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報社

健康報社

健徠康報社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直屬單位,現為國務院出資、財政部代管國有獨資文化企業,全稱:健康報社有限公司。

機構設置


報社現有23個內設機構,31個駐地記者站,4個二級子公司,建有比較完備的公司化法人治理結構和管理監督體系。
中國衛生》雜誌社有限公司是健康報社黨委領導下的另外一家國有獨資公司,全名《中國衛生》雜誌社有限公司,由財政部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

發展情況


融合發展
從新媒體到融媒體,健康報社的融合之路已經走過了20年。早在上個世紀就開始的了初期觸網,1999年即上線健康報網;2007年數字版健康報開通;2010年手機報問世后,又推出iphone、ipad、安卓版;2013年開通第一個微信公眾號。這個時期,報社將傳統紙媒依靠網路新媒體手段,通過建設新媒體平台向新興媒體方向轉型,收穫了網路讀者。
2014年開始,報社加強了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互動交流。2014年創辦健康報移動健康研究院;2016年在村醫導刊數字版基礎上,開發和運營中國家庭醫生簽約信息服務平台;2017年健康中國(官方版)客戶端上線運營;2018年建立涵蓋微信、微博、頭條號、抖音號、快手號、網易號、百家號、一點資訊號、人民日報客戶端、澎湃號等30多個端的政務新媒體矩陣;2019年入駐學習強國;“健康中國”政務新媒體平台得到國家衛生健康委認可,正式交於健康報社主辦;“健康中國行動”專網也在積極籌劃中。
2020年,“健康報·健康中國”融媒體指揮平台投入使用,社內形成了健康報與健康中國一體兩翼的發展態勢,社外通過資源共享,既實現了國家衛生健康委的統一調控,又貢獻了其他媒體和宣傳部門獲取信息的健康資源平台。

主要刊物


子報子刊
除《健康報》和《中國衛生》雜誌外,健康報社還編輯出版《大眾健康》雜誌、《老年健康報》(原名《健康文摘報》)、《學生健康報》和健康報內參,並出版內部資料《健康傳播觀察》。
健康報內容經授權於台灣地區《中國醫藥導報》,目前與美國、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
健康報
《健康報》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管的最具影響的全國性衛生行業報。創刊近90年來,健康報始終把為人民健康服務視為己任,深入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衛生事業改革與發展的決策部署、政策措施、積極成效和給人民群眾帶來的實惠,及時報道醫藥科技進展和健康防病知識,傳播科學準確的健康信息,宣傳醫療衛生戰線的先進典型,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衛生職業精神,激勵廣大醫藥衛生健康工作者團結奮進,無私奉獻,增進社會各界對衛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8月召開的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特別提到,“1931年,我們黨在江西瑞金創辦了第一份專業報紙《健康報》,宣傳黨的衛生工作主張,傳播健康防病知識。”國家衛生健康委領導充分肯定健康報在行業中的主流輿論引導作用,2019年,在媒體融合的大背景下,國家衛生健康委將“健康中國”官方政務新媒體交由健康報社主辦。上級的關心和指導為健康報在新起點上進一步做好新聞宣傳工作注入了強大動力,健康報將繼續堅持“立足行業、面向大眾、服務社會”的辦報方針,努力構建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健康傳播和服務平台,為健康中國建設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1931秋,健康報誕生於江西中央蘇區首府瑞金,是我國革命根據地最早創辦的衛生專業報,也是我國報刊史上歷史最長的專業報紙,創始人是時任中央蘇區前敵委員會總軍醫處處長的賀誠同志。當時的報紙是一張不定期出版的黃麻紙油印小報,報頭為“健康”二字。1931年底中央軍委總衛生部成立后,由總衛生部編輯出版。
1934年10月紅軍北上抗日長征,在長征途中,編輯人員自製油墨蠟紙仍堅持出報。1936年總衛生部隨中央紅軍左路軍到達陝北后,曾一度停刊。1946年8月15日健康報作為東北民主聯軍總衛生部機關報在佳木斯復刊。報頭“健康”二字由總衛生部部長賀誠題寫。開始為八開二版,后改四開四版,每旬一期,逢五日出版,鉛印。1947年6月報紙隨軍遷至哈爾濱,1948年底遷至瀋陽。1949年4月,轉為東北軍區衛生部和東北人民政府衛生部機關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健康報由瀋陽市遷至北京市,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機關報,由旬刊改為周刊,1950年5月4日在北京出版第一期,黨和政府領導人朱德、宋慶齡郭沫若題詞致賀。朱德題:“推廣衛生工作,增強人民健康”;宋慶齡題:“健康”兩字;郭沫若題“保健是國家建設的基礎工作之一,共同綱領有明文規定,要我們‘推廣衛生醫藥事業,並注意保護母親、嬰兒和兒童的健康’,我們應該把這項工作做好。”1952年7月,報紙由四開四版改為對開四版。1956年1月,報紙文字由豎排改為橫排時,啟用周恩來總理親筆題寫的“健康報”三字為報頭,一直沿用至今。1952年7月改為周雙刊,12月休刊整頓,1957年1月1日繼續出版。1966年1月創辦每周一期、四開四版的健康報普及版。1966年8月,健康報和普及版同期被迫停刊。

事業發展


依託報紙,健康報社策劃了大型公立醫院發展高峰論壇、網際網路+健康中國大會、全國衛生健康微電影節、中國衛生髮展高峰論壇、中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發展高峰論壇等活動。這些活動贏得了業內外人士的好評,提升了健康報的影響力。
2013年、2015年、2017年《健康報》連續三次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列入“百強報刊”;2014年起連續入選全國郵政系統報刊發行50強。

歷史發展


《健康報》誕生在紅色瑞金,肩負著維護人民群眾健康的光榮使命,是中國共產黨創辦最早的報刊——《健康報》,已從1931年的油印小報,發展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管的最具影響的健康傳播和健康服務平台。
創刊近90年來,《健康報》與“紅色衛生”血脈相連的歷史,承載著老一輩革命者的忠誠與期望。《健康報》從當初的一張油印小報發展成一份在全國有重要影響的中央級大報,把為人民健康服務視為己任,深入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衛生事業改革與發展的政策措施、積極成效和給人民群眾帶來的實惠,激勵醫藥衛生工作者團結奮進,增進社會各界對衛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深入基層採訪,宣傳報道各地改革和發展的探索和經驗,同時注重反饋衛生行業內外對改革熱點難點問題的探討與思考,為各地推進改革提供了借鑒,也為領導決策提供了參考;在衛生突發事件中,《健康報》記者隊伍總是和醫療衛生隊伍一起在第一時間趕到救援一線,持續報道醫學救援進展,科學準確報道有關信息,傳播健康知識,正確把握輿論導向;在關注重大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民生改革中,《健康報》凝聚社會共識,提振改革信心,為改革工作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

業務範圍


除《健康報》外,健康報社於1985年創辦了醫學科普月刊《大眾健康》雜誌;1991年創辦了健康類文摘周報《健康文摘報》、2004年4月原衛生部將全國衛生系統的導向性主流雜誌《中國衛生》併入健康報社、2009年為百萬鄉村醫生量身打造的《村醫導刊》紙質版與數字版同步推出。2018年承接《學生健康報》編輯出版,完善了針對學生和青少年的健康科普。國際合作方面於1994年與台灣合辦《中國醫藥導報》,目前美國、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全媒體方面健康報網於1999年開通,2007年數字版健康報上線,2010年手機報問世,后又推出iphone、ipad、安卓版,各有特色多個新媒體客戶端全面達成報網互動,成為了衛生醫藥行業的首個全媒體閱讀方式的主流媒體。
徠除此之外,健康報社負責運營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健康中國”新媒體平台,開發運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平台”,在宣傳和智庫方面起到衛生行業不可替代的作用。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停刊13年的健康報於1979年7月1日,再度復刊。初為周刊,1980年1月改為出周雙刊。隨著形勢發展和廣大讀者需求,1983年7月改為周三刊。從1984年1月起,每周又增出一期健康報計劃生育版。1986年又改出周五刊。1987年7月計劃生育版改為《中國計劃生育報》(現《中國人口報》),另立門戶。此後,健康報為周四刊,每星期二、四、六、日出版。1993年創辦了周末版,順利實現了由周四刊向周五刊過渡。在此基礎上,1994年又實現了由周五刊到周六刊的過渡,完成了健康報成為“日報”的歷史性轉變。1996年在新聞改革的大背景下,又創辦了社會周刊。
健康報從瑞金到東北,一直隸屬於衛生行政機關。到北京后,獨立成為衛生部事業單位。1979年復刊之始,在衛生部大院里搭簡易房辦公。1982年遷回雙寺衚衕原社址,開始實行事業單位企業管理,自負盈虧。1999年,健康報整體搬入東直門外社址辦公。2004年,根據原衛生部黨組安排,《中國衛生》雜誌社併入健康報社管理。

文化理念


健康報堅持“立足行業、面向社會、服務大眾”的辦報方針,“傳承紅色歷史、引領健康未來”的使命,“向善、求真、理性、科學”的核心價值觀,“構建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健康傳播和服務平台”的願景,“主流視角、權威聲音、科學態度、人文情懷”的報道理念,“以人為本、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團結協作”的管理理念,“雙效統一、品牌優先、整合營銷、服務至上”的經營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