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民
漢語詞語
草民,漢語詞語,拼音為cǎo mín,古代平民的自稱,指草野小民。出自《論語》,用作名詞。
草民
“沒有人讓你發言,你就不要發言,除非你有野心;你什麼也不是的時候,就應該按部就班,安分守己,什麼條件都不要提;你是要是上進的話,你就努力創造條件。”
1.“草民”一詞的詞源就在孔子。
見“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語出《論語》
其義是說,“小人”就像草,“君子之德”的“風”吹來,他們一定就會順著倒下去,不能直起來。
孔子還有一句話:“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按照上面的邏輯,如果“草”硬要直起來,也就是“小人有勇而無義”了。那麼,更下一個等級的“民”,想來也會有兩種人,一種能像草一樣能“義”順“君子之德”的“風”倒伏下去,那就屬於“良民”,決不至於跟著去做為“盜”這樣的事;一種是竟然“無義”地不肯倒伏下去,這種人雖有“勇”,卻只能是跟著去為“盜”。之所以說“跟著去”,是因為盜首之人不等閑,本來可能是君子里的人,比如,“盜跖”就是孔子尊崇的有名君子柳下惠的弟弟,其既然“為盜”了,也就不能與他的哥哥相提並論為君子,而只能歸他於“小人”之列。
至於草民,則是小人之草的延伸,小人都是“草”了,民不用說,就更是草了。民在孔子的嘴裡,是這樣一種人,——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遲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而“民、四方之民”,從文意來看,是指自己無土地、財富,只得投奔與依附在君子名下為君子種地幹活的人們。是那些“襁負其子而至”,也就是可以世世代代侍奉孔子口中所謂“君子”的人。
一個草民,很清晰地體現出了孔子的等級尊卑的觀念。
2.近年來,草根族、草根性、草根英雄、草根階層、草根經濟、草根精神、草根意識、草根情結、草根作品、草根網站等眾多與“草根”二字聯繫在一起的辭彙,頻繁出現在各類文章和媒體報道中。
“草根文化”,從詞源上可追溯到19世紀美國的淘金狂潮,當時盛傳山脈土壤表層草根生長茂盛的地方蘊藏著黃金。後來社會學領域引入“草根”一詞,賦予其“基層民眾”的內涵。陸谷孫主編的《英漢大辭典》把grass roots(草根)單列為一個詞條,釋義為:①群眾的,基層的;②鄉村地區的;③基礎的,根本的。有人據此認為,“草根”一詞具有美國血統。其實,它與中國的淵源更為久遠。
草根族,草民也。“草民”是個地道的中國概念,雖然在古代不無貶義,但今日“草根”的說法也有小人物自嘲之義,因此兩者相通。草或草根,顧名思義,就是指處於底層,附著於土地;普通,卑微,不引人注意,但無所不在;弱小,但有頑強的生命力,以及自發自生,不稱著於廟堂與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