窯溝鄉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下轄鄉

清水河縣,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下轄鎮,地處清水河縣西南部。

1953年1月,在寬灘村設第四區,窯溝鄉一帶屬四區。2006年,單檯子鄉併入窯溝鄉。截至2018年末,窯溝鄉戶籍人口為18958人。2019年,窯溝鄉下轄14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窯溝村。

歷史沿革


1953年1月,在寬灘村設第四區,窯溝鄉一帶屬四區。
1958年,成立窯溝公社。
1968年,改稱公社革命委員會。
1980年,改稱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
1984年,窯溝公社改窯溝鄉。
2001年,小缸房鄉併入窯溝鄉。
2006年,單檯子鄉併入窯溝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窯溝鄉地處清水河縣西南部,東接城關鎮,南與山西省偏關縣水泉鄉毗鄰,西與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薛家灣鎮隔黃河相望,北接宏河鎮,距縣城29千米,行政區域總面積237.6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窯溝鄉地形為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境內山大溝深,地勢極不平坦。

氣候

窯溝鄉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冬長夏短,寒冷乾燥,風多雨少;多年平均氣溫7.5℃,極端最低氣溫-29℃;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至9月,8月最多。

自然資源


窯溝鄉境內已探明的地下礦藏有煤、高嶺土、陶土、石灰石、鋁土、鐵礦石、白泥、花紋石等,其中煤礦已經探明儲量為1692.72萬噸,主要集中在黑礬溝和塔爾梁兩個村。

行政區劃


2011年,窯溝鄉下轄窯溝、侯家圪洞、小缸房、楝木溝、南也、碓日也、不燦窪、暖泉也、道則石盤、大井溝、柳青、黑礬溝、塔爾梁、陽坡、單檯子、后陽塔、三檯子、石胡梁、大岔梁、中咀梁、小陽塔、營盤峁、藏峁梁、陽崖、獅子梁、徐家梁26個行政村,238個自然村。
2019年,窯溝鄉下轄窯溝村、侯家圪洞村、道則石盤村、柳青村、暖泉也村、大井溝村、塔爾梁村、陽坡村、黑礬溝村、小缸房村、栜木溝村、不燦窪村、南也村、對九也村14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窯溝村。
窯溝村候家圪洞村道則石盤村柳青村暖泉也村大井溝村
塔爾梁村上狼嘴村陽坡村黑礬溝村小缸房村剎木溝村
鐵駝蠆村不燦窪村南也村碓九也村畔峁村陰嘴村

人口民族


窯溝鄉
窯溝鄉
2011年,窯溝鄉總人口32800人;總人口中,男性17305人,佔52.8%;女性15495人,佔47.2%;14歲以下3819人,佔11.6%;15—64歲25028人,佔76.3%;65歲以上3953人,佔12%;全部為漢族。2011年,窯溝鄉人口出生率5.9‰,人口死亡率4.0‰,人口自然增長率1.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5人。
截至2018年末,窯溝鄉戶籍人口為18958人。

經濟


窯溝鄉瓷器
窯溝鄉瓷器
2011年,窯溝鄉農業耕地面積18.7萬畝;生產糧食9710噸。2011年,窯溝鄉農民人均純收入4860元。窯溝鄉工業已形成以煤炭開採、新材料、建材生產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工業總產值8.8億元,比2010年增長10.2%,職工586人。2011年,窯溝鄉財政總收入500萬元,比2010年增長35%。
2018年,窯溝鄉有工業企業14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7個。

文化


● 地名由來
窯溝鄉因鄉政府住窯溝村而得名;窯溝村地處山區,該地山溝里建有煤窯、瓷窯,形成村落後取名窯溝村。
清水河縣窯溝鄉柳青河村清代戲台,坐落在黃河沿岸和長城沿線。是清水河境內的六大古戲台之一,柳青河戲台位於清水河縣窯溝鄉柳青河村。西臨黃河、北擁群山,東隔柳青河溝,一座木石拱橋架於河溝之上,連接東西兩座寺廟,河溝泉水潺潺南流,周圍楊柳果杏樹繁茂,景色宜人。
柳青河戲台建於清代乾隆二年,到乾隆十五年又續建。戲台坐西面東,背靠黃河,面對緩崖。戲台為磚木石結構,屋面為卷棚頂硬山式,垂脊施雕花磚,頂扣筒瓦、安吻獸。
柳青河戲台台內隔扇已失存,室內梁架及其外檐施以青藍雜式彩畫,柱施紅色油漆,色彩運用鮮明豐富,對比強烈。戲台後牆面靠上左右各開啟拱券形窗扇,外形磚套里鑲單扇木窗,起通風采光及裝飾作用。
柳青河戲台的獨特之處還在於在台口設欄桿,使戲台能和外圍封護隔離。這樣設計的好處是在演出時,可把防護隔離板開啟,待演出結束后,可把防護隔離板安裝封護好,一是為戲台的裝飾美觀,二是為防火、防盜並防止風雨侵蝕戲台。
黃河岸邊的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具有悠久的陶瓷生產歷史,自距今7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時期起,就傳承著燒制彩陶的技藝,元代以後更盛。十幾年前,這裡生產的瓷磚成為北京亞運會指定產品,花盆曾專供人民大會堂,工藝陶瓷成為廣交會上的熱門產品……故清水河被人們譽為“塞上瓷都”。
清水河縣地處長城北、黃河東,雖說這裡山高溝深,但過去生產的陶瓷卻遠近聞名,故有“塞外瓷都”之稱。
清水河縣陶瓷生產最興旺時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僅縣屬陶瓷廠就有4家,鄉鎮陶瓷企業少說也有幾十家,產品小到家庭生活常用的盆盆碗碗,大到高樓建築裝飾用的內外牆地磚,粗陶細瓷品種多達500多個,年產值上千萬元,利稅達200多萬元。
窯溝鄉曾是清水河縣最大的陶瓷生產基地,這裡可用於燒制陶瓷的優質陶土儲量極大,地質勘探多達6億噸。在這個黃土丘陵環抱的鄉村內,至今可以看到利用殘次缸罐壘砌的窯洞、院牆和煙囪,就連房前屋后的樹苗也用殘缸套起來,遠遠望去,整個鄉村就像“瓷都”一般。

交通


窯溝鄉有109國道過境,榮烏高速在窯溝鄉境內設有出入口。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窯溝鄉有小學7所,在校生321人,專任教師77人,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2011年,窯溝鄉教育經費達610萬元。

文體事業

1994年,窯溝鄉開通了有線電視網路,並設立收轉站;2000年實施“村村通”工程;2011年末,窯溝鄉電視覆蓋率達95%。
2011年末,窯溝鄉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00平方米;公共有圖書室26個。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窯溝鄉有衛生院4所;病床36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8張,固定資產總值129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2人,其中執業醫師9人。2011年,窯溝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2716人。

社會保障

2011年,窯溝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20戶,人數350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257人;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0人;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09人。

旅遊


窯溝鄉主要景點有柳青河村清代戲台,該戲台坐落在黃河沿岸,是清水河境內的六大古戲台之一,位於清水河縣窯溝鄉柳青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