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陳忠實的結果 展開

陳忠實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陳忠實(1942年8月-2016年4月29日),1942年8月出生於陝西西安市灞橋區霸陵鄉西蔣村,中國當代作家。

1959-1962年,在西安市第三十四中學上學。1965年,開始發表作品。1968年11月-1978年7月,任陝西省西安市郊區毛西公社黨委副書記、革委會副主任。1973年,發表的短篇小說《接班以後》。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85年,完成中篇小說《藍袍先生》;同年,出版文集《陳忠實自選集》。1985年7月-1993年4月,任陝西省作協副主席。1986年,完成中篇小說《四妹子》。1991年,出版短篇小說集《到老白楊樹背後去》。1993年,出版長篇小說《白鹿原》。1993年4月-1996年12月,任陝西省作協主席。1997年,憑藉《白鹿原》獲得茅盾文學獎。2001年起,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2007年,發表短篇小說《李十三推磨》;同年,《李十三推磨》獲2007年茅台杯人民文學獎。2015年,出版短篇小說集《白鹿原紀事》 。2016年4月29日,因病在西安去世。

大事件

1942-08

出生

1942年8月出生於陝西西安市灞橋區。

1997

憑藉長篇小說《白鹿原》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

1997年長篇小說《白鹿原》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被教育部列入“大學生必讀”系列,已發行逾160萬冊,被改編成秦腔、話劇、舞劇、電影等多種藝術形式。

憑藉長篇小說《白鹿原》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
2016-04-29

去世

2016年4月29日7:40左右,因病在西安西京醫院去世。

人物生平


教育經歷

1959年9月--1962年9月西安市第三十四中學學生。

工作經歷

1962年9月參加工作。
1962年9月—1964年8月,在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區灞陵鄉蔣村小學任教師。
1964年8月—1968年8月,任陝西省西安市郊區毛西農業中學教師。
1968年8月—1968年11月,任陝西省西安市郊區東李學校教師。
1968年11月—1978年7月,任陝西省西安市郊區毛西公社黨委副書記、革委會副主任 。
1978年7月—1980年2月,任陝西省西安市郊區文化館副館長。
1980年2月—1982年11月,任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區文化局副局長、文化館副館長 。
1982年11月—1985年7月,任陝西省作協專業作家。
1985年7月—1993年4月,任陝西省作協副主席、黨組成員 
1996年12月—2001年12月,任中國作協第五屆全委會委員、陝西省作協主席、黨組成員。

寫作經歷

1965年,開始發表作品。
1973年,在《陝西文藝》發表的短篇小說《接班以後》。
1976年,在剛復刊的《人民文學》第3期上發表短篇小說《無畏》。
1984年,在《當代》第4期發表中篇小說《初夏》 。
1985年,完成中篇小說《藍袍先生》,講述徐慎獨不同時期思想變化的過程。
1985年,出版文集《陳忠實自選集》,對中國社會的角落和各色的人進行了描繪。 
1986年,完成中篇小說《四妹子》,從地域文化入手描寫人們 。
1988年1月,在《延河》發表中篇小說《地窖》。
1989年,在《鴨綠江》第1期發表短篇小說《害羞》。
1991年,出版短篇小說集《到老白楊樹背後去》。
1993年,出版長篇小說《白鹿原》,講述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 。
1996年,出版短篇小說集《鄉村》。
2007年,發表短篇小說《李十三推磨》,刻畫了中國民間的風骨與正義。
2009年,出版短篇小說集《李十三推磨》,該作品收錄了陳忠實2001年以來創作的10個短篇小說。
2010年,出版散文集《俯仰關中》,從人情景物、關於記憶、行走見聞、人生與寫作四個方面講述生活 。
2015年,出版短篇小說集《白鹿原紀事》,該作品由18個短篇小說組成。

獲得榮譽


時間具體獎項作品
1979全國短篇小說獎《信任》
1983《小說界》首屆優秀作品獎《康家小院》
1997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白鹿原》
2004《人民文學》優秀作品獎《原下的日子》
2007首屆蒲松齡小說獎《日子》
2007茅台杯人民文學獎《李十三推磨》
2008中國小說雙年獎短篇小說獎《李十三推磨》
2009《小說月報》2009年第13屆百花獎《李十三推磨》

主要成就


學術影響

2007年陳忠實榮獲由中共陝西省委、陝西省人民政府頒發的首屆陝西文藝大獎藝術成就獎。有多部(篇)作品被翻譯成英、俄、日、韓、越、蒙古等語種文字出版。
《白鹿原》系陳忠實的代表作。據不完全統計,《白鹿原》迄今已發行逾200萬冊,在國內外讀者中反響強烈,在文學界評價很高。

社會活動


1985年7月--1993年4月擔任陝西省作協副主席、黨組成員。
1993年4月--1996年12月擔任陝西省作協主席、黨組成員。
1996年12月--2001年12月擔任中國作協第五屆全委會委員,陝西省作協主席、黨組成員。
2001年12月--擔任中國作協第六、五屆副主席,陝西省作協主席、黨組成員。
中共第十三、十四大代表,中共陝西省委第七、八屆委員會候補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第五屆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西安思源學院人文學院院長,西安石油大學學術委員會名譽主任,西安工業大學陳忠實當代文學研究中心主任。
2011年11月25中國作家協會第八屆全國委員副主席中,有讀者用一個字概括陝西三作家的寫作風格:
陳忠實:精
路遙:不精不稀
賈平凹:稀

演藝經歷

2021年5月21日,擔任文學顧問的《柳青》在中國大陸上映。

個人生活


健康狀況

2016年4月29日7:40左右,因病在西安西京醫院去世。

人物評價


陳忠實大部分時間都躲在西安市東郊灞橋區西蔣村的老家舊屋裡,一求耳根清凈,二求讀書彌補文學專業上的殘缺,三求消化他所擁有的生活資源,創作出數量上越來越多、質量上越來越高的文學作品來,直至一九九二年以發表第一部長篇小說《白鹿原》而一鳴驚人。
《白鹿原》連載於一九九二年《當代》第六期和一九九三年《當代》第一期,一九九三年六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單行本。
陳忠實是一位擁有民族精神的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家。
陳忠實(照片1)
陳忠實(照片1)
《白鹿原》一出世,評論界歡呼,新聞界驚嘆,讀者爭相購閱,一時“洛陽紙貴”。其暢銷和廣受海內外讀者讚賞歡迎的程度,可謂中國當代文學作品中所罕見。迄今人文社的累計印數(含修訂本、精裝本和“茅盾文學獎獲獎書系”)已達六十六萬一千冊,此外還收入他的“小說自選集”和“文集”,海外則有香港天地圖書公司版、台灣新銳出版社版和韓文版、日文版先後面世。
《白鹿原》面世后確實出現了好評如潮,暢銷不衰,一時“洛陽紙貴”的盛況,卻也一直有不同的爭論、批評乃至粗暴的壓制。然而,牡丹終究是牡丹。儘管它本身還存在某些不足,但那些非科學的批評、壓制,卻無損於牡丹的價值、華貴和富麗。
白鹿原
白鹿原
它先是榮獲陝西第二屆“雙五”文學獎最佳作品獎和第二屆“炎黃杯”人民文學獎。後來,略加修訂的《白鹿原》又在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九日榮獲中國長篇小說的最高榮譽---第四屆茅盾文學獎。一九九八年四月二十日,它的作者終於登上了北京人民大會堂的頒獎台。
《白鹿原》,撼人心魄的高峰在一九八五年創作中篇小說《藍袍先生》的時候,陳忠實便開始了關我們這個民族命運的深入思考。為了完成一部堪稱為“一個民族的秘史”的死後可以放在自己棺材里當枕頭用的大書,為了完成這部曾經擬名為“古原”,後來定名為《白鹿原》的長篇小說,陳忠實花了兩三年的時間作了幾方面的準備:一是歷史資料和生活素材,包括查閱縣誌,地方黨史和文史資料,搞社會調查;二是學習和了解中國近代史,閱讀中國《近代史》《興起和衰落》《日本人》《心理學》《犯罪心理學》《夢的解析》《美的歷程》《藝術創造工程》等中、外研究民族問題和心理學、美學的新著;三是藝術上的準備,認真選讀了國內外各種流派的長篇小說的重要作品,以學習借鑒他人之長,包括研究長篇結構的方法。他特別重視的有中國當代作家的《活動變人形》(王蒙)、《古船》(張煒),外國作家的則有《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馬爾克斯),莫拉維亞的《羅馬女人》以及美國謝爾頓頗為暢銷的長篇和勞倫斯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作了這些準備和思考之後,他認識到只有回到老家小屋那個遠離塵囂的環境里,才有望實現自己的宏願。
陳忠實(照片2)
陳忠實(照片2)
陳忠實的老家在西安市東郊灞橋區西蔣村。這是南倚白鹿原北臨灞河的小村落,全村不足百戶人家。雖然由此到西安只有不足一小時的、約二十五公里的車程,然而卻是天然的僻靜,最適合沉心靜氣地思索和精雕細刻地寫作。村裡每一家的後院都緊緊貼著白鹿原的北坡。橫亘百餘華里的高聳陡峭的塬坡遮擋了電視信號,電視機在這裡也只好當收音機用,只能聽聽新聞和音樂之類。
但這離西安鬧市不遠的地方確實沒有工業污染。只要灞河不斷流,河川便清澈見底;還有錯落的農舍,一堆堆的柴火或麥草垛;平展寬闊的莊稼地;河邊、塬坡上有樹林,那裡有狐狸、獾、稚雞、呱啦雞、貓頭鷹等等,真是一派田園風光。
轉過村裡那座瀕臨倒塌的關帝廟,便是陳忠實從老爺、爺爺和父親流傳下來的家園。在家園大門前不過十米的街路邊,有忠實親手栽下的昂然挺立的法國梧桐。這本來只有食指粗的小樹,在陳忠實決心動手寫《白鹿原》的一九八八年的早春栽下,四年後它便長到和大人的胳膊一般粗,終於可以讓它的主人享受到篩子般大小的一片綠蔭了。它是陳忠實為了寫成《白鹿原》這幾年來所付出的一切艱辛,所耗費的心血,乃至他所忍受的難耐的寂寞的活生生的見證。
《白鹿原》在中國當代文壇上,毫無疑問是小說叢林中的一棵枝葉茂盛、葳蕤光輝的大樹,確確實實是一座拔地而起的風光無限、撼人心魄的高峰。

人物事件


商業驅動形不成傾向
而對於一些“身體寫作”“行走寫作”“零度寫作”等號稱“有以腐朽為美,有以殘酷為美,有以淫穢為美”的所謂文學,陳忠實說,只能熱炒熱鬧一陣兒便迅速冰鍋冷灶,形不成傾向。
他分析說,這些停息一波又起一波的寫作現象,主要是一個商業利益的驅使,出版方想以此謀利,寫作者也以此獲得厚酬。還有“名”的誘惑,不能正道出名就想絕招歪招。
文學還停在圈內
在回答“文學還有多大力量”這個問題時,陳忠實這樣評價的文學作品:即使是一些被評論家叫好的作品,也僅僅只是在文學圈子裡反響一陣兒,很難走向普通的非文學職業的讀者群里。這樣,這些被好評的作品的影響力,也只是局限在文學圈子裡被評說的閣樓上,對社會生活各個階層的讀者完全陌生,更談不上影響力量的大小和有無了。
樂觀期待時日
之所以確信未來文學前景的樂觀,陳忠實認為首先是時代的進步,思想的開放,信息的流通,年輕作家可以獲得諸多的思想啟示和藝術形式的參照借鑒。再教育的普及和作家文化素養的奠基,都比老一代作家雄厚得多了,藝術視野更開闊,起步會更高,思想力度會更具穿透的深度,優秀的作家和偉大作品,肯定會出現,只是一個時日長短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