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崔五郎中

酬崔五郎中

《酬崔五郎中》的作者是李白,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78卷。此詩寫李白和崔五郎中相見時一見傾情的情景,二人傾杯扺掌,無話不談,詩酒定交。崔宗之勸李白一起到廬山隱居,李白此時正在感功業未成,傾心仕途,婉言謝卻。

作品原文


酬崔五郎中
朔雲橫高天,萬里起秋色。
壯士心飛揚,落日空嘆息。
長嘯出原野,凜然寒風生。
幸遭聖明時,功業猶未成。
奈何懷良圖,鬱悒獨愁坐。
杖策尋英豪,立談乃知我。
崔公生民秀,緬邈青雲姿。
製作參造化,托諷含緬邈。
海岳尚可傾,吐諾終不移。
是時霜飆寒,逸興臨華池。
起舞拂長劍,四座皆揚眉。
因得窮歡情,贈我以新詩。
又結汗漫期,九垓遠相待。
舉身憩蓬壺,濯足弄滄海。
從此凌倒景,一去無時還。
朝游明光宮,暮人閶闔關。
但得長把袂,何必嵩丘山。

題解


崔五郎中,即崔宗之,“飲中八仙”之一,李白好友,曾任尚書禮部員外郎,禮部侍郎,右司郎中等職。排行第五,故稱崔五。開元二十二年(734)秋,太白游洛陽時,與崔宗之相見,立成至交。此詩便是描寫二人初見,飲酒傾杯,詩酒定交的情景。

註釋


朔云:北方的雲。多指秋冬天氣的雲。
長嘯:嘬口為聲為嘯。長嘯指抒發心中慷慨不平之氣。
聖明:聖明天子,指唐玄宗
良圖:即宏圖大志。
鬱悒:愁悶不抒貌。
立談:見面站著說話。指說話時間很短。此句謂短時間內就成了知己。
緬邈:高不可攀的樣子
參造化:即秒造自然之意
海岳尚可傾:即山海可以傾倒移動
吐諾:說出的諾言
霜飆:寒風
汗漫:無有邊際,這裡指天空
九垓;中央與四面八方的廣闊空間。此處指九天之外
憩蓬壺:指飛引升仙,到神仙世界去
凌倒景:指飛升。凌:凌空。倒景:從天空向下看的景色皆倒
明光宮:漢宮名,此處指洛陽宮闕
閶闔:天宮之門,此處指宮殿門
把袂:即攜手

作品賞析


李白詩歌融庄屈為一體,汪洋恣肆,以氣勢取勝,如高山墜石,如大海回瀾,有不可阻擋之勢,此詩中”海岳尚可傾“的移山倒海的氣勢令人感嘆,表現出了其在仕途上的雄心壯志。此詩作於李白早年出道時期,此時的李白意氣風發,準備在這個時代的大舞台上施展出自己的才華,因而對崔宗之提出的隱居並不認同,於是在結尾說"但得長把袂,何必“嵩丘山",意思就是我們只要能在洛陽日夕相見,何必一定要去嵩山隱居呢?從此詩我們可以看出李白汪洋恣肆的文筆以及天馬行空的想象。

作者簡介


李白
(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先世於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於中亞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時屬安西都護府管轄)。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他一生絕大部分在漫遊中度過。公元742年(天寶元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后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失敗之後,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李白詩歌以抒情為主。他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時的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吸取其豐富營養,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獨特風貌。他具有超異尋常的藝術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一切可驚可喜、令人興奮、發人深思的現象,無不盡歸筆底。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