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

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源自創辦於1953年的河南省交通廳幹部訓練班,歷經河南省交通運輸幹部學校、鄭州交通專科學校、河南省交通學校等歷史沿革,隸屬於河南省交通運輸廳,是一所辦學歷史悠久、交通運輸特色鮮明的工科院校。2004年,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獨立升格為高職院校;2008年,被批准為“河南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2014年被命名為“河南省文明單位”;2015年被確定為“河南省職業教育品牌示範院校”;2015年在全省率先開展定向培養直招士官培養工作,2016年士官生規模位居全省第一,全國第二,2018年成為河南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2019年被確定為國家級優質高等職業院校,2020年獲評河南省文明校園。

建校60多年來,學校在“以人為本、通達於道”辦學理念指引下,發揚“明德勵志善學致用”校訓傳統,傳承“自強不息、奮發有為、經世致用、唯實唯新”交院精神,培養了近10萬名交通運輸專門人才,一大批校友成為交通運輸系統的技術專家和各級管理幹部,為河南交通運輸事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被譽為“河南交通人才搖籃”。河南省原省長陳潤兒、副省長霍金花、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等領導先後到學校視察調研,對學校辦學取得的成果給予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

據2徠019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佔地面積1086畝,教學設備總值1.6億元,設有8個院系和3個教學部,開設45個高職專業,有教職工775人,有全日制在校生13800多人。

歷史沿革


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1953年,河南省交通廳幹部訓練班在河南省會開封市創建。
1955年,河南省交通廳幹部訓練班更名為河南省交通運輸幹部學校。
1956年,河南省交通運輸幹部學校遷址至鄭州市桃源路42號。
1959年,在河南省交通運輸幹部學校基礎上建立河南省交通學校。
1960年,成立鄭州交通專科學校,撤銷河南省交通學校。
1962年,國民經濟因自然災害進入“困難時期”,鄭州交通專科學校停辦。
1964年,在鄭州市桃源路成立河南省交通職業學校。
1969年,文革期間,學校再次停辦。
1978年,恢復辦學,重建河南省交通學校。
1994年,河南省交通學校晉陞國家級重點普通中等專業學校。
2002年,河南省交通學校主校區遷入鄭州市航海中路165號。
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2004年,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升格為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2008年,學院被批准為河南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
2009年,學院通過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評估。
徠2012年,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主校區遷入新東新區白沙職教園區。
2015年,學院被確定為河南省職業教育品牌示範院校;同年在全省開展定向培養直招士官培養工作。
2017年,被確定為國家級優質高等職業院校立項建設學校。
2019年7月,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
2020年12月,被評為2018—2019年度全國交通運輸行業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據2019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設有8個院系和3個教學部,開設45個高職專業。
院系名稱專業名稱
公路學院
道路橋樑工程技術、建設工程監理、道路養護與管理
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技術、市政工程技術、工程測量技術
汽車學院
新能源汽車技術、商用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汽車製造與裝配技術
汽車營銷與服務、汽車電子技術、工程機械運用技術、汽車車身維修技術
物流學院
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連鎖經營管理、市場開發與營銷
會計電算化、財務管理、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安全技術管理
軌道交通學院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
建築工程系建築工程技術、工程造價、建築工程管理
交通信息工程系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數字媒體應用技術
計算機網路技術、軟體技術、智能交通技術運用、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商務旅遊系酒店管理、旅遊管理、物業管理、文秘
航運海事系航海技術、輪機工程

師資隊伍

教學樓
教學樓
據2019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有教職工775人,士學位學歷教師398人,正高級職稱25人,副高級職稱176人,“雙師素質”教師420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11人,河南省優秀教學團隊4個,交通運輸職業教學名師、省部級職業教育與工程技術專家庫專家30餘人。
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名單不全)
田保慧宋全有吳笑偉魏功
王穗平宋保林
河南省優秀教學團隊
汽車運用技術專業教學團隊道路橋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團隊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教學團隊物流管理專業教學團隊

學科體系

據2019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有中央財政支持的重點專業2個,國家級示範專業點2個,國家級實訓基地3個,國家職業技能鑒定中心1個,河南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7個,河南省示範性實訓基地6個,河南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1個,河南省特色專業5個,省級精品課程和精品資源共享課10門。
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中央財政支持的重點專業:道路橋樑工程技術、交通安全與智能控制
國家級示範專業點:道路橋樑工程技術、物流管理
國家級實訓基地:汽車維修實訓基地、汽車運用技術實訓基地、中原經濟區開放式物流實訓基地
河南省特色專業:道路橋樑工程技術專業、高等級公路維護與管理、汽車運用技術、物流管理、交通智能控制
河南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汽車整形技術、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工程機械運用與維護、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高等級公路維護與管理、工程造價(公路工程方向)、建築工程技術
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
河南省示範性實訓基地:道橋工程技術實訓基地、交通運輸智能控制與信息化實訓基地、中原經濟區開放式物流實訓基地、河南合眾明德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綜合實訓基地、河南海威路橋工程諮詢有限公司綜合實訓基地、工程機械運行與維護實訓基地
河南省精品課程(名單不全):《汽車典型電控系統構造與維修》、《工程機械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道路材料技術》等

科學研究


科研平台

據2019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有河南省工程實驗室4個。
河南省工程實驗室:公路物流實驗室、玄武岩纖維混凝土實驗室、建築結構加固材料實驗室、橋樑智能監測與安全預警實驗室

科研成就

實訓室
實訓室
2017年,學校組織申報省交通運輸廳、省教育廳、省科技廳、各級各類教育指導委員、省廳級專項類課題56項,獲准立項29項,批准立項建設院級項目15項;投入科研資助基金26.5萬元,發放科研獎勵27萬元,獲得上級撥付經費163萬元;完成並通過鑒定驗收省級項目2項,省轄市(廳)級項目9項,校級項目33項;獲各類科技成果獎23項;其中省交通運輸科技成果獎4項,其他市廳級獎項19項;教師共發表各類論文65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30篇,被SCI、EI、CPCI(原ISTP)、CSSCI收錄的論文6篇;申請實用型專利、發明專利27項。
學院部分科研項目
序號項目名稱主持人項目類別
1基於PDCA循環的交通運輸幹部教育培訓管理體系構建
河南交通職業
技術學院
河南省交通運輸
科技進步二等獎
2基於河南交通運輸業的高職教育發展模式研究
河南交通職業
技術學院
河南省交通運輸
科技進步三等獎
3交通職業教育“雙主體”辦學模式與構建方法研究
河南交通職業
技術學院
河南省交通運輸
科技進步三等獎
4
全面推進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轉
化為青年自信工作機制研究
陳振鋒
河南省社會科學界專項
調研課題一等獎
5河南省低碳旅遊發展研究——以嵩山為例李瓊
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
科學研究立項項目

學術資源

圖書館
圖書館
館藏資源
截至2015年4月,學院圖書館藏書90餘萬冊,閱覽室每年訂購報刊雜誌一千多種,擁有中國知網、萬方數據、超星數字、書生數字等電子學術期刊、論文、圖書、視頻等資料庫。

學術交流

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據2019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與河南交通投資集團、招商物流、泰宏集團、鄭州軌道交通、福建大漢船務公司等上百家企業合作,共建校內企業生產性實訓基地和200多家校外教學實訓基地;與火箭軍、空軍、國防動員部和公安現役部隊等四大軍種簽署定向培養士官協議;與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理工學院(簡稱BCIT)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校徽
校徽、校旗
校徽、校旗
釋義:學校校徽以寧靜、清新、優雅、大氣的藍、白、灰作為主色調,上部為學校中文名稱,中部為主體圖案,下部為學校英文名稱;校徽以中文“交(交通)”和“文(文化)”字變化融合,結合道路、翻開的書本、飛翔的雄鷹、跨越的人等元素,組成主體圖案,既體現學校的行業屬性、交通特色和文化底蘊,又彰顯建校以來形成的奮發有為、自強不息、經世致用、唯實唯新的精神氣質。
校旗
釋義:學校校旗以白色係為主,由校徽和中英文校名組合而成;校旗旗面為矩形,長、寬比為1:1.5,分為6個系列,旗面尺寸(單位厘米)分別為288×192、240×160、192×128、144×96、96×64、66×44;旗面正中為“校徽”,下方為“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中英文文字;旗面白色,文字為紅色。

精神文化

校訓
明德、勵志、善學、致用
學院精神
自強不息、奮發有為、經世致用、唯實唯新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曹焱
黨委副書記、院長劉志偉
黨委副書記孫建立
黨委委員、副院長夏連學、李松濤、李松濤、張瑞春、劉芝梅、李博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趙蘭州
黨委委員、工會主席朱學軍

獲得榮譽


2021年2月19日,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入選2020年度全省教育系統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進集體名單。
2021年7月16日,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入選職業教育示範性虛擬模擬實訓基地培育項目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