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五松山的結果 展開

五松山

山東淄博土山

徠淄川五松山位於淄川城東10公里處,因山上五棵古柏而得名。

概述


淄川五松山地理位置重要,從這裡俯瞰淄川縣城,也是古代青州通往濟南的必經之路。更重要的是,這裡是查爾馬漢的家鄉。五松山一側的天齊嶺上有重要歷史遺跡嬤嬤幢、大肚子和尚廟、鞠博士故里,淄川火葬場和公募都在此地,是重要祭祀地。
淄川五松山圖冊
淄川五松山圖冊

歷史


李詭祖的封號問題,歷史可考的至少有四次之多。第一次,五代時期天成元年(926年)明宗皇帝李嗣源贈封為“神君增福相公”;第二次,即第二年,天成二年(927年),明宗皇帝又加封為“增福靈德侯”;第三次,是在元朝天歷二年(1329年)元文宗贈封為“福善平施公”;第四次,明朝建立后,“明興晉祀名宦,仍唐封”。前幾年張家口堡子里的財神廟在修繕過程中,曾挖掘出一塊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的石碑,碑文記載:財神廟始建於明萬曆九年(1581年),當時叫作“增福靈侯祠”;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重修,並記述了當時的情形,“今日之熙攘,為商旅之大都會,泰運天間,中外一統,壽德無疆,神靈默佑,福星永耀,民康物阜,歲富財昱,禮儀咸制,神樂隆祥”。這塊碑即是李詭祖被封為“增福靈德侯”的證據。
對於財神李詭祖的記載,見於如下歷史文獻:
民國廿二年《曲周縣誌》記載,李詭祖,淄川人,任曲梁縣令期間,清正廉潔,為民造福,疏通河道,治理鹽鹼,率先垂範,生活儉樸,把自己的俸祿都拿出來周濟貧苦的人,是老百姓愛戴的清官,死後老百姓立祠紀念。增福李公祠亦名財神廟在城內東街道北,祭祀北魏曲梁令李詭祖。明嘉靖間,邑人兵部王一鶚重修,清光緒二十四年又重修。
成書於元明時期的道教經典《三家源流搜神大全》(即《三教搜神大全》)有增福相公一圖,這位增福財神穿一品朝服,戴丞相帽。稱:“李相公諱詭祖,在魏文帝朝治相府事。白日裁斷陽間冤獄,夜間主判陰間是非,兼管隨朝三品以上官人衣飯祿料,及在世居民每歲分定合有衣食之祿。至後唐明宗天成元年(公元九二六年)贈為神君增福相公”。明《萬曆續道藏》所收《搜神記》也記載:“增福相公九月十七日生。李相公諱詭祖,在魏文帝朝治相府事。白日管陽問央斷邦國冤滯不平之事,夜判陰府是非狂錯文案,兼管隨朝三品以上官人衣飲祿料,及在世居民每歲分定合有衣食之祿。至後唐明宗朝天成元年贈為神君增福相公。”

詩作


明代臨川名人伍福詩作《謁嬤嬤幢李相公墓》:
太白隕落何茫然,相公飛升列仙班。
足蹬般河長流水,頭枕天齊連綿山。
玉書神護星君位,聖賜財帛石室間。
惠澤萬民增福公,平施天下福善仙。
與李詭祖增福財神崇拜起源密切相關的邯鄲地區有民謠《迎財神歌謠》:
財神爺爺不姓財,
俺請財官下天來。
徠頭戴金,身穿銀,
懷裡抱著聚寶盆。
手裡拿著搖錢樹,
腳下軋著雪花銀。
搖錢樹上拴玉馬,
玉馬這裡卧麒麟
麒麟這裡搖三搖,
金的元寶屯住門。
打了三天沒掃地,
金的元寶三尺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