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馬
突厥馬
突厥馬是馬種類裡面的一種,突厥馬技藝絕倫,筋骨合度,其能致遠、田獵之用無比,史記匈奴畜馬,是不可多得的戰馬材料。
馬,是突厥的名產。據《唐會要》卷七三說:"突厥馬技藝絕倫,筋骨合度,其能致遠、田獵之用無比,史記匈奴畜馬。"馬匹的質量和數量,是突厥國力的重要標誌,所謂"突厥興亡,唯以羊馬為準",即是此意。突厥貴族的財力,也是用馬來衡量的,如毗伽可汗之弟闕特勤就擁有"四千雄馬"。
![突厥馬](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1/0/m10a3c508d434943a5514b759344396d4.jpg)
突厥馬
在突厥與中國的"互市"中,絹馬貿易構成最重要的內容。早
![突厥馬](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0/f/m0fb2922e9c036edb9b84166c38163c48.jpg)
突厥馬
"往者先可汗(毗枷可汗)在日,每年納馬不過三四千匹,馬既無多,物亦易辦;此度所納,前後一萬四千,緣兒初立可汗,朕又結為父子,恩義相及,不可卻回,所以總留,計物五十萬匹,兼屬國家大禮(指籍田放免),並放天下租庸,用度無窮,非特和市,緣此馬價,通容稍遲,處羅達干未還,不是故為留滯,念悉此意,當復寬心。今見續續市易,不久望了,即當發遣,回日非賒,在此還如當家,去住亦何異也!此後將馬來納,必不可多,還如先可汗時,約有定準,來使交易,發遣易為,事須久長,不是限隔。"在大批量的絹馬貿易中,馬價"計物五十萬匹",確實驚人。難怪處於"開元全盛日"的唐明皇,也不得不叫"兒可汗"收斂胃口。此事往後更加嚴重,到白居易寫新樂府《陰山道》的時候,"嫌去馬來無了日",已經成為唐朝不堪其苦的財政負擔了。