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梯理論
階梯理論
階梯理論是什麼
又叫做“意識層次理論”,心理學家肯威爾伯把意識分為10層:1.感知運動階段;2.情緒幻想階段;3.表象式思維階段;4.具體運算階段;5.形式運算階段;6.統觀邏輯階段;7.靈性階段;8.精微光明階段;9.無相階段;10.不二階段。並把這10層比喻為階梯的10根橫樑,意在說明意識的進化必須依次經歷各個階段而不能隨意跳過。
意識從低級階段一直到最高階段,即靈性的(spiritual)階段或者後人本的階段。
這是內在我(inward I)通向終極同一性的不同階段。從潛意識(subconscious)到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再到超意識(superconscious),大精神自身不斷發展,形成意識發展的特別弧線。從小我(the alone)飛躍到了大我(the Alone)。
上圖“意識的基本結構”是這一全面發展的簡圖。
是不是過去的人,例如生活在農耕時代等落後時代的人,不可能達到“精微光明”“無相”等高級階段呢?絕不是這樣的。任何時代都會有一些人在 大眾水平以上,一些人在 大眾水平以下。
每一社會都有特定的重心,可以說,其文化的倫理、規範、法則和基本制度都是圍繞它組織起來的。該重心也為社會提供基本的文化凝聚力和社會整合。
這一文化重心在個人發展中扮演著磁石一樣的角色。如果你在大眾水平以下,它會把你 往上拉。如果你想超越它,它又會把你 往下拖。如同發展的調速器,超過了大眾水平或者磁石,文化重心會把你拉到意識發展的大眾水平,如果磁石使勁把你往下拖,這時就你是否走運了。在兩種情況下,你都“被剝奪了公民權”。
所以任何文化中都存在著大眾水平和最先進個人水平的差別。
例如,500年以後以為人類學家在亞洲考察時,碰巧發現了克里希那穆提(Krishnamurti)的筆跡,便確信亞洲人都和克里希那穆提一樣。當然這很傻,但很多新時代理論家在探討舊時代正式這樣做的。他們拿出最先進模式中的一個代表,例如伏羲、釋迦牟尼、老子、孔子,便輕率地斷言那個時代就是“史前文明”“光輝時代”。事實上,幾千年前的先知、聖人只是鳳毛麟角,他們往往在王國里獨一無二,極具天賦,幾乎無人能達到他們的覺知水平。
首先,我們要確定一般的重心——古代的、巫術的、神話的、理性的、存在的,其次是仔細研究那些超出一般模式的具有天賦的精英人物——他們往往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進一步揭示了更高、更深的覺知模式(巫師、瑜伽師和聖賢)。這些更高、更深的覺知模式正式我們在“意識的基本結構”圖中所說的超意識發展的心靈(靈性)、奧妙(精微光明)、原因(無相)和不二階段。
“意識的基本結構”圖看起來確實像一張梯子,這也使那些以為發展模式是固定不變的線性的人感到困惑。這對於發展模式的努力方向是一種誤解。
最好是把“意識的基本結構”圖理解為一系列 同心圓圈或 相套的球體——每一個更高的階段都超越和涵括了它的前一階段。它是一個實現層次(actualization holarchy),每一階段先是擴展,后是以相套的方式涵括先前的階段。“意識的基本結構”圖只是切開的同心餡餅的一瓣。你可以把全圖畫成同心圓的形式:物質(感知運動階段)、肉體(情緒幻想)、心智(表象式思維至統觀邏輯階段)、靈魂(靈性階段、精微光明階段)和大我(無相階段和不二階段)。這個意識大等級就是世界偉大智慧傳統的脊樑,它跨越文化,普遍存在。
不過,更重要的是,這九個階段或者說同心圓,應該說只是闡釋了意識發展的實際情況的三分之一。即使我們把“意識的基本結構”稱作“梯子”,那麼還應該有梯子的攀登者,有產生於每一橫檔的不同觀點,他們也並非是線性的逐步進行!
那麼我們就有了梯子、攀登者、觀念。
梯子
這九個階段或者圓圈就是意識的基本結構。
記清這些階段並不必要,但可以作為參照,意識包括:感覺和知覺(感知運動階段),衝動和形象(情緒幻想階段),符號和概念(表象式思維階段),具體規則(具體運算階段,或規則/角色心智階段),有條理的反思(形式運算階段),洞察力-邏輯(統觀邏輯階段),然後是高級的超個人階段——靈性階段、精微光明階段和無相階段(圖上的空白是“最高”階段,它其實根本不是一個階段,而是整個展示 不二的空白場地)。
不過,它們只是意識發展的幾個主要里程碑,這裡所列出的僅是一個樣本絕非全部。
梯子的比喻很有用處,它可以表明意識的不同分出現在截然分離的階段,如果毀壞較低的一個橫檔,上面的橫檔就無法到達。這一比喻的失當之處是每一較高階段並非真的凌駕於較低階段之上,而是自身存在中包含著後者,就像是細胞包含著分子、分子又包含著原子,它是一個嵌套的層次系統(holarchy)。不過梯子的比喻能特彆強調成長設計的不同階段。
例如,在發展中,形象、符號、概念、規則等一次出現,不可逆轉。任何社會影響也不能改變這一次序,我們也不曾發現能夠改變它的社會。它是分層次的,跨越文化,沒有例外。正如你必須在造句之前現有辭彙,寫成段落之前現有句子,就這樣,這些基本的子系統形成於其前輩之上又將它們包含在內,正因如此,次序是不可逆轉的:較高的橫檔寄身於較低的之上,這是用梯子作比喻的部分妙處。
那些階段就是意識之梯或者意識等級的基本橫檔。
但那還不是行動過程的真正所在。幾十我們粗略地吧基本結構的發展畫作梯子,真正的行動過程還需要攀登者的參與。攀登者就是自我(self),有時稱作自我系統(客觀來講,用“它語言”來表示,它是自我系統;主觀來講,它是一個人,是一個自我,是自我感)。
自我即攀登者有著梯子所不具備的顯著特點和功能。因為梯子根本上是無我的,它的每個橫檔上都沒有內在的自我感。但自我佔據了橫檔,並與之同一,從而產生多種自我身份或者自我成長的階段,直到徹底的虛空中從梯子上跌落——梯子與攀登者完全是兩碼事。
自我有如下特點:同一、組織、意志或注意、防禦、代謝和 引導(navigation)。
這裡不需要對它們深入探討,僅以“引導”為例,請你注意這麼一種情況,“引導”包含著四種驅力,即自我保存、自我適應、自我超越(或自我蛻變)、自我分解,這四種“內驅力”又被包括在自我子系統內的所有子系統所擁有。在自我成長、發展的每一個橫檔上,它對自我發展的道路都有這四種基本選擇。任何一種內驅力過大或過強,都會導致病患,而病變的類型由其(發生時)所處的基本橫檔決定。
自我可能正在攀登意識擴展之梯,但問題是它在任一橫檔上都可能丟失一隻胳膊或一條腿。
如果在發展的不同階段上出現了問題,自我的某些方面就可能被破壞或“丟棄”。所謂的“被丟棄”就是壓抑、分裂或者疏離。自我可能在任何階段失去一隻胳膊或一條腿,這一損失會導致所處階段特有的病變。
所以,從精神病、邊緣人格、神經症、實存類疾病、靈性階段疾病,在不同的階段我們能見到不同的病變。
基本的結構在成長和發展,而自我必須實實在在地與之交涉,實實在在地攀登意識發展的橫檔,而且在任一橫檔上都可能跨錯一步並嚴重受傷。
攀登者在梯子上跨越的每一步都稱為一個 支點。
這是建立在由瑪格麗特·馬赫勒(Margaret Mahler)、奧托·科恩伯格(Otto Kernberg)、亨茲·高赫(Heinz Kohut)、格特魯德·布蘭克(Gertrude Blanck)以及羅伯特·布蘭克(Robert Blanck)這樣的理論家和臨床專家形成的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上的,也可以說包括了卡爾·古斯塔夫·榮格在個性化方面的開創性工作。支點僅僅說明在人類成長和發育過程中分化和整合的重大步驟。
尤吉·伯拉(Yogi Berra)有句妙語:“當你走到岔路口上時,走下去。”好吧,一個支點就是發展之路的一個極重要的岔路口,自我必須認真對待。在任何情況下,處理得怎麼樣,都會決定它隨後的命運。
意識的九個基本結構表示存在著九個相應的支點或梯級。
自我必須一步步去攀登基本之梯的每個橫檔,該梯級就是該階段的支點。
所以每個支點都有一個1——2——3結構。第一步,自我成長發展,或說攀登到了意識的新水平,它與那一水平打成一片,成為一體。第二步,它開始 越過那一水平,與其分化、背離,或者將其超越。第三步,它又 與新的更高水平打成一片,並安身於那裡。新的橫檔實際上依存於先前的橫檔,所以它們必須被包含和整合於整個擴展中,這種整合和包含就是某一具體支點的第三和最後子階段。
梯子 | 攀登者 | 觀念 |
覺識的基本橫檔 | 基本橫檔的攀登者 | 每個階段上的自我或其他變化著的觀念 |
一旦出現它們便作為意識的基本砌塊或子系統而存在下去。 | 攀登中的每一級階梯都是一個支點,擁有1——2——3結構: (1)融合/趨同 (2)差異/超越 (3)整合/包含 | 包含不同的: 自我感 自我需要 道德感 |
這樣,你就能記住每個支點,因為它們都擁有同樣的1——2——3結構:認同、背離、整合;或者說 融合、分化、整合;或者說 安置、超越、涵括。
如果任何橫當上的1——2——3過程出了問題,你都可能傷筋動骨,而傷疤的機理取決於當時的世界之貌。總的來說,橫檔越低,病情越重。
我們有了梯子和它的基本橫檔,有了自我或者攀登者,以及它的支點和由此產生的不同觀念。
在發展的每個階段都會產生一種不同的世界景觀——關於自我以及其他的不同觀點。在發展的不同橫檔上,世界看起來並不一樣(實際上也不一樣)。我們時常可以看到,隨著意識的發展,不同的空間、不同的世界在不斷形成,沒有一個預先給定的只被一種方式反映的世界。
在不同的橫檔上,你會獲得不同類型的 自我感、自我需要和 道德態度。
梯子 | 攀登者 | 觀念 | |||
基本結構 | 馬斯洛( 自我需要) | 洛文格( 自我感) | 科爾伯格( 道德感) | ||
感知運動階段 | 支點1 | 生理需要 | 自閉階段 | (前道德階段) | 0.魔幻願望 |
情緒幻想階段 | 支點2 | 連體共生階段 | 1.懲罰/順從 | ||
衝動出現 | I 前成規階段 | 2.樸素享樂主義 | |||
表象式思維階段 | 支點3 | 安全需要 | 衝動階段 | 3.他人認可 | |
具體運算階段 | 支點4 | 歸屬需要 | 自我保護 | II 成規階段 | 4.法律秩序 |
順應 | 5.個人權利 | ||||
形式運算階段 | 支點5 | 自尊需要 | 有內在原則的順應 | III 后成規階段 | 6.個人良心的原則 |
有內在原則 | |||||
統觀邏輯階段 | 支點6 | 自我實現需要 | 個人主義 | 科氏認為還應有更高的一個階段: | |
自主性 | |||||
整合 | |||||
7.普遍的靈性階段 | |||||
靈性階段 | 支點7 | 自我超越需要 | |||
精微光明階段 | 支點8 | 自我超越需要 | |||
無相階段 | 支點9 | 自我超越需要 |
這都是在不同橫檔上展開的不同世界的不同方面,或者說意識的不同空間。
當然那只是一個口頭簡介。梯子和意識的基本橫檔,攀登者及其支點,不同橫當上的不同世界觀。即:梯子,攀登者,觀念。
這種意識發展模型建立於大約六七十位東、西方理論家的工作至上。上面表格提出了其中三位,即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簡·洛文格(Jane Loevinger)和勞倫斯·科爾伯格。以他們為例只是因為他們廣為人知。
具體運算是在 七歲左右開始發展的一種能力。這是一種形成複雜的 心理規則和接受 社會角色的能力。這時,兒童開始明白自己不只是具有衝動和慾望的身體,而且是存在於社會中的社會個體,他(她)必須適應這些社會文化角色,這是一個艱難而痛苦的時期。
這個例子的運作如下。當基本結構中的具體運算出現后,兒童的自我講面對新的意識橫檔。那麼它必須通過達到意識新水平的1——2——3過程,和那個水平上的支點交涉,先要踏上橫檔,認同橫檔,認同尊奉規則和角色的能力,換句話說,即與具體運算同一(這就是支點的第一階段)。那麼,這裡的自我即具體運算之自我,這是它的主要特點和基本的自我感。所以,你可以看到在洛文格一欄中,這個階段的自我感是 遵從感,同樣,在馬斯洛一欄中,這個階段的基本需要是 歸屬與愛的需求,而在科爾伯格一欄中,這個階段的道德感集中於遵從 習俗地接受他人。
這便跨越了梯子、攀登者、觀念。
如果繼續發展下去,自我會最終超越那些觀念,再次擴展其覺知。為此,自我必須離開現在的橫檔,脫離它,或超越它,這就是支點的第二階段——分化或超越,然後,自我認同下個更高檔的橫檔,這就是第三階段。於是,我們到達了新的支點,同樣,我們還會離開,直到發展終止。
不過,從一個很普遍的意義上來說,這也使很多批評家困惑不解。所有的發展論者,包括科爾伯格(Kohlberg)、卡羅爾·吉利根(Carol Gilligan)、亨茲·沃納(Heinz Werner)、讓·皮亞傑(Jean Piaget)、R.佩克(R.Peck)、哈貝馬斯(Habermas)、羅伯特·塞爾曼(Robert Selman)、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J.M.巴爾德溫(J.M.Baldwin)、希爾瓦諾·阿里厄蒂(Silvano Arieti),甚至包括從普羅提諾(Plotinus)、蓮花生大士(Padmasambhava)、智凱(Chih-i)到法藏(Fa-tsang)的沉思傳統,都開列了一個階梯狀甚至梯子狀的單子、一個成長和發展的層次系統。因為梯子狀的層次系統負荷他們的資料。這些經驗的、現象學的和解釋性的證據以及大量的研究資料導致了階段的論點。這些人並不是在生拉硬扯,因為他們喜歡梯子。
但是,關於這些層次系統還有重要的一點,即使在像科爾伯格理論那樣的重要說法中,他們也認為,在發展的任一點上,自我都把50%的反應分配給其所在的層次,25%給上一層次,25%給下一層次。自我絕不會只“存在”於一個階段。何況還有各種回歸、螺旋上升、暫時飛躍、高峰體驗之類的情況。
階梯理論
這有點像文化——它們有一個平均重心,有些成員在此之上或之下。
同樣自我系統也有自己的重心,這就是說,它的有些內在成分在它的平均值之上或之下。或者說,與其說爬梯者是一個不連貫的整體,不如說是一滴水在沿著意識擴展的球體緩慢移動。
自我可能在任何橫當上受到傷害而缺胳膊少腿。
攀登者的某些方面會在較低的橫當上滯留,就像從主要睡地上分離出來的小水滴會停留在較低階段。這就是壓抑。
我們且以到的階段為例。
道德發展的最初階段是以私我為中心的、自戀的、唯我論傾向的,傾向於非常衝動、貪求享樂。這就是科爾伯格所說的前成規階段。中間的階段稱作成規階段,因為正如我們看到的,他們傾向於非常順從——我們的國家無論對還是錯。高級階段叫做后成規階段,因為他們開始超越習俗或尊奉模式,而集中於普遍多元主義和個人權力上。再往上則是后后成規階段,或者靈性階段。
出於某些原因,在初期階段可能會重複遭受嚴重的創傷,例如在前成規階段,在人生最初的三四年裡,那會發生什麼呢?
此時,自我的重心在前成規的衝動階段,所以衝動自我(impulsive self)的不同方面會被割開、分裂,如果這種分裂極為嚴重,自我發展會驟然停止。更多的情況下,自我還會蹣跚前行,分裂依然繼續。於是,自我儘管收到了傷害,步履蹣跚,但還會繼續發展,繼續攀登意識擴展的基本結構,它也許會血流滿地,卻不會停止攀登。
但是,衝動自我的某一方面還是被割掉、被分裂了。被割掉的方面便停止了攀升,不再成長發展。更準確地說,它在地下層建起了店鋪。在這個例子中,分裂出現於第一階段,所以這個方面擁有著第一階段的世界觀。即使自我的其他方面繼續成長發展,它依舊停留在道德感的第一階段,所以是完全自戀、以私我為中心、專註於自我的,總的說來易於衝動,並繼續用它在最初或原始階段里能得到的範疇來解釋世界。
當自我的主題水滴在梯子上附著上升時,這個小水滴卻落在了後面,用神經症甚至精神症的癥狀破壞著自我的主要部分(main self)。總水滴正在獲得更高更廣的世界觀,小水滴卻僅僅效忠於唯我而自戀的原始世界觀和前成規階段的衝動和需要。
出於道德感的第三或第四、五階段的總水滴與出於第一階段的小水滴只見的內部鬥爭可能是毀滅性的。這不是外部鬥爭,而是內戰,也就是病變。
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在發展中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幫助終止內戰。
在展開更高的階段或靈性階段前,一個人必須與所有較低的水平交涉(negotiate)。例如在到達第六階段前還要與第一階段交涉。
一個人幾乎在自己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可以擁有靈性體驗——高峰體驗。從最低到最高的基本結構是個人存在的結構性潛力。在狂喜、性愛或緊張的時刻,在夢幻般的沉思中,在藥力的作用下,甚至在精神病的發作中,你都可能進入更高的狀態。
那麼會發生什麼呢?例如一個正處於科爾伯格的第三道的階段的人,正在體驗某種來自於精微光明層次的現象,或許是一種強烈的內在幻想。這可以深刻地改變一個人的人生,並為他打開新的世界、新的時空或新的意識模式。
這很可能會導致一次意識領域真正的轉變、成長和發展。如果給這個人做一個道的階段測驗的話,你可能發現他真的從第三階段轉移到了第四階段,除此之外不會是別的。這些階段不可避開,就像不能避開分子而從原子直接到達細胞。所以一個經歷了深刻靈性體驗的人可能從其所處的第三道德階段被推送到下一階段——第四階段,而絕不可能從第三階段直接到達第七階段。
發展真正的靈性階段、超個人階段(科爾伯格所說的第七階段)依賴先前的第六到第一階段的發展。每一階段都會為第七階段的顯現提供絕對必要的東西。儘管一個人可以擁有更高空間的高峰體驗,但他的自我還必須繼續成長、發展、進化,以與更高或更深的空間長遠適應。
人們在期待他人成長的時候,經常犯“拔苗助長”的錯誤。
靈性必須遵循從階梯一級一級向上攀登,不可隨便逾越;即使發生了更快、更集中的攀升(高峰體驗)而暫時越過了某些步驟,意識也必須回過頭來確信前面所有階段都發展充分了。
後人本心理學在發展初期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傾向於集中研究高峰體驗。企圖從我們平常的自我的、理性的、分析的意識一步轉變為廣大自由的宇宙上帝意識。其實並非所有非自我的、非理性的意識都是高級靈性意識,人們把前自我、前理性、前個人誤當做超自我、超理性和超個人。這就是標準的前/超謬誤,僅僅因為前自我(pre-ego)與超自我(trans-ego)都是非自我(non-ego),便把二者混為一談。
其實,一粒橡籽想要與森林成為一體,它必須先成長為一棵橡樹。
高峰體驗(peak experience)可以說是一種“一瞥”體驗(peek experience)。對你可能無法把握的維度和空間,你得以瞥上一眼。
一個人在智力上達到第五水平的理性,卻可能在道德上停留在第一階段。一個很聰明的納粹,基本上就是這種情況。
涉足更高的結構是一回事,真正生活在那裡卻截然不同的另一回事。
如果想不辜負自己的靈性體驗,就必須成長發展。你可以擁有一次強烈的高峰體驗或者開悟。但是幾天、幾周、幾月之後,你又如何保留它呢?你的真實的自我、你的重心,只有依照高峰體驗自己的結構、能力、成長階段才能與之適應。靈性體驗不會容許你簡單地繞過持久的靈性實現本身所依賴的成長、發展。進化可以加快,卻不能從根本上跨越。
這就像在生物進化史上,在魚類出現之前由於基因突變而先出現了一個人,但是由於他生存所依賴的那些物種還沒有出現,以及他發展所依賴的同類組成的社會而在地球上消亡了。
如果自身壓抑或分裂了自己的某些方面,進化發展的潛力就會減少,這遲早會使發展停止。
這裡只是舉一個粗略的例子。例如,一個人在出生時擁有100個潛力單位,在早期的生長中,他把一小部分(blob),例如10個單位,滯留在了第一道德階段,當他到達道德第二階段時就還剩下90個單位。
於是,自我好像還剩90%,意識的10%滯留在了道德的第一階段,滯留在了地下層的無意識之團中,并力圖用意識的10%使整個機體依照它的初始願望、衝動和表現去行動。
在生長發育的繼續進行中,諸如此類的事情不斷發生。關鍵是當自我到達成人期時,可能已失去了40%的潛力,如果被割裂後分裂出去的小自我、小水滴、隱匿的小主體,這些小主體講滯留在被割裂時的發展水平上。
於是,這些小野蠻人在底層里到處亂跑,衝動地要求被餵養、被照料,要求成為宇宙的中心,一旦沒有了吃的便會變得非常討厭。他們尖叫著、吶喊著。但是由於你甚至無法意識到它們的存在,你把這種內在的騷亂解釋為沮喪、著魔、焦慮或任何一種完全令人困擾的神經症癥狀。
這些分裂出去的自我不但自己佔用能量,你對它們的防禦也會佔用能量。很快,你就會精疲力竭。
例如你需要65個單位,才能達到靈性的(psychic)或精微光明的(subtle)水平,如果只有60個單位的話,就不可能達到。這就是我們想把弗洛伊德和佛陀結合起來,把較低的“潛意識心理學”與“超個人心理學”結合起來的原因。
世界是由“全子”組成的。
全子就是“整體/部分”,它本身是一個“整體”,同時又是其它某一整體的一“部分”。如果你留意身邊的事物和過程,你會明顯地發現他們不僅是整體,同時也是其它事物的一部分。它們是“整體/部分”,是“全子”。
例如,原子是整個分子的一部分,分子是整個細胞的一部分,而細胞又是整個器官的一部分,等等。每一個這樣的實體既是整體也是部分,是全子。
在原子論者和整體論者之間有一個已經有2000多年的哲學爭論:究竟哪一個是真實的,是整體還是部分?答案是:“都不是”。或者,只要你願意,你也可以說“都是”。在所有的防線和所有的途徑上,只有“整體/部分”。
有一個古老的笑話。一個國王去請教一位哲人:“是什麼使地球不會墜落?”哲人回答說:“地球被一隻獅子托著。”“那麼獅子被什麼托著呢?”“獅子被一隻大象托著。”“大象又被什麼托著呢?”“大象被一隻海龜托著。”“海龜又被什麼托著呢?”“就在這兒停住吧,陛下,”哲人打斷說,“海龜就是一切。”
海龜就是一切,全子就是一切。無論我們走多遠,我們都會發現全子依賴於全子。在一種無限的波浪中,即使是亞原子粒子(subatomic particle)也消失在一種泡沫內有泡沫與全子內有全子的雲煙里。全子就是一切。
我們永遠不可能達到一種終極的整體。
在階梯理論中,“感官知覺”是一個整體,同時它也是“情緒幻想”的一部分;“情緒幻想”是一個整體,同時它也是“表象式思維”的一部分。每一個層次都是一個整體,同時也是比它高的層次的一部分。
深度擴展圖
我們需要探討的是大宇宙理論(Kosmology),而不是物質宇宙理論(cosmology)。
若干個一級小全子組成一個稍大的二級全子,若干個二級全子組成一個更大的三級全子,以此類推。整體不僅有它所有部分的特徵,還有它自己獨特的特徵。若干分子組成細胞,細胞組成生命,生命組成心智,心智組成靈魂。大宇宙由下到上大致可以分為物質、生命、心智、靈魂這麼幾層。
在階梯理論中,“感官知覺”處於大宇宙的物質層,“情緒幻象”處於大宇宙的“生命層”,“表象式思維”、“具體運算”、“形式運算”、“統觀邏輯”都處於大宇宙的“心智”層,“靈性”和“精微光明”處於大宇宙的“靈魂”層,“無相”和“不二”則處於更高的層次。
人類社會到目前為止經歷了“採摘社會(foraging)”“種植社會(horticultural)”“農耕社會(agrarian)”“工業社會(industrial)”幾個階段,並且正在進入下一個階段——“信息社會(informational)”。這五個階段依次分別為以下五種世界觀所主導:古代世界觀、巫術世界觀、神話世界觀、理性世界觀、存在世界觀。
採摘社會(也叫“狩獵/採集社會”)在100萬年前到40萬年前之間開始出現。男女分工很明確,男人負責捕獵,女人負責採集和撫育孩子,沒有兩性都可以做的工作,這一點有嚴格的禁忌,尤其是對經期的女人。這樣的嚴格分工並未引起男女地位上的差異。于爾根·哈貝馬斯與馬克思的觀點不同,他認為人類的誕生並不是因為會製造工具,而是因為“男性家庭化”。哈貝馬斯的觀點更符合生物進化的規律——“拒絕家庭化的男性”基因由於其後代未得到充足的撫養而在競爭中被淘汰了,因為孕婦不能參加狩獵。從人猿進化到人類之前,男人過去是交媾和殺戮,現在居然要為家庭服務。這是文明的開始,男人的性本能和攻擊本能被嚴重壓抑,這從古代到現代都是男人某些內心衝突的根源。當時人類的平均壽命為22.5歲。
農業社會分為“種植”和“耕作”兩個階段。種植是靠鋤或簡單的用來挖地的木棍;耕作則基於沉重的由牲口帶動的犁。這聽起來感覺差別很小,但是引起的社會意識形態的差別非常大。
在種植社會,懷孕的婦女也很容易使用挖地用的木棍和簡單的鋤,所以父親與母親做種植活的能力不相上下。那時,他們一起幹活。男人依舊去戶外捕獵,但是男女已經有了相當重要的共同工作。80%的食物由婦女生產。男女的地位大體相當。種植社會是母系社會。當時人類的平均壽命為25歲。
在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人類開始步入農耕社會,孕婦對有牲口拉的犁無能為力。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在懷孕的過程中用犁幹活的婦女由於流產的概率明顯增加,因為失去後代而遭受基因淘汰。在這個階段,幾乎所有的食物都由男人生產。雖然耕作不如戶外捕獵那樣有趣,但是為了種地,男人放棄了大部分的捕獵活動。這個階段是“父權制”,因為男人關係著整個家庭的命脈。男人的地位明顯高於女人。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社會關係由生產力基礎決定,在農耕社會,男人使用的犁是生產力的代表,所以男人開始控制政府、教育、宗教、政治等公共領域;而女人則管理家務、爐灶、住宅。另一個因素的影響跟男女分工同樣深遠——先進的農耕技術帶來了大量的剩餘食物,這使得相當多的人,即大量的男人,可以不去從事生產和製造食物的工作,這就是說,農耕技術解放了一些男人,但婦女大體上還都繼續被束縛在家庭活動中。在這種情況下,興起了一些具有專業化分工的階層,男人們除了為生存而勞動外,還可以從事更進一步的文化活動。數學被發明了,寫作活動開始了,冶金術和專門的戰爭也出現了。剩餘產品解放了男人,男人受壓抑的攻擊本能使人類社會開始建立首批龐大的軍事帝國,例如亞歷山大(Alexander)、凱撒(Caesar)、薩爾貢(Sargon)、成吉思汗(Kahn)等人統治的帝國,他們在建立軍事帝國、爭霸世界的同時,也統一了分散、敵對的部落,把他們團結起來,保持了社會穩定。同樣的,農耕技術解放了一部分,使他們有時間對自己的存在進行思考,於是在公元前6時期前後在東西方同時出現了幾位領導時代的智者,包括佛陀(Gautama Buddha)、老子(Lao Tzu)、巴門尼德(Parmenides)、蘇格拉底(Socrates)、柏拉圖(Plato)、帕坦加利(Patanjali)、孔子(Confucius),他們都是男性。隨著理性主義和工業化的興起,農耕社會的既神秘有威嚴的帝國逐漸由現代單一民族的獨立國家所取代。
工業社會不再強調男人的體力,而代之沒有性別之分的機器,於是出現了歷史上首次大規模的婦女運動。由於性別對立使男女都遭殃,因此男性和女性都需要從性別對立中解放出來。甚至男性在性別解放中得到的好處比女性還多,他們不再是理所當然的主要生產者和保衛者,他們的壽命延長了,與女人的平均壽命接近。
信息社會還在建設中,其社會意識形態的變化也在猜測之中。
採摘社會的和種植社會的大眾水平在支點3:“表象式思維”,農耕社會的大眾水平在“具體運算”,工業社會的大眾水平在“形式運算”,信息社會的大眾水平將在“統觀邏輯”。
大宇宙的四隅
由於不同的思想家都是在對同一個世界進行思考,因此他們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相通的。處於四大象限中不同象限的思想也相通,這樣不同象限的思想卻相互對應。
階梯理論是心理象限的所有層次的描述,這些層次與行為象限、文化象限、社會象限的層次 一一對應。例如,心理象限的“表象式思維”對應行為象限的“腦新皮質”、文化象限的“巫術”、社會象限的“種植社會”,心理象限的“具體運算”對應行為象限的“腦複雜結構功能1”、文化象限的“神話”、社會象限的“農耕社會”。
四象限的“內在類”與“外在類”的區別很重要。例如內在心理象限的“情緒幻象”與外在行為象限的“大腦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相對應。在生物教科書中可以找到關於大腦邊緣系統的詳細描述,包括它的組成,它的生物化學,它在何時進化以及如何進化的,它和其他生物體系是如何聯繫的,等等。同時,你也許會發現該書所提到的邊緣系統是某些基本情緒的發源地(home),包括性慾、進攻性(aggression)、恐懼和慾望等情緒的基本類型,無論這種邊緣系統是出現在馬身上,還是出現在人身上都是如此。但你不會發現太多有關這些情緒的描寫,因為情緒是屬於邊緣系統的內在體驗。外在行為象限的思想對於內在的意識狀態完全不感興趣,因為那種內在空間是無法用客觀和實證的方法來達到的。你只能通過你的內心世界來感受這些情感。例如,當你體驗到了一次原始的愉悅之後,即是你是一個大腦生理學家,你也不會這樣對自己說:“啊,這是怎樣的有關大腦邊緣系統的一天啊!”你寧肯以一種親密的、個人的、主觀的、帶有感情色彩的語言來描述這種感情:“我的感覺好極了!”“生活多美好啊!”或者諸如此類的話。
“在深睡的夢境中,不存在的東西就不是真的。”
我聽到拉瑪那尊者的那句話時,已經認真坐禪二十年了。我曾經在片瞳和松美禪師的指導下習禪;與卡魯和創巴仁波切學習藏密;與貝諾法王和恰都仁波切學習大圓滿;此外他或長或短地研究過吠檀多派哲學、超覺靜坐、克什米爾識知派哲學、基督教神秘主義、卡巴拉秘教、解脫者約翰的教派、蘇菲派神秘主義......等等。
當我讀到拉瑪那的那句話時,我正在進行一次大圓滿閉關修練,指導老師是恰都仁波切。仁波切地強調夢境與深睡狀態申的明鏡之心。我開始具備這份持續不斷的不二覺察力,同時也得到了仁波切的認證。一年之後,在一次為期十一天的閉關中,自我終於基進地、徹底地死亡----一切似乎都有了結果。那十一天我完全沒有入睡,換句話說,日夜我都是清醒的,即使我的身體和心智經歷了醒、夢與深睡的情境:我在這些變化中是如如不動的,並沒有一個"我"可以被動搖,存在的只有不動的、沒有內容的覺知,它如明鏡一般和它所目睹的每一樣東西合一了。
階梯理論
你一旦發現自己無相的佛心、真我、純粹的神性或神的源頭,你就可以帶著這份持續不斷的不二覺知進入次等的境界,包括精微的心智狀態和粗鈍的肉體狀態,並且以光明恢復它們的生機。這時你並不固著於無相和空寂。你會把那空寂也空掉:你將自己投入心智的世界與粗鈍的世界,以平等之心進入它們,並且賦予它們創造力。這個獨特的心智和肉體就是所謂的"你"(以我為例,這個"你"就是所謂的肯·威爾伯);這次等的你,就是你神性的工具。然後,所有的事物,包括你的小我的心智、肉體、感覺和思想,開始從你那廣闊無邊的空性中升起,因為你不再認同它,並且有能力任其生滅運化,所以它們在升起的那個當下就自行解脫了。這時你開始察覺那股基進的自由,而唱出解脫之歌,放出醒目的無限之光,飲下至樂之水。月亮是你身體的一部分,你如此看著它,太陽也是你自心的一部分,你以這樣的心境向它頂禮,一切都如實存在著。恆久而永遠地,恆久而永遠地,存在的只有"這個"。
然而,你並不是找到了或達到了這個自由的境界。自由從一開始就居住在純然的目睹中,你只不過發現了一開始便具足的自然覺知力、純然而又空寂的自性或基進的“我即自性”。長久以來你並沒有發現它的存在,因為你在人生的這場如夢似幻的戲劇中迷失了。
在朝向一味的境界發展時,人們通常會犯下兩種錯誤。第一種是與目睹接觸時所犯下的,第二種則是從目睹進入一味時所犯下的。第一個錯誤:在視圖與“目睹”(或“我即自性”)接觸時,人們往往以為他們將看到某種境界。其實你什麼也不曾看到,你只是安住在目睹中——你就是那純凈空寂的覺性,而不是那些可以被看見的東西。無論是一閃而逝的影像、狂喜或特殊的光亮,都不是目睹的本身,而只是一些客體罷了。
當你進入一味時,你很自然會成為你所看到的一切,但你不能企圖看到“實相”,因為這份努力的本身就是障礙。你必須從“我不是這個,我不是那個”的否定之道開始進行。因此人們所犯的第一個錯誤,就是企圖將目睹變成一個可以抓去的目標。
目睹只是對所有升起的事物的見證,感覺上它和這些事物都無關,它只是一種自由和解脫的感受。我們以為自我緊縮會阻礙我們的神性,其實它只不過是神性的顯化罷了,如果宇宙的其它事物一樣。真空即是妙有,包括自我的展現在內。況且,那個想要消滅自我的東西不正是自我嗎?神愛萬事萬物,目睹也愛它從之中升起的萬事萬物。目睹疼愛自我,因為目睹乃是平等映照這一切的明鏡之心。但是自我認為它還可以更鞏固一些,於是開始玩起消滅自己的遊戲——理由很簡單,只要它還在玩這場遊戲,它就可以繼續存在。(還有誰正在玩這場遊戲嗎?)莊周早就指出,“想要去除自我的那份慾望,不正是自我的示現嗎?”
自我並不是一個實體,而是一股微細的費力感,所以不能以奮力去解決。費力其結果一定是雙重的費力。自我的本身乃是神性的完美示現,最好的對治它的方法,就是安住與自在中,企圖消滅它,只會讓它更費力。所以要怎麼修鍊才對?你只需要安住在目睹“我即自性”或空寂中,然後去感覺或注意那份自我緊縮。當你“感覺”到自我緊縮時,你已經在“釋放”它了,因為你不再認同它,而只是看著它。你是從目睹的地位來看著它,而目睹早已從萬事萬物中解脫了。
因此安住在目睹中,去感覺那份自我緊縮——就像你感受大地或飄過的雲朵一般。思想從心中掠過,感覺從身上閃過,自我緊縮在覺知中徘徊,你只是毫不費力地、自發地、平等而又完整地目睹著它們。處於那毫不費力的境界,只是單純地感覺那份自我緊縮而不企圖消滅它,一味的境界可能會更容易閃現。你沒辦法讓一味出現在眼前,因為它早就在眼前了,你從未失去過它。你所能做的最大努力,就是避免犯下這兩種錯誤,(不要將目睹當作客體來對待,而只是安住於其中;不要企圖消滅自我,而只是單純地感受著它)這麼做就能使你到達你“本來面目”的斷崖邊。你一旦到達那個臨界點,所有的事就不在你的掌控中了。
階梯理論
不論你現在正在進行什麼樣的修練----譬如回到覺知中心的祈禱、內觀法門、冥合祈禱、坐禪、瑜伽、憶念阿拉,等等----你都可以把這項訓練添加進去。其它的練習都是要幫助你進入某一種特殊的意識狀態,然而一味並不是一種特殊的狀態----它可以跟所有的狀態並存,正如每一波海浪的濕性一般。海浪也許有大小之分,濕性卻是一樣的。一味就是水的濕性,它並不是某一波特殊的浪花,因此像內觀、瑜伽或祈禱之類的修練方法是無法令你進入一味境界的。這些訓練都是為了讓你進入某一波特殊的浪花所設計的----通常都是非常巨大的浪花----那也很好。即使是最小的浪花,一味也還是它的濕性,所以不論你的覺知處於什麼狀態都好。你都安住在浪潮中去感受那份自我緊縮,並同時保持解脫與自由。
然而請繼續維持你其它的練習,因為它們能帶你進入意識中某些重要的浪潮(靈性境界、精微光明境界及無相境界),它們都是能促成你的神性充分示現的重要工具。正因為一味簡單得難以置信,而且毫不費力就能達到,所以大部分的人都無法發現當下的浪潮就是濕的。他們永遠無法發現當下的狀態就是"如如"。所以他們才會終其一生追逐一波又一波的浪花,總是希望下一波比上一波的浪花更為巨大。老實說,這也沒什麼不好。那些獨特的修練方法是要幫助你進入越來越微細的境界,同時不知不覺地讓你對所有的修練經驗感到厭倦。你一旦厭倦了衝浪遊戲,你就自然會安住在當下的那波浪潮中。
純然目睹的本身並不是一種經驗,而是任由經驗生滅的開放空間。只要你還在追逐各種經驗,包括靈修在內,你就無法安住在目睹,當然更不可能進入恆在當下的一味之海中。一旦厭倦了各種的經驗,你就自然會安住在目睹,只有安住在目睹,才能發現一味。那時,風就是你的呼吸,繁星就是你腦中的神經元,太陽就是你清晨的滋味,而大地就是你身體的感覺。你的心將會開放給萬事萬物,而法界將沖入你的靈魂,你會變成在永恆中運轉的無量銀河系。世界只剩下本自具足的圓滿、空寂中充滿著心知肚明的光輝----這個為永恆保存下來的唯一真理,如此刻在無垠之牆上:存在的只是"這個",沒有其它的東西了。
階梯理論
意識的基本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