,為紀念館的工作順利展開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1998年,第一批藏品經省文物局藏品等級鑒定小組鑒定:一級藏品3件,二級藏品15件,三級藏品44件,另有許多藏品待鑒。
沈鈞儒紀念館自開館以來,立足自身的特殊功能,服務教育,面向廣大觀眾特別是青少年學生,在對外擴大宣傳的同時,發揮了較好的社會教育功能。2000年7月10日,嘉興市委、市政府正式公布沈鈞儒紀念館為嘉興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